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口译课堂教学中同声传译的训练方法

2015-08-15 00:53
新课程(下) 2015年10期
关键词:源语译员口译

孙 哲

(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一般来说,所谓同声传译主要指的是会议同声传译,即译员利用大会会场的电讯设备,通过耳机收听发言人的讲话,随即通过话筒,用所译语言把讲话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口头形式同步传译给听众。具体解释来说,它是一种受时间严格限制、难度极高的语言转换活动,它要求议员在听辩源语讲话的同时,借助已有的主题知识迅速完成对源语信息的预测、理解、记忆、转换和目的语的计划、组织、表达、监听与修正,同步说出目的语的译文,因此同声传译又叫同步口译。

同声传译需要译员精神高度集中,而且比即席翻译在速度上要求更高,几乎没有任何时间思考或组织句子,要求译员在思维上敏捷地做出判断,并能及时跟上讲话人的速度进行表达,并且做到语音标准、声音悦耳;再加上当今世界上的信息量大,瞬息万变,给译员同声传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虽然同声传译的工作者经济回报会很高,但是由于高难度的工作以及对译员极其高的要求,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同声传译工作者还是要经过严格的训练的。

近年来,各大高校的日语专业逐渐开始重视口译课的教学,在学生四年的学习基础上也开设了同声传译的课程,这就要求同声传译课程的任课教师不但要具有较强的双语能力,同时也要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下面笔者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和学习经验,对日语口译课堂上的同声传译的训练方法逐一介绍,以期待对教育同仁有所启发和帮助。

同声传译的课堂训练方法:

一、影子跟读训练法

这种训练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像影子一样地跟读,这种练习方法要求学生在倾听源语讲话的同时,以落后于源语2 至3 秒的时差,如同影子一般将所听到的源语语言用相同的语言完全、准确地复述出来。同声传译的练习方法很多,同步跟读的练习方法可以说是一种较为基础但是很实用的练习方法,不但适合在课堂上使用,也适合学生课后的自我训练。

练习的步骤可以首先从母语开始练习。中国的学生就从汉语开始跟读。建议教学中利用同声传译专用的多媒体教室,从耳机中听到中文朗读资料后,像影子一样跟在它后面重复。虽说是母语,但是有很多专业词汇、较难理解的句子等,想要流利地复述出来,还是很困难的,需要反复练习,同时也建议教学工作者选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资料让学生练习,以增加学生的语言词汇量。中文练习熟练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以同样的方法来进行日文的复述。要体验日文和中文练习中语言速度、语音语调的不同,日文练习会较中文练习有些难度,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练习,从一行一段开始,最后完成整篇文章或者整段视频的练习。如果播放的是视频,也可以指导学生在复读的同时注意日本人说话时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等,培养综合素质。

影子练习的目的是训练学生高度的集中力,因为在2 到3 秒的紧张训练中,学生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一旦中断,就很难再跟上练习。同时影子练习也可以训练学生同时处理听解、理解、记忆、复述、监听等多重任务的能力。

二、复述和概述训练

复述和概述训练也可以分为中文训练和日文训练。复述训练要求学生将所听到的源语复述出来,教师在选取材料的时候,要注意先以语速相对较慢的录音开始,要循序渐进地采取由短到长、由慢到快、由浅入深的训练方法,材料也可以先从较简单的音频资料到视频资料,再从视频资料到较有难度的音频资料,锻炼学生的瞬间记忆和复述能力。

复述练习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再训练学生的概述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迅速抓住关键词和内容的中心思想,再进行内容再现能力的训练。

三、视译训练

所谓视译就是译员拿到讲话人的书面讲话稿,然后一边听取讲话人的讲话,一边看稿,一边口译。在很多国际会议上,比较正式的发言,通常都是宣读事先写好的讲话稿。因此,视译训练的方法既是一种同声传译的方式,也是一种口译的训练方法。教师要抓住视译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材料,指导学生进行视译练习。具体的方法有很多,但以下四种较为实用:

(1)学生手持演讲资料,一边在头脑中默读源语,一边大声地说出译文。学生人数较多的时候,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先在自己的组里进行,一个人发言,其他人边听边用笔画出错误或者自己认为翻译不妥当的地方,之后再从每个小组中选出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由全班同学监听,材料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2)两个人一组,合作者各持一份讲稿,前者读原文,后者进行同声传译。可以使用多媒体,也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训练,这样既可以练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但要注意的是,在这种训练方式中,译者的声音不能大过发言者的声音,不然会听不清楚要翻译的内容。

(3)很多时候,讲话人发言时,虽然提供了发言稿,但经常不完全按照事先写好的稿子念。根据这一情况,在以上两种训练方法达到熟练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发言人有意偏离稿件来训练译员的随机应变能力。

四、模拟同传训练

在进行了以上三种训练方法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会议模拟实践。会议内容可以教师拟订题目,也可以学生自己拟题。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做大量的会议同声传议前的准备。同声传译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同声传译会议模拟实践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译能力,更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难度,以培养学生做同声传译的信心。

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都是同声传译的基础训练方法,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口译训练,也适用于学生的自我练习。要明白,做一名合格的同声传译人员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过大量的、高难度、高强度的训练。做一名合格的同声传译工作者,也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不断练习,不断自我完善。同声传译的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断探索新的口译训练方法,为培养出合格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同声传译人员做努力。

[1]塚本庆一.实用日语 同声传译教程[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谭晶华,徐旻.新编日语口译基础篇[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3]赵蕾.高校口译教学现状探讨[J].外语研究,2013(10):357-358.

[4]仲伟合.译员的知识结构与口译课程设置[J].中国翻译,2003.

猜你喜欢
源语译员口译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医疗口译中口译人员角色的动态转换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