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发展老年教育的思考

2015-08-28 12:02伊继东段从宇
云南社会科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老年人理论发展

伊继东 段从宇 宗 佶

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现实社会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在超过2亿的老龄人口中,医疗保健问题、身心健康问题、理财养老问题、代际沟通问题、信息获取及社会适应问题形成了多元的复杂耦合,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着和谐社会建设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老龄事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老龄事业发展是当下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医学等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家们共同面临的科学难题,逐渐成为了整个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陈旭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研究:回顾与展望》,《东南学刊》2011年第3期。教育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石,作为社会活动的传动轴和润滑剂,无疑能够成为老年事业发展的动力源和老年多元问题求解的重要渠道。“发展老年教育既是老年人口迅速增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老年人自身权利的需要。”*张春燕:《浅谈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及途径》,《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中国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老年教育工作,创新老年教育机制体制,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发展老年教育”*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28 号)》。。从现实来看,中国老年教育虽然在近30年的发展中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完善、形式不断丰富、效益不断提升,然而,与“通过老年教育的杠杆联动作用促进老年问题解决”的预期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老年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老年群体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制约老年教育发展的资源配置问题、体制机制问题、理论指导问题、专业化发展问题仍普遍存在,老年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尚未充分体现,如何打破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社会的壁垒,推动老年教育资源要素跨部门和跨区域的流动,如何协同联动,构建老年教育的发展体系和运行机制,需要理性审视、认真研究、全面分析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现状,借鉴国外老年教育的发展经验,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教育发展道路。

一、中国老年教育的现状分析

老年教育既具有教育的基本属性,又有其固有的特点。基于教育构成的要素和中国老年教育发展的现实,中国老年教育的现状如下:

1.老年教育的模式

宽泛意义上的老年教育在中国传续千年,但现代老年教育的发展只有30年历史。在近30年的演进中,中国老年教育逐步形成了当前惯见的3种模式:一是学校式老年教育模式——以学校教育为基本组织形态的老年教育,既有政府投资主导的公办的老年大学、老年学校,也有非政府投资主导的各类民办老年教育机构,还有由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发展衍生出来的远程老年教育等,总体上具有教学组织的规范性、学习过程的连续性以及学习内容的系统性等特征。二是活动式老年教育模式——以联谊、座谈、宣讲等活动开展为基本形态的老年教育,既有社区组织、社会团体等组织的相关老年教育活动,也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会、老干处、离退休部门为主体提供的老年教育活动,总体上具有活动时限的阶段性、教育内容的灵活性和组织操作的松散型等特征。三是自主式老年教育模式——以家庭乃至老年个体自主开展、自发进行的各类老年教育,既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学习,也有老年个体的自主学习,总体上具有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学习时间的随意性和学习成效的差异性等基本特征。综合来看,中国现已构建了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并举,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二元相映,学校式老年教育、活动式老年教育和自主式老年教育相结合的老年教育模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资为主导,企事业单位辅助,社会力量参与,面向全社会老年人,遍及城乡的省(市/区)、市(州)、县(区)、乡的多元多级老年教育(详见下图)。

图1中国老年教育模式构成图

2.老年教育的形式

当前,中国老年教育体系主要有5种基本教育形式:一是老年学校教育。老年学校教育是老年教育体系的主体。老年学校教育是以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为承载单位,一般有其特定宗旨、目标和固定的教学场所,有专门的教学组织和相对稳定的办学计划及操作流程。老年大学(学校)主要有省、州(市)、县三级,各自具有相对统一的组织管理模式,但不存在相互间的层级隶属,一般在当地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联系地方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办学。大部分老年大学(学校)主要针对本区域范围内的老年人群,以课程内容为分班标准,依据不同的课程和时间,收取数量不等的学费,以走读式、间断式教学方式占据主导,寄宿制、修养式的老年教育初见端倪,跨区域的寄宿学习与休闲旅游相结合是老年教育形式发展的新动向。二是远程老年教育。远程老年教育是老年大学(学校)或专门机构,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拓展和延伸老年学校的教育资源,构建广阔的教育环境,为老年学习者提供便捷多样的教育服务。目前,老年教育的远程网络教育大多以省级老年大学网络平台为中心主站,建设以省为单位的辐射全省的网络分校,现已初步构建了多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性老年网络学习平台。三是老年社区教育。老年社区教育是不断充实完善的老年教育形式,以社区老年群体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老年群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老年群体健康发展的各类教育活动,其在组织形式上是以社区为中心,由街道办事处连接所在社区的部分工厂、事业单位共同组织开展的老年教育。四是单位老年教育。单位教育是中国老年教育的特有形式,是企事业单位工会、老干处、离退休处等相关组织,按照部门的管理职能,针对本单位离退休老年人员开展的相关教育活动。在教育方式上多借助座谈、集中学习、团体郊游、团拜等集体活动形式,对国内外时政大事、政策法规等开展宣传学习教育。同时,也对本单位的建设概况及发展目标进行定期通报宣讲,保障维护离退休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鼓励支持离退休职工参与单位事务的建言献策。五是老年自主教育。老年自主教育是中国老年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在中国,老年人一般在60岁(女55岁)退出工作岗位,从职业劳动转向颐养天年。在“六十而知天命”的人生哲理支配下,闲暇的自娱自乐和自我陶冶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基调,在这一过程中,老年人通过与家庭互动、社会交往、代际交流、休闲旅游等获得社会信息、接受社会知识、提升自我认知,在家庭生活中,发展兴趣爱好,看电视、听广播、看书读报、家庭成员相互交流等是惯见的学习形式。

3.老年教育的内容

中国老年教育的内容是老年教育理念和老年学习欲求相调和的产物,基于闲暇教育为基本导向的老年教育理念指引以及老年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的现实情况,当前老年学校教育在内容上主要呈现出以老有所乐为目标的课程设置基调,总体上构成了一种以琴棋书画、健身保健为核心内容的课程设置主线,主要开设文化知识(文学、诗词、历史、电脑等)、书画摄影(行书、草书、山水、花鸟等)、文艺活动(器乐、声乐、合唱、舞蹈等)、体育活动(健身舞、太极拳、综合武术等)、医学保健(养生知识、中医常识、按摩推拿等)、家政技艺(营养学知识、烹饪烹调)*董之鹰:《老年教育学》,北京:中国社会学出版社,2009 年。6个大类的专门性课程。社区的老年教育和单位的老年教育,除结合老年人需要,组织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外,更多是针对现行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适时开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老年自主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家庭人员的素养、追求和兴趣爱好,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总体而言,由于对老年教育理论、老年健康理论、老年保障理论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和全面,对实践应用的指导相对薄弱,使其对与老年人息息相关的老年生理知识、老年心理健康、老年代际交流、老年理财和老年如何面对死亡等教育内容有所缺失,老年教育的内容还需要不断充实和丰富。

4.老年教育的效能

老年教育效能是老年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分析。从规模上看,当前中国的各级老年大学虽有4万多所,但接受各级各类老年学校教育的群体尚不足1000万人次,老年学校的区域发展差异性大,招生数量极不均衡,总体上未能满足中国近2.02亿人的老年群体不断增长的受教育需求;不仅如此,在非学校教育的老年教育中,尚有超过2300万的高龄老人(80岁以上)、超过3750万*潘跃:《中国老年人口将破两亿农村留守老人达 5 千万》,《人民日报》2013年2月28日。的失能老人难以获得单位教育、社区教育的机会,达到全民参与的学习型社会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从结构上看,学校教育在老年教育中所占的比重总体还不高,专门化的高水平老年教育发展还有所不足,高等学校、行业企业对老年教育的参与和介入还有待提升,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老年教育体系尚未建立。从质量上看,闲暇教育仍是当前老年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和引领作用还没有得到完全有效的发挥,老年教育的专门化理论研究、专业化的教材编写、科学的课程设置、适宜的教学方法仍在进一步的探索之中,老年教育从业人员的水平还有待提升。不仅如此,不同地区老年教育的发展程度差异极为明显,尤其广大农村老年群体的教育多停留在看电视、听广播,甚至口耳相授的生活经验和劳作技能传递层面,老年教育效能不容乐观。从效益上看,老年教育资源市场配置的机制尚未形成,投资回报效益和社会整体效益仍相对较低,一方面,老年教育对就业增长的推动、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尚不明显,老年教育事业总体尚处起步探索阶段;另一方面,老年教育对老年群体综合素养提升、生活质量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发挥还有待进一步增强,老年教育仍处于教育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和边缘领域。

二、国内外老年教育比较反思

老年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起步相对较早,运行的机制也较为成熟,其实践的成效也比较明显。中国老年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老年教育的发展差异,主要表现在理论取向、运行模式、课程设置、承载主体4个方面。

1.从老年教育的理论取向审视

理论取向是导引老年教育发展的哲学观,其实质是老年人在整个社会置于一个怎样的价值地位,老年教育如何提升、帮助、塑造老年人的问题?在权利理论、福利理论、自我完善理论、终身教育理论、社会参与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指引下,国外老年教育呈现出明显的“我有权利获得老年教育,政府理应为我提供接受老年教育这一福利”的主体基调,且在这一基础上,通过接受老年教育,实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保持社会适应性,坚持终身不退出的社会参与成为绝大部分老年人的主流思想观。与此不同,老年人仍被整个社会视为被抚养人口,甚至老年人也自认为是社会、家庭的累赘,这种社会地位不高、自我价值贬低和精神资源的贫瘠是中国老年群体和社会普遍存在的思维观念,尤其在权利理论上,虽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了老年的受教育权利,但与之相关的老年福利支持总体还不够,尤其是老年人进行自我完善和接受终身教育的意愿还不强,退休即退出社会的思想认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中国发展老年教育的理论取向和国外存在明显差异,加之中国老年教育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使老年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相对单一,在这些方面尚有深化的领域和拓展的空间。

2.从老年教育的运行模式审视

中国虽然基本形成了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相结合、正规化教育和非正规化教育于一体的多形式的老年教育,但从总体上看,与国外“政府保障性福利主导+非政府组织和民间机构广泛参与+市场积极推动”的老年教育模式相比,中国的老年教育尚处“政府补充性福利主导+非政府组织和民间机构零星参与”的阶段。无论是作为老年教育主体的老年大学(学校),还是新兴的社区老年教育,其受众面都极为有限。作为一个60岁以上人口超2亿人的老龄大国,单纯的政府投入势必难以满足老年群体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市场机制、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理应在老年教育中发挥更多作用。最为重要的是,与国外高等学校普遍参与老年教育不同,中国高等院校对老年教育的参与和介入还不多,这是老年教育发展不足的重要肇因。中国老年大学最初是由老干部管理机构专门为离退休老干部建立的,尽管目前老年大学已面向所有老年人,由于各地办老年教育的传统思想以及协同机制缺失,从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等院校的参与和老年教育的深化发展。不仅如此,西方国家相对发达的公民社会造就了自主型老年教育的迅猛发展,而中国社会团体创办的老年教育还处于发展的萌芽阶段,借助国外经验,积极引导和依靠社会力量发展老年教育,是推动中国老年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3.从老年教育的课程设置审视

国内外老年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不同教育理念引导的直接结果,实用主义哲学观在国外老年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得到了极为明显的体现,并与其主导的福利理论、权利理论、社会参与理论等融为一体,形成了为老年人“退出职业角色——扮演新社会角色——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做准备的一整套课程体系,极大地有助于老年人力资源的持续开发和老年群体社会潜能的不断发掘。与此不同,中国老年教育课程设置是在福利理论指导下,以闲暇教育和自我陶冶教育为主导,从价值导向上将老年人置于“非必要的社会劳动者”的角色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老年人身上丰富社会经验的累积、大有可为的智力资源潜能以及人力资本价值,帮助老年群体从长期的社会职业角色中解脱出来,追求生理闲适和心理超越,实现安享晚年、乐渡余生的中国儒家文化,凸显了尊老、敬老、奉老的价值导向,这是老年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从退出社会职业角色到走向生命终结,这期间的时间跨度明显延长,以60岁为基点的闲暇教育内容导向,并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社会生活的学习需求。在中国的老年教育中,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内容设置总体不足,尤其缺乏“临终关怀、直面死亡”等死亡教育的内容,既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也与老年人的思想观念关联,值得关注和深入探索。

4.从老年教育承载主体审视

教育承载主体是任何教育活动都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是连接教育主体、整合教育中介及教学材料的综合体。国外老年教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既有老年自发的组织,也有政府职能的推动,同时还有教育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资源配置机制,总体上形成了以高等学校为联动轴心的老年教育运行体系,高等学校通过无差别化的老年群体入学准入,常态坚持的老年教育研究,贴近社会的老年从业者培养,创办第三年龄大学、开设发送中心、为老年教人提供学习课程、开展远程网络教育等方式,全面参与并积极推进老年教育。与此不同,中国正规有组织的老年教育承载主体相对单一,老年学校的发展更多依靠的是政府的力量,而社会的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注入,仅仅是阶段式的活动教育。一方面,发展老年教育尚未作为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得以全面实践;另一方面,体制壁垒、机制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化老年教育的发展。中国近30年的老年学校教育发展,不仅严重缺乏高等教育的支撑,也缺乏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初具雏形的省、州(市)、县、乡(镇)、村五级老年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合力,需要学界在老年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协同创新发展老年教育的路径。

三、高校发展老年教育的价值

国外老年教育发展的理念、老年教育发展的方式,需要中国结合国情现实,有选择地学习践行,然而,国外高等学校全面参与老年教育,这一壮大老年教育规模、提升老年教育水平的做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因此,有必要积极推进高校参与老年教育的发展,在中国老年教育发展的现阶段,深化高校发展老年教育的认识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其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是大学职能发挥的体现

高等学校发展老年教育,是现代大学职能发挥的重要体现。现代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前两项是通过中介,比较间接地服务社会,而高等学校办老年教育是直接为社会服务。老年是从青年走来,青年是老年人的后备军,这是自然发展规律。“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这是亘古不破的真理,高校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既挖掘了学校资源的潜力,又拓展了高校培养人的领域,更凸显了高校服务区域社会需求的历史担当责任。

2.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条件

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资源占有上看,高等院校办老年教育有独特的优势和条件。高校丰富的行政和教学管理经验可以加以充分借鉴和运用,充足的物质资源可以保证老年大学教育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历史积淀的校园文化可以拓展老年学习活动的舞台,高校得天独厚的资源挖掘,教师队伍的潜能发挥,能够有效推动老年教育较快发展。校园内青年人与老年人的教育活动相互影响,人员的相互交往,不仅可以促进两代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互补双赢,而且可以促进高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发展老年事业需要的相关专业,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的专门人才。

3.是现实社会的时代要求

高等学校是中国最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所在。而中国老年人口总量不断增长的现实,以及超2亿人的老年群体持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教育诉求状况,使中国现有的老年教育资源承载力明显不足,既有的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社区老年教育,无论是在层次、数量、规模还是结构上都与现实社会需求形成了极大的差距和明显的供求矛盾,需要组织引导社会各行各业积极面向老年群体释放教育资源,提升老年教育的水平,扩大老年教育的供给能力。高校全面参与老年教育,开展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探索老年教育的规律,培养老年教育的师资,培训老年教育的管理人员,既是高等学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

4.应对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高校作为现代社会的知识中心和人才输出基地,其参与老年教育是应对社会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打造学习型的社会,构建终身教育的体系,这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理念,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终身教育必须面向全体社会成员,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实践老年教育的价值追求理念。目前,中国高校的继续教育仅针对各类在职人员,在教育序列中忽略了面向老年人的重要环节,提供老年人接受教育的学习内容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教育是一个人工作、生活甚至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伴随人们终身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过程,是人类一切作为的基础和前提,老年教育既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老年生活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继续教育的范畴应向职后延伸和拓展,积极参与发展老年教育,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这既是对老年人享有终身教育权益的维护,也是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发展老年教育的路径选择

中国老年人口规模之大,老龄化速度之快,高龄人口之多,是世界人口发展史上所罕见的,面对老年教育的复杂系统,应把握老年教育的特点,遵循老年教育的规律,协同创新发展老年教育,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如何协同发展老年教育,需要打破社会、政府、高校、行业企业间老年教育的资源壁垒,破除体制和机制的障碍,既各司其职、各展其能,又相互协同,形成合力,应从以下6个方面深化老年教育的发展。

1.教育理论的系统化

老年教育的理论取向是老年教育发展的价值定位和根本方向,明确和把握老年教育的理论取向是推进老年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国外老年教育的理论主要有:权利理论、福利理论、自我完善理论、终身教育理论、社会参与理论,总体上国外老年教育理论取向有一个从注重老年人的个体发展到注重老年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演变过程。权利理论是从老年人个体角度强调老年人受教育权利;福利理论是从国家角度强调保障老年教育的义务;自我完善理论是从老年人健康的角度强调老年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和发展目标;终身教育强调人一生学习和整个社会学习的必要性,强化老年人受教育权利的不可剥夺性,注重老年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协调;社会参与理论从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角度强调老年人是社会的一员,是社会成果的分享者和社会发展的参与者,社会参与是实现老年人自身发展的根本途径。社会参与理论是积极老龄化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老年教育实践影响最大的理论。在中国老年教育的实践领域,以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为核心理念的养生健康是主要的理论,其他相关理论虽有所体现,但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如终身教育理论尽管受到学者们的特别推崇,但在实践中,老年教育仍未被纳入教育的常规体系,各地老年大学承办主体单一,教育形式也多为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活动”。老年学校教育的发展有空间,但没有实现规范化、市场化。社会参与理论虽在中国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中国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压力较大的形势下,也受到了质疑。*王英:《中外老年教育比较研究》,《学术论坛》2009年第1期。显然,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亟待理论的深化和导引。

2.运行机制的市场化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以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和各级政府无力投入大量资金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因此,中国发展老年教育事业面临一个两难矛盾。由国家包办老年教育事业的道路走不通。若完全以市场化商业运作,则无法维持其运营成本,也是不可实现的。针对中国城镇老年人的收入状况则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应该改变传统计划经济思维下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按照产业化思路和市场经济规律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创办老年学校教育,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适当收取一定的教育服务费,使所有社会老年教育机构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

3.办学主体的多元化

中国老年教育应构筑多元化的办学主体,一方面,鉴于中国老年教育仍处于初创时期,国家和政府的介入对老年教育推广和普及非常必要,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家和政府的影响力,将老年教育作为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发展战略,加强制度支持、资金保障。将老年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借助高等院校的资源优势,推动老年教育的专业化、科学化发展。另一方面,突破单一依赖政府资源供给的老年教育体制,整合社会资源,吸纳非政府组织、公益机构、志愿者团体、社会工作者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发展,引导老年人自身力量的集合和社团组织的形成,不断推动老年教育多元化发展,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促进老年教育长效发展。

4.教育方式多样化

老年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老年人修养水平,开创健康、快乐、进取有为晚年生活的教育活动。由于老年人职业背景的多元性、学历构成的差异性,学习动机的复杂性,认知水平的层次性,使老年教育与青少年教育的模式有明显不同。青少年的教育是在洁白的纸上描绘美丽的画卷,而老年人的教育是在原有生活阅历上提高人生的境界,使其正确地认识社会和人生,把握生命的特征和规律,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老年学校教育必须针对老年需求的特点,需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模式,使其包含既有走读式、又有寄宿制式,既有规范的课程教育、又有社会活动的实践教育,既有函授老年教育,又有网络老年教育,既有短期基础教育、又有长期提高教育。注重把老年教育与老年养生保健结合,与老年兴趣爱好发展结合,与老年心理健康调试结合,与老年社会适应结合,与老年休闲旅游结合。

5.教学内容的综合化

教学内容是老年教育的生命和活力,教学内容的科学与合理,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国外老年教育历经五十多年的实践发展,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老年教育课程,而现阶段中国老年教育主要以健身、休闲类的活动型课程为主,这与老年人发展的全面性、社会生活的适应性要求尚有差距。因此,就教学内容来说,中国老年教育应该努力实现内容形式的丰富多样。一方面,依据老年人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细分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增加老年人参与教育的机会和选择,保障所有老年人的受教育权利。另一方面,以“赋权增能”为基点,建立涵盖准备教育、生活适应教育、身心健康教育、死亡教育等较为完善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实现老年教育内容的综合化。*王英:《中外老年教育比较研究》,《学术论坛》2009年第1期。

6.教管人员的专业化

高素质、专业化的老年教管人员是老年教育成效的关键所在。在当前高等学校尚未全面参与老年教育,老年教育规范化、专业性相对不足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应担负起为老年教育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的使命。一方面,在高等学校增设相关的老年教育专业,围绕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老年教育与管理专门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对现有的老年教育从业人员,尤其是老年大学的教职工、社会老年教育的相关人员、老年远程教育的从业人员进行集中的教育理论、老年心理、老年教育等方面的培训,不断增强老年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积极面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离不开老年教育的强有力支撑,而老年教育的发展既是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本分,也是高等学校的优势所在,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协同创新发展老年教育,没有现成的答案。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但不能简单照搬国外模式,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顺应历史发展趋势,针对老年教育的特点,把握老年教育的规律,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高校参与,发展集老年大学、社区教育、网络教育、单位教育、自主教育于一体的老年教育模式,不断完善老年教育的运行机制,切实提升市场在老年教育中的资源配置作用,引导和鼓励支持高等学校及民间社会团体兴办各种形式的老年教育,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教育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老年人理论发展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