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5-08-15 00:53蒲国安
新课程(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德育因素过程

蒲国安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中学)

由于我国已逐步实现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教学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是日益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个人道德水平的提高。德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不仅仅是新课标背景下的要求,也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在数学学科中挖掘德育因素,并且利用这一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是眼下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数学是一门要求学生具备较强逻辑性思维能力的综合性学科,其公式众多,运算过程复杂,对于高中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不同于学习的初级阶段,且高中数学又在原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难度,其复杂、枯燥的理论让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甚至产生了畏惧、抵触的情绪。此时,教师应该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激励学生的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我国伟大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的故事,让学生学习他们优秀的品格以及坚毅的精神,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还能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之中。

二、挖掘课外活动中的德育因素

高中数学的教学讲究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双管齐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教师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保障学习成效。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这样的方式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优劣互补,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团队意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德育的发展。

三、挖掘作业中的德育因素

由于高中数学日常作业、试题的编排时刻紧扣生活实际,因此我们不难从中寻找出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例如在应用题的编写过程当中,我们常常会面对“如何最节约成本”“如何最节省能耗”“如何最节省费用”等问题的计算。从这类问题中,我们可以汲取勤俭节约的优良思想,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资源、能源的节约,对环境的保护。

四、挖掘探索过程中的德育因素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思维缜密、心思细腻,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数学最大的特征是严谨,不仅是数学题目中逻辑的严谨、细节的严谨,也是学生在学习、解题过程中态度的严谨。在数学答题的过程中,学生要经过读题—推理—论证—检验四大过程,首先学生要在题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再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结论后要经过反复的验证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在探索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谨慎、细心的特点,从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品质。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与个人修养,从而有利于学生积极投身于数学的学习当中。

韦文海.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下,2015(03):41.

猜你喜欢
德育因素过程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解石三大因素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