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文化浅探

2015-08-15 00:50贾俊刚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洛阳47100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武术中华中华民族

□ 贾俊刚(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2)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中华武术文化的关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和智慧之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五千年来深深的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的影响着当代中国。中华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中华武术和中华武术文化在几千年的沿革和发展中,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像是有着博大胸怀的伟大母亲,中华武术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文化母亲怀抱中的一个宠儿和骄子。中国武术和中华武术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产生与发展的,中华武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合形成了以武术为载体,其内容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深具民族特色的独特的中华武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积淀的反映和产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孕育了中华武术和中华武术文化,中华武术和中华武术文化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二者相互蕴含、相互包容、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中华武术和中华武术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重视和加强,特别是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华武术和中华武术文化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因此,对中华武术和中华武术文化的继承和传承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中华武术和中华武术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2、中华武术与中华武术文化浅析

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2009年将武术定义为:“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这个定义是对中华武术全面而形象的诠释,本人非常赞同这个观点,这个定义与过去许许多多五花八门的对武术的诠释来讲,更加生动、更加鲜明、更加准确。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历史厚重。中华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远古时代,人类少而野兽飞禽众,猛禽猛兽多,原始人类为了生存自卫和攫取生活资料,就开始了与野兽斗、与飞禽斗和与不同的原始人群的人群斗,在这些打斗中逐渐积累了砍、剁、劈、刺、斩、抓、摔、闪、躲、滚翻、跳跃等技能技巧,这些最原始的技击术和动作就是中华武术的雏形,他们打斗的棍棒、石器和骨器就是现代武术器械的祖师爷。

武术源于中国,如果谈到武术文化,就必然要说“中国文化”,因为武术文化是从“中国文化”中派生出来的。著名学者梁漱溟老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对中国文化下了一个确切的定义:“此云中国文化,是说我们自己的文化,以别于外来的文化而言”。这个定义赋予“中国文化”固有的国度性和地理属性,就是专指中国;这个定义赋予“中国文化”特有的民族属性,就是专指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就是区别于外国文化外来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总和。近年来,“武术文化”这一术语使用的越来越多,何谓“武术文化”呢?2006年王岗在《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现代化中价值取向》一文中提出:“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武术方面的综合反映”。中华武术和中华武术文化这二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互不归属,由于视域和认知角度的不同,二者之间既不是包含和包括的关系,也不是融合和互补的关系,它们既是相互 的统一体,但反映的却是武术的不同侧面。中华武术这样以技击、表演、比赛等直接和真实 的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侧重于中华武术的技术方面;中华武术文化则侧重于比较隐形和间接的表现形式和感染力,具有更高的高度和更宽的视域。例如中华武术的传承和延续,大多以父子(女)传授、家族传授、师徒传授、书籍传授等形式进行,这样的传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再如表演和比赛,都非常注重观众的视觉感受,要求各个方位走到,动作连贯流畅,节奏清晰明快,整体具有韵律的美,身体的柔韧和发力的和谐运用等等,任何一点无不折射出武术文化的魅力。换言之,中华武术文化除了表现武术的技术成分外,更重要的是侧重中华武术的文化体系、艺术审美体系和价值功能体系等非技术成分。

3、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承、发展、传播与保护

揭开中华武术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古代武术口传心授的年代已经被近代的书本刻印所代替,武术文化的传播与社会科技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现代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武术文化的传播又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武术文化传播模式的来临。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中华民族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外敌入侵而岿然不动,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就是因为我们拥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她把一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凝聚到一起、团结到一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她是一种强大的无形的精神力量,所有外来力量和文化都将被她融化于内。武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力是武术文化的核心力量,她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被群体所共同遵循或认可的共同的行为模式,她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之一,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全球化,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地域宽广,武术流派和拳种繁多,加上武术流派的许多陈规陋习,有相当一部分稀有拳种和流派已经到了灭绝和频临灭绝的境地,因此,继续挖掘和整理稀有拳种和流派的抢救工作仍然是我们要重视的重要工作。关于武术文化的传承、发展、传播和保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我国六十岁以上的人群大约有两亿多人,政府和社会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其进行培训和扩大性训练;另外,在校学生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学校作为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组织机构,我们不能忽略其在传承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我们如果能抓好这两个大的群体,相信我们的中华武术文化一定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传播和保护。

4、结论

中华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是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凝聚力是武术文化的核心力量,凝聚力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力量,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五千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所致。搞好武术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抓好六十岁以上老人和在校学生这两个最大的群体,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其进行培训,使中华武术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传播和保护。

猜你喜欢
武术中华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