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模块教学问题及对策

2015-08-15 00:50石光华海拉尔区铁路一中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模块化体育教师

□ 石光华(海拉尔区铁路一中 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教育教学在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方面的要求也更加全面和具体,更加强调对高中生的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普通高中在教学中,在重视文化课教学的同时,不能忽视德育和体育的重要性,尤其不能忽视普通学生的体育教学,防止高中教学有所偏废,影响学生身心发育和全面发展。高中体育教学作为高中教学任务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在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完善身心发育、促进身体协调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体育模块教学由于能够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作用,并能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因而,该教学方法在全国高中体育教学中得以快速推广和应用。然而,目前,高中体育模块教学中存在着模块选择空间小、内容连续性差、教师方法问题、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和不足,影响了模块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性的发挥,因而,对于当前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十分重要。

1、高中体育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模块选择空间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我国高中体育教学中,模块教学模式的运用方面存在着项目设置偏少,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的问题。学生的需求的满足和兴趣的实现是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础和要求,然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虽然实施了模块教学,但是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有效配置。比如,学生普遍喜欢游泳课程,但是基于教学条件的要求、环境、师资的限制,很少有高中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另外,有些项目因为受到人数和班次的限制,也不能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根据所选教学模块参与体育教学,而往往导致一些项目由于人数偏多或偏少而被迫调整或取消。比如,部分高中开设了武术课程,学生在选课时趋之若鹜,导致该项目人数奇多,该课程教师人数偏少,学校只能紧急调整或暂停开课。

1.2、教学设施和资源限制,影响了模块多样性

虽然我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加大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对于全国多数高中来说,体育教学基础设施的配置仍然不能满足模块化教学需要。各个体育项目往往需要事先配置对应的基础设施,而学习本来的规划和占地规模都相对固定,对于新增体育项目尽管很多高中也有意推进,但是最终止于行动,让体育老师只能望洋兴叹,将模块化教学项目止于纸面之上,无法付诸于行动。另外,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的师资也是对模块化教师的一大限制。尤其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高中体育教师资源仍然相对短缺,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很多优秀的体育毕业生往往不选择这些地区就业。另外,还存在着有些高中教师年龄偏大,教学激情不高,对于模块化教学的认知不足,探索和应用都缺乏实践行动。

1.3、学校重视不够,对于教师的培训欠缺

不管对于学校、学生还是家长来说,他们都认识高中阶段是关乎学生人生和命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应将主要精力全部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以充分保障文化课成绩的提高,进而在高考中获得好的成绩。因而高升学率也自然成了普通高中一直最为关注的教学目标。学校往往就十分重视对文化课的学习,重点部署文化课教学,尤其在高中二、三年级,对于体育课更加轻视,往往校级会议,各种考试都挤占体育课课时,打乱体育课程教学的连续性,影响了模块教学的有效开展,致使高中体育课模块化教学改革无法推进和实施。另外,对于模块化教学理念和做法方面,缺乏对高中体育教师的应用培训。由于模块化教学需要体育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有效破除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解脱就的教学方法的藩篱,真正实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重塑。对于该种教学方法,仅仅依靠体育教师进行自行探索和模范是不够的,取得的效果也是相对缓慢的。因而,很有必要对普通高中体育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模块化教学知识进行培训。然而,就目前来说,普通高中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由于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等多方面原因,导致针对高中体育教学新模式,包括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培训明显欠缺,更不用说组织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具体教育培训活动。

1.4、模块教学效果评估不健全,教学指导作用不强

一种教学模式的好坏,需要一套科学、合理并且有效的评价体系的支撑。然而,目前来看,对于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的教学效果评估和综合测评环节做得仍不到位,仍然不能找到相对明确、全面、合理的评价指标对该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现阶段,虽然有些普通高中对于模块化教学评价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实践,但是总体来看,对于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组间互评的评价模式仍然不能有效实施,在具体操作中浮于表面,不能深入,最终使评价流于形式,不能形成对过往教学进行客观合理的认识,也不能有效指导以后的体育教学活动。就目前来看,很多普通高中对于模块化体育教学模式的评价仍然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对于体育项目评价的基本形式,仍然按照项目要求,去测定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体能情况、心肺功能等指标,而忽视了学生在此项目中的具体表现,参与度和兴趣,忽视了学生在参训前后综合身体素质变化情况,最终让学生对该种教学模式产生抵触和厌烦,因而影响了模块化体育教学实践。

2、改进高中体育模块化教学的对策建议

2.1、提高政府和学校对体育模块教学的重视度

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在充分认识到新教改的重要意义,真正将高中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和身心健康发展作为高中生日常学校和培训的重要内容来抓。要在确保升学率稳定的同时,认识到通过改进高中体育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体育教学参与度和兴趣的重要性,真正将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和理念认识到位,并形成统一思想,并开展模块化教学提高前提保证。高中学校应在高中一、二年级对于所有高中生的体育教育教学进一步强化要求,对于高中课程的安排做到不挤占体育课,并在教学器械的采购、维护和配置方面做到科学合理,真正为在学校实施模块化教学提供保障。校方也应多关心体育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实施现状和成果,将体育课程教学与周边高中进行对比,并把体育教学模块化的实施效果作为学校期中、期末监督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

2.2、加大高中体育教育的投入力度

针对当前普通高中对于体育教学投入力度不够,无法满足模块化教学实践的问题,要求学校应不断提高对于体育教学方面的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力度。首先,学校要多方联系,积极协调筹措资金。要和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争取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教育帮扶、资金补贴、企业捐献等多种方式来增加对高中学校的资金投入力度,并用这些资金来扩充体育学科建设经费,并用来完善体育基础设施,配置和增添模块化体育教学所需的体育器材和器械,购置需要应用的教辅工具等等。对于经费充足的学校,要专门建立体育学科模块化实践教学转用经费,并做到专款专用,真正将“好钢用到刀刃上”,把经费都真正服务于体育模块化教学实践。另外,就人才方面,学校应积极争取高中体育教师编制额度,并提报的招聘计划中,适当提高对体育教师相应专业和学科知识的要求,真正实现高素质、高层次的体育人才能够更多地被引进到普通高中,为体育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

2.3、强化对高中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

校方和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注重对高中体育教师在开展模块化教学方面的专业培训,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师培训,来真正更新体育教师教学理念,使其真正破除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束缚,树立模块化体育教学的思想意识,并使其真正熟悉模块化教学操作方法和实践步骤,实现用新的教学思想和新的教学方法来践行高中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目的。

2.4、建立健全模块化教学评价机制

普通高中应进一步完善体育模块教学成果测评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真正做到将学生的综合体验、教学效果和老师评价相结合,初步探索出能够反映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各种表现和成效的量化指标,并结合学生和教师对课程的评述来共同形成体育模块化教学综合评价体系。

[1]陈文斌.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探索[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2]万虹.厦门市高中进入体育新课改之初的问题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08,(2).

[3]施雪梅.高中体育模块教学开展策略探析[J].运动,2013,(11).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模块化体育教师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模块化住宅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普通高中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管理与实施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