探讨溶栓治疗对心脑血管病的疗效

2015-07-27 05:50胡俊杰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年13期
关键词:溶栓治疗心脑血管临床疗效

胡俊杰

【摘要】目的 探讨溶栓治疗对心脑血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心脑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溶栓治疗,心血管梗阻患者36例,脑梗阻患者24例。对每名患者均给予生理盐水120 mL+尿激酶150万U,1 h内滴完,对24 h以后未出血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000 U皮下注射;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溶栓后7 h进行心肌酶检测,2 h/次。结果 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成功20例,成功率为55.56%;24例脑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成功7例,成功率为29.17%。结论 在发病的早期阶段,采用溶栓治疗对于心血管梗阻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脑梗阻患者的疗效,但采用溶栓治疗,易出现消化道、呼吸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因此临床方面要加强对患者的实时监测。

【关键词】溶栓治疗;心脑血管;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指的是脑血管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总称。目前已有数据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已有将近2.8亿人,并且每年将近有320万患者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而且得以幸存的心脑血管患者也会丧失部分劳动能力,严重者还会致残[1]。因此,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十分必要。我院对收治的6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溶栓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9例,女21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4.3±4.9)岁。6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发病时间于在5.5 h之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脑梗死患者24例,所有患者均行溶栓治疗。

1.2 方法

60例患者入院之之后均进行头颅CT、心肌酶、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经过明确的诊断之后,60例患者均符合溶栓治疗要求的条件,并且无1例患者存在溶栓治疗的禁忌症。对每名患者均给予生理盐水120 mL+尿激酶150万U,1 h内滴完,对24 h以后未出血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000 U皮下注射,每隔11~12 h注射1次,连续治疗1周。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溶栓后7 h进行心肌酶检测,2 h/次;对24例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分别在4 h、12 h、24 h、48 h进行一次头颅CT检查[2]。

1.3 疗效判定标准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在治疗后120 min,抬高的ST段下降≥50%,并且患者未出现胸痛症状,酶峰前移到16~18 h,未出现坏死波,则表明溶栓治疗成功;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判定标准:在治疗2天后,对患者行MRI或CT检查,结果显示未形成明显坏死灶,并且患者偏瘫肢体肌力在2天内提升2级,或者肢体功能95%恢复正常,则表示溶栓治疗成功。

2 结 果

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成功20例,成功率为55.56%;24例脑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成功7例,成功率为29.17%。

3 讨 论

对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在发病6h之内采用溶栓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并且安全性也高。但由于采用溶栓治疗的条件十分严格,并且融通率往往不高,加上患者又容易出现各方面的不良反应。因此,笔者认为,在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相应的观察与治疗的同时,更多的应当是加强对该疾病的预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降低血粘稠度:在当前医学领域,高血脂被普遍认为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当发现高血脂病情之后,首先应当对生活方式以及饮食方式进行调整与改善,并且控制各种可能促进病情发展的因素[3]。例如,减轻体重、限制甜食等。当前高血脂病的主要控制方式还是通过药物治疗,如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就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②控制高血压。当前抗高血压治疗主要有药物与非药物两种治疗方式,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必须接受长期的药物治疗。例如,对患者定期测量血压,采用药物降压等等。③调节生活方式。要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尽可能进食一些清淡的食物,还要积极戒烟,坚持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④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可只考虑血管受到血液变化的影响,更要对心血管疾病的其他方面诱因进行分析,采取综合治疗才能保证最佳的疗效。目前,临床上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常用药物之一就是马来酸桂哌齐特,该药物是一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其能够抑制Ca2+跨膜进入患者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从而使血管平滑肌保持松弛,并且使外周血管、冠状血管以及脑血管扩张,最终增加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缓解血管痉挛。

近些年来,由于医疗条件的不断完善,溶栓疗法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所谓的溶栓治疗就是利用药物溶解血栓,从而使血管再通,最终使受阻的血管灌流区域的脑组织重新获得血氧供应。采用溶栓治疗前必须对患者行CT检查,将脑出血疾病患者排除。同时,选择溶栓治疗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都是在患者发病6 h内进行,时间越长越容易导致严重副作用。

本次研究中,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成功20例,成功率为55.56%;24例脑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成功7例,成功率为29.17%。由此可见,在发病的早期阶段,采用溶栓治疗对于心血管梗阻患者的疗效显著优于脑梗阻患者的疗效,但采用溶栓治疗,易出现消化道、呼吸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因此临床方面要加强对患者的实时监测。

参考文献

[1] 王 宏,曲绍春,于晓风,等.血栓心脉宁片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7(22):3335-3337.

[2] 瞿建刚.注射用血栓通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3):35-36.

[3] 杨小霞,李国前,陈春雷,等.血栓心脉宁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4,56(4):237-239.

猜你喜欢
溶栓治疗心脑血管临床疗效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继发颅内出血的溶栓治疗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D—二聚体在急性心梗溶栓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