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武术概念及其现代化演进

2015-08-15 00:50刘奕姜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117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技击传统武术套路

□ 刘奕姜(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 福州 350117)

1、概念与武术的词源

1.1、概念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的思维模式”。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是该事物的特有属性,是该事物赖以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矛盾。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发展变化,武术的概念古今是不一样的,今后也必然会有新的武术概念产生。

1.2、“武术”的词源

“武术”一词的词源有两个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武术”一词目前始见于晚清。1908年7月的 《东方杂志》第6期上引载了7月12日《神州日报》的一篇文章,其名曰“论今日国民宜宣崇旧有之武术”。

在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27卷第2期发表的一篇 《中国武术:一个观念的历史形成》的论文中认为:“从语源来看,‘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人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其曰:“偃闭武术,阐扬文令。文中的“武术”与“文令”相对,指的主要是军事技术。这是第二种说法。

2、近代以来的武术概念述评

武术作为我国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体育活动形式,迄今已有漫长的历史。然而,在表现出它的历史延续性同时,又必然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它的阶段性。在1988年12月召开的全国武术专题论文研讨会上,武术的概念最终被界定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3、武术的内容形式及其演进的问题

至民国时期,仍有不少人把武术视同古代的军事武艺,但是事物发展的源与流毕竟不是同一个概念,两种事物在文化归属、价值取向是有很大区分的。

依笔者看来,武术归属于体育。在战场上厮杀时,很多非常巧妙的武术动作根本施展不出来,笔者认为,武术在那个时候,就注定终将会归属于体育。

尽管军事武艺和武术都是讲究克敌制胜。但军事武艺按照军事家戚继光的说法,是“杀贼救命的贴骨勾当”。虽然都是讲究“克敌制胜”,但武术的价值结构除了技击价值外,还包括了武术的健身价值、观赏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等方面。

从文化学的角度讲:没有套路就失去了中国武术的特点,也不会形成无数后来的系统发展;从实践的角度讲:套路为广大习武者提供了一个可依仿、可规矩的习武样式。

以“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为特征的散打格杀,是中国武术内容的一重要构成,武术的技击价值主要是由此而得以体现的。希冀通过习武来提高技击能力,是历来无数习武者锲而不舍的追求,另一方面,像传统武术中的许多理论,也是只能在“两两相当”的技击活动中才能得以生动体现。

对待这个问题应该历史地、辩证地来加以分析。传统武术中有句拳谚:“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里的功应是指如气功、硬功等多种功法。所以不加分析地把功法一概摒除于武术内容之外,这既不符合武术的历史原貌,在概念认识上也是不全面的。

中国的第一部《武术规则》在1958年起草,1959年面试。虽然是中国武术的规则,但这套规则却是照搬西方的体操规则。当代武术技击性的淡化,是因为古代冷兵器的军事技术已经被当代的各种高科技的军事技术完全替代,使武术走上了现代竞技体育的道路,从而使武术的体育性质得以确立。在当代关于套路问题争议最大的是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很多学者呼吁武术应该保持其技击本质主要的学者观点有:

(1)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发展已经失去了技击本质。“武术正在脱离自身的本质,套路距离技击本质越来越远”;

(2)以“攻防含义”和“攻防意识”来区分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指出:攻防技击是武术的精髓和本质,离开了攻防技击的精髓和本质,就不能称为武术,这也是区别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分水岭;

(3)技击是武术的灵魂,如果忽略了这一点,武术将变成“舞术”,从而名存实亡。

以上三个观点都表明了:武术的现代化演进,改变了武术的技击本质,对武术发展具有一定影响。

4、武术的现代化

由于第一部武术规则完全借鉴了西方的体操比赛规则,因此现代竞技武术的规则一直有着体操规则的影子。因此,在传承武术技击意识同时,武术套路的动作却与武术技击属性的本质特点越走越远。武术的现代化发展已经从追求技击性转而走向了追求高、难、美、新。

火器的出现,使武术的技击价值急剧下降,却使其在其他方面的价值获得体现,并得以更加广发的发展。如武术的教育价值、武术的经济价值、武术的健身价值等。

武术在其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了技击属性、文化属性和体育属性,使得武术嬗变为一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形态。笔者觉得如今追求高、难、美、新的现代竞技武术比赛越来越像体操比赛的源,正是因为第一部《武术规则》的缘故。很多学者都对武术技击性的淡化持否定态度并提出了质疑,但是不能对现代竞技武术一味的进行批判。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与流行说明了这是社会的需要,有句话说:“存在即是合理的”。所以现代竞技武术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的因素存在。

5、结论和建议

5.1、结论

武术是一个动态演变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武术的概念是不同的,通过对武术概念述评的分析,对帮助武术专项学生把握武术概念有很大帮助。通过对武术的现代化及其演进进行分析,为无数专项的学生学习现代化竞技武术套路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5.2、建议

武术本身具有技击性,无论是传统武术还是现代竞技武术,都不可否认其技击价值。如能把传统武术技击技术编排到现代竞技武术的套路中,将能一定程度上避免现代竞技武术技击性淡化的现象。通过分析武术的概念,从中得到启示,使习武者在研究武术方面问题时,不会与武术正确的概念背道而离。

[1]宋易麟.中国书法文字趣谈[M].江西: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

[2]刘俊骧.武术文化与修身[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3]李永明,马辉清.中国传统武术与书法[J].搏击·武术科学,2006,3(10).

[4]王冬龄.书法篆刻[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1.

[5]张军平.武术与书法的历史渊源初探 [J].搏击?武术科学.2006,3(9).

[6]温力.武术与武术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7]凌士欣.书法趣谈[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

[8]姜澄清.书法文化丛谈[M].浙江: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

[9]蔡龙云.中华武术辞典[DB].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10]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技击传统武术套路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人文视域下武术技击术规则的演变与发展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Airbnb上的套路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眼下有套路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