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背景下咸阳市体育产业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2015-08-15 00:50杨西勇薛海涛咸阳师范学院体育系陕西咸阳712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西咸咸阳市体育产业

□ 杨西勇 薛海涛(咸阳师范学院体育系 陕西 咸阳 712000)

早在2002年,陕西省就提出了“西咸一体化”建设构想,而真正得到落实是在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并发布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并在2012年,国务院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西咸新区列为西部重点建设城市新。在2014年1月6日,西咸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提出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此时,咸阳市的体育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必要对其体育产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进而制定出更加科学的体育产业发展策略。

1、咸阳市体育产业的市场发展现状

1.1、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但是高水平的大型体育设施少

近年来,随着咸阳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在不断提升,通过财政拨款、企业赞助、体育彩票公益金等渠道的资金投入,兴建了一批全民健身工程,很多居民社区内都配备了相应的运动设施,原有的体育设施得到了很好的维护,中小学体育场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建或完善,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了一系列现代化的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培育了咸阳市的体育需求,为咸阳市的体育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止2013年,咸阳市共有体育场馆有12个,2013年共举办市十运会等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20余次。但是,相对于全市538万(截止2012年)人口而言,咸阳市还缺乏高水平的体育设施,人均占有的体育资源非常少。

1.2、体育产业初具规模,但是所占比重小

经过多年的发展,咸阳市的体育产业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咸阳市的体育产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仍旧偏小,人民群众的经济生活水平不高,体育消费求还处于较低层次,所以体育产业的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加上很多体育基础设施功能比较单一,而且没有做到向全民开放,这就使得体育产业的基础设施只能满足体育训练功能,反而无法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无法为市民提供科学、普及、生活化的体育健身服务,导致体育产业的发展缺乏持续的动力。

1.3、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体育管理人才

从整体上看,咸阳市目前关于体育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性文件还相对较少,体育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依赖当地的大中专院校,但主要是进行统一化的人才培养,既懂体育专业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关于体育赛事策划人才、体育经纪人、体育产业营销人才和体育产品开发人才等高素质的体育管理人才相对缺乏。同时,咸阳市的体育俱乐部规模和数量发展也相对滞后,未能实现体育人才培育与体育消费市场开发的有机结合,业已成为制约咸阳市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4、体育生产与管理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小

目前,咸阳市大型的体育管理公司相对不足,现有的体育管理公司都将工作重点放在了体育用品的销售和体育项目的培训上,其他的体育用品企业都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专业体育生产企业和品牌销售商家相对较少,缺少大型体育企业和著名商业品牌,导致品牌效应的拉动力不足,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带动力不强。

1.5、体育经营管理机制存在弊端

目前,咸阳市的体育产业管理体制也是相对滞后的,“事权不明”、“管办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长期沿袭的“以办社会事业方式办体育”的发展思路没有明显改变。目前,咸阳市体育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投资,体育资源难以通过市场合理配置,非公经济进入不足,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的能力不强。如咸阳市大多数公共体育场馆的产权分属各异,场馆运营维护成本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不利于体育产业市场需求的有效培育。

2、西咸新区背景下咸阳市体育产业的市场发展趋势

2.1、体育旅游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咸阳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拥有众多高品位的历史文化遗迹,特色旅游资源也异常丰富。目前,咸阳湖正在努力打造集观光、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景区开发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12年9月,全国赛艇锦标赛在咸阳湖畔首次举办,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观看;同时,咸阳市南临渭水,可以利用天然的水资源开创独具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如开展游船旅游产品,集度假休闲、水上运动、商务会议、科考探险于一体的复合型项目等。此外,咸阳市是一个具有浓厚民俗气息的城市,历史文化悠久,所以可以将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历届文化节当中,让广大旅游者体验传统旅游项目的魅力,以及咸阳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在西咸新区的建设背景下,咸阳市体育旅游资源可以同西安市的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优势互补,进而吸引更多的体育旅游爱好者,这将会有效促进咸阳市体育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2.2、育产业市场规模将会逐渐扩大

随着西咸新区建设的不断投入,会吸引大量的资本和政策支持,让咸阳市以传统个体经营为主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开始向多元化经营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体育健身娱乐业和表演业的市场规模将会得到重点发展,这样有助于将咸阳市的体育产业全面推向市场,有效培育体育市场的消费需求,如体育广告业、体育转播业、体育彩票产业等。另一方面,咸阳市的体育产业可以推动体育服饰、体育餐饮、体育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咸阳市的体育产业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加快与西安市体育产业发展趋势的对接,促进体育产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2.3、体育产业的大众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在全民健身背景下,社会大众的健康观念、终身体育意识都在不断增强,尤其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体育休闲这种方式,这不仅会促进体育大众消费数量的上升,也将会促进体育培训市场的发展。在西咸新区背景下,咸阳市的体育产业与西安市体育产业的差距将会逐渐缩小,大众体育也必将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所以大众化将成为咸阳市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2.4、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将会更加完善

咸阳市的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西咸新区的建设给咸阳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但是各类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及体育赛事的举办,都需要有更加更加详细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当地政府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在西咸新区背景下,要将咸阳市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纳入到西咸新区的整体发展规划当中,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正确处理出体育公益性和经营性之间的关系,建立稳定的体育产业发展投入与补偿机制。同时,要加快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如体育广告业的营销政策,体育图书内容的审查,体育报道、评论、主持的制度要求等,都是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唯有及时配备更加详实的法律制度和政策规范,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咸阳市体育产业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在西咸新区背景下,咸阳市要以国务院批复精神为纲领,充分把握住这一机遇,针对当前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做好长远发展规划,强化西咸新区内部的资源共享和发展互动,加快体育旅游、体育休闲等新型产业的发展步伐,提高城乡居民的体育热情,有效培育体育消费需求,进而实现咸阳市体育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李琳,杨婕,杨田,徐烈辉.区域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09).

[2]张斌.论我国的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J].成功(教育),2011,(23).

[3]邱亚君.休闲体育行为发展阶段动机和限制因素研究[J].体育科学,2009,(06).

[4]蔡睿,李然,张彦峰,张铭,王梅,江崇民.中国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区域差异比较[J].体育科学,2009,(07).

[5]柴萍.我国体育产业政策应用研究[J].北京体 育大学学报,2010,(12).

猜你喜欢
西咸咸阳市体育产业
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咸阳市激发人才创新力
城市主题歌曲《我在西咸等你》正式发布
我在西咸等你
陕西省咸阳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唱好西咸“融城”记
双城之谋——“西咸一体化”15年发展历程综述
陕西省咸阳市教学能手——陈正东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