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与教学互动的开放式法学教学模式探析——以公安院校刑事证据学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2015-09-06 01:50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开放式模块

王 欢

(湖北警官学院,湖北 武汉430034)

一、问题的提出

刑事证据是刑事诉讼的核心要素,是证明和认定刑事案件的事实,判断犯罪嫌疑人有罪无罪、罪轻罪重的重要依据和主要标准。而刑事证据学是以刑事诉讼中的证据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主要以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为基础,还涉及刑法学、犯罪学、法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刑事证据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设计因此而具有特定性,需要仔细琢磨,精心准备。在公安院校,刑事证据学课程的开设和教学颇具特殊意义。公安院校学生作为未来的公安专门人才储备,不仅要娴熟掌握相关法学知识,还要熟练运用相关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为提高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刑事证据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上,必须结合公安工作的实践,兼顾刑事证据规则与实际操作程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从而将课堂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今后尽快熟悉工作环境、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当前,高校法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使知识传授大于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又如“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教学模式导致人才培养陷入恶性循环,学习过程缺乏兴趣和热情,学习效果流于形式、脱离实践。公安院校的刑事证据学课程的教学同样存在上述问题,甚至更加严重。而开放式法学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开放式教育”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于上世纪三十年代首次提出,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推行。开放式教育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教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剂”和“助产师”。在学习地点的选择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接受知识,也可以在社会中习得知识;在学习方法的确定上,课堂教学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对不同资质的学生实行差异化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在学习者关系的界定上,教师与学生既是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又是共同参与的关系;在学习效果的拟定上,没有固定的标准,只是力求实现考核答案、考核条件、考核过程的开放性。总之,开放式教学较传统教学而言,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效果,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和中心,使教师作为教学参与者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着力于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从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可见,开放式教学是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其加以研究,并运用在法学教学之中,有助于克服当前法学教学模式的弊端,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本文选取开放式教学中科研与教学互动的角度,以公安院校刑事证据学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分析开放式法学教学模式的构建,希望对相关学科课程教学模式重构有所助益。

二、开放式法学教学模式中科研与教学的互动作用

开放式教学强调由教师的直接开放带动学生的间接开放,使教学空间向社会开放,教学内容向多渠道开放,学生思维多向开放。它包括时间、空间、内容、资源等全方位的开放,其中就包含科研与教学的互动机制。教学是科研的动力,科研是教学的检验。通过科研与教学的互动,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提升,也能够促进教师的科研工作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的进展。

(一)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1.科研方向作用于教学重点

高校科研资源丰富。高校教师不仅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也要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除了常规的项目申报指南为教师规定了科研活动的方向以外,教师往往会在教学之余,结合自身的专业内容和研究兴趣确定科研选题,找准科研方向。在寻找确定科研方向的过程中,教师会进行大量的科研准备工作,如搜集、研读相关资料等。而教学活动同样需要教师开展类似的活动。在上每一堂课之前,甚至决定在本学期教授这门课程之前,教师起码必须对该课程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选择科研方向的过程可以和确定教学重点的过程合并起来。教师为未来的科研活动做准备,也就是在为将来讲授相关课程做准备。如此可节约教师的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科研过程适合由学生参与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活动主要在课堂展开,教学时间、地点、周期都是固定不变的。而科研活动尽管也具有规律性,但相比教学活动,其时间安排灵活,地点活动多变,周期可长可短,更符合开放式教学的开展和实施。学生通过参加科研活动,能深刻了解科研工作的流程和特点,从而使传统课堂习得的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拓展。此外,科研活动能够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攻坚克难的坚韧毅力和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这些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课堂教学的“短板”和“盲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全过程,也能够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使之走上工作岗位后迅速上手并开展工作;或者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使之在研究生阶段准确定位研究任务。

3.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教师经过长期的科研活动,往往会形成对某个专业领域及相关事物的独特认知。这种认知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通过笼统学习研究而得来的知识,也不同于他人通过其他方法对该专业领域及相关事物形成的观念和意见。简言之,这种认知是专属于该教师自身的,具有强烈的认知者个人色彩。教师将带有鲜明个人特色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过程并转化为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注意学习过程中可能忽略的问题,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不仅对教师而言是个巩固和检验科研成果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也是个补充书本知识、加深课堂学习的过程。此外,科研成果不仅包括教师的专业认知,还包括科研活动过程中使用的仪器、技术以及科研活动完成后制作的新设备、新技术。这些仪器、技术都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支持,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够发挥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教学活动。

(二)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

1.在教学中寻找科研方向

教学是科研创新的源泉,并指导科研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过程,既是对专业知识的梳理和回顾的过程,也是科研创造灵感产生的源泉。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教与学,能够加深自身对已有知识体系的认知,发现新的问题和研究方向,从而为今后的科研选题和科研活动打下基础。这不仅有助于教师自己开展科研活动,还可提示教师引导或带领对此感兴趣的学生一起从事科研工作,进一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此外,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传授与解惑的过程,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的“温故”可以达到“知新”的效果,这些都会提高教师潜在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有助于其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科研方向,创造新的科研成果。

2.在教学中兼顾科研活动

教学活动并不是简单照本宣科,而是教师对专业知识的再梳理和学生对新知识的新认识的过程。所谓“再梳理”,就是教师对于已经了解或掌握的知识点,必须重新学习、领会、运用,并以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将之灌输进学生的头脑。教师不仅需要具有高超的教学技巧,更需要具备统筹整个知识体系并兼顾各个层次的知识面和各个角度的知识点的科研能力。教学过程能够使教师发现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促使教师通过科研活动补足“短板”,以满足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同时,为了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也要教授相关科研活动的技巧和方法,传授开展科研活动的经验和心得。教学过程由此而变得不那么“纯粹”,因融入科研的部分因素而具有多元性。

3.在教学中检验科研成果

科研最终是为教学服务的,科研过程为教学过程提供参考,科研成果为教学工作提供辅助。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直接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多种形式,如学术讲座、课堂讨论等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全面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反应和反馈检验科研成果,然后决定是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加大科研的深度和广度,还是补充修改现有的研究成果,使之进一步完善。教学既是迅速传播、推广科研成果的渠道,也是最直接、有效地检验科研成果的途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就是实践的形式之一,只不过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实验,但它同样可以对现有的研究起到检验、推进作用,是科研活动的“试错”场所。

三、刑事证据学课程教学模式的重构

教学模块 课堂教学 校内活动 校外实践 科学研究教学类型 课堂讨论、课后作业 法律诊所、模拟法庭 法律援助、专业实习 科研项目、毕业论文教学内容 证据法导论、证据的概念 司法证明 特殊证据规则 司法证明、特殊证据与分类、证据的法定形式 规则教学重点 证据的各种理论分类、证 证明对象、证明责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程序、程序 证明责任、证明标据证明力的法律限制、证 证明标准、推定 性裁判程序中的证据规则、量刑程 准、非法证据排除规据的各类法定形式 序中的证据规则、侦查人员的证人 则适用程序、侦查人地位、特殊证据的证据资格 员的证人地位教学方式 讲授式、启发式 自主式、案例式 参与式、探究式 项目式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考核方式 课堂测试 活动表现 实践报告 科研成果开放程度 封闭式 半开放式 开放式 半开放式

刑事证据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公安院校,刑事证据学课程的教学还应对涉及公安工作的内容有所侧重,为人民警察的培养打下基础。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讲授知识与鼓励启发科研活动,增进学生科研能力相结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开展教学活动。结合上述科研与教学互动作用的分析,下文以陈瑞华所著《刑事证据法学(第二版)》为教材,结合公安院校刑事证据学课程的教学情况,将刑事证据学课程教学分为四大模块,即课堂教学模块、校内活动模块、校外实践模块和科学研究模块(见下表),提出重构公安院校刑事证据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是课堂教学模块。课堂教学模块以讲授式和启发式教学方式为主,通过教师的传授和讲解,使学生掌握刑事证据学的基本知识,如刑事证据的概念、分类、法定形式等。教学手段以多媒体课件为主,考核方式为课堂测试。课堂教学模块需注意两个问题:(1)在课堂讨论中,教师根据当堂教授的内容拟定讨论主题,并提前布置预习任务,使学生预先熟悉相关知识点。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选定立场,参与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2)在课后作业中,教师根据课堂讨论情况布置课后作业,将标准答案替换为开放式答案,杜绝抄书本的现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表自己的法律观点和看法。

二是校内活动模块。校内活动模块以自主式、案例式教学方式为主,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学生自主参与各类校内活动,使学生熟悉司法证明的全过程。教学手段以实践活动为主,考核方式为活动表现。校内活动模块需注意两个问题:(1)在法律诊所中,学生应为诊所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教师仅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法律诊所,可接触具体案件的全部办案步骤,增强法律实践的基本技能,从而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认知。(2)在模拟法庭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选定案例,指导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为了增强模拟法庭的互动性,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辩论能力,也可事先仅设定案例基本情况和诉讼参加人名单。案件的法庭审理过程和法院判决结果都是开放性的,需要学生自主决定。

三是校外实践模块。校外实践模块以参与式、探究式教学方式为主,通过学生参与各类校外实践,使学生掌握特殊证据规则。教学手段以实践活动为主,考核方式为实践报告。校外实践模块需注意两个问题:(1)在法律援助中,教师仅为法律援助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条件,如提供场地、进行宣传等。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参与法律援助活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从而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2)在专业实习中,教师要注意对实习的全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加强与实习部门或单位的联系,确保实习收到实效。

四是科研研究模块。科学研究模块以项目式教学方式为主,通过学生组建科研团队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和撰写,使学生掌握刑事证据学的重难点内容,如证明责任、证明标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程序、侦查人员的证人地位等。教学手段以实践活动为主,考核方式为科研成果。科学研究模块需注意两个问题:(1)在科研项目中,学生既可以自行选定研究主题,组织科研团队,申报针对学生的各级科研项目,也可以参与教师既有的科研项目,或由教师带领申报新的科研项目。(2)在毕业论文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选定论文选题,撰写毕业论文。应注重选题的新颖性,加强对写作过程的监控。此外,毕业论文答辩可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应受到重视。

四、开放式法学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一)师资配备方面

在本科院校现有的教学模式下,一门课程往往只配备一名或两名授课教师,而学生人数往往达到上百人。加上受小班授课的局限,教师在完成日常的备课和授课任务后,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指导学生参加校内活动和校外实践,更别提组织本科生进行科研活动。而公安院校独有的面向实战、务求实用的特点又迫切需要学生掌握实践技能和实战经验,这也是在院校之内的教师所不能或不能全部教授的。建议为相关专业的课程增添一名至两名公安实务部门的专家或民警,与校内教师共同配合、合理分工,开展相关法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

(二)课程设置方面

法学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内在规律,应贯穿学生大学四年的整个过程。大一、大二的学生主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大三的学生可以适当开展科研活动,大四的学生除了找工作、考研以外,还要参加社会实践、撰写毕业论文。所以,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开设相关课程外,还应注意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撰写、科研项目开展等诸多活动之间的衔接和联系。应使知识点的掌握不间断,使相关技能的提升不中止。

(三)科研环境方面

尽管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限,且公安院校多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主,但学校也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学院可结合法学课程的开设情况,为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置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或科研奖励,鼓励学生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或参与科研活动。对于指导学生科研活动的教师,学校也应肯定其工作,将指导活动计入工作量,并视学生的表现情况,对教师予以适当奖励。

[1]薛亮.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经济法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3):17-18.

[2]杨庆玲.开放式教学理论在法学教学中的适用——诊所教育的双重功效[J].商业经济,2010(20):120.

[3]金晓兵.浅谈高校法学课的开放式教学[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1996(2):62.

[4]吕静竹,杨清玲,周继红,石玉荣,陈昌杰.科研与教学互动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4(34):158.

[5]张艺,肖冬光,王岳,王巨克,史利华.生物工程特色专业科研与教学互动作用的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3(1):78.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开放式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国际商务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动力与模式分析*
本科生科研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以经管类本科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