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回头,还是熊出没?

2015-09-10 07:22张襦心
新民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配资新民中车

张襦心

什么是股价?股价就是基于预期信息发现形成的价格,大家炒的是预期。但时至今日,股指已经在前段时间冲上了5000点。当暴涨2000点只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当我们俨然发现全国老百姓似乎只热衷一件事——炒股票,当越来越多的人乐观地相信国家需要股市、1万点不是梦的时候,惊悚的“粽子劫”不期而遇,6月26日“黑色星期五”更是哀鸿遍野。

在这样一个人心脆弱的时候,牛市进入了什么阶段?记者再访李德林。

“懒汉效应”

《新民周刊》:前段时间很多人都注意到一个现象,北京的空气突然变好了,每天都可以晒蓝天白云。当时北京也没有开什么大会,这是高污染企业的老板都停业炒股去了吗?

李德林:北京的天跟风有很大的关系。现在应该吹东南风,证明北京东南方向的企业不行,数据很糟糕。

第一,国家整体经济出现了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发布的数据,从2014年的12月开始,工业增速就在滑坡,当时还有7.9%,最近一个季度基本都在6%左右徘徊,跟北京最近的东北都已经快接近-5%了。污染严重大的钢材行业,5月日均产量同比增速2.1%,跟4月相比下滑了1.3个百分点。而水泥同比增速则为-5.4%。如果说这些数据有可能造假,发电量这个数据则很难造假。5月全国日均发电量同比增速已经降为零了。

第二,“三高一低”的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到效果的。所以东南方向的“三高一低”企业少了,不行了。

第三,这些老板都干什么去了?确实,很多人炒股去了。在实体经济里,到现在为止,如果能找到一个毛利在50%以上的企业,PE都拎着钱想要投资。但炒股不一样。这是一轮杠杆牛市,资金推动,场外资金、银行资金都大量流入到股市。举一个例子,北京市政府要往通州搬,这一类的烂股票,有的十天就翻了一倍。因为股市里赚钱快,就形成了一个“懒汉效应”。既然躺着都能赚钱,谁还去干实体经济呢?

所以我们的观点是,目前天越蓝,蓝的时间越久,总理越着急。国家势必会通过加大基建投资的力度来稳增长,这样的话雾霾还会回来。

《新民周刊》:在牛市上半场的时候,经济数据非常差,但股指还是冲上了5000点。如今这个阶段,我们又如何来看待实体经济对股市的影响?

李德林:什么是股价?股价就是基于预期信息发现形成的价格,大家炒的是预期。我们现在的股价从2000点涨到5000多点,炒的就是国家要改革,需要股市来解决一些问题,政府给了市场预期。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改革预期的红利到底有多大?而且股价从去年到今年,大盘翻了一倍多,但我们改革的动作太慢。转型升级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非常地不稳定。从刚才的数据看得出,实体经济还是太糟糕。市场回调的压力,就会让整个市场太脆弱。这种情况之下,只要有风吹草动,就会发生“踩踏事件”。

谣言与踩踏

《新民周刊》:说到“风吹草动”,最近股市谣言再起,每次都给市场造成了比较大的杀伤力。能否在这里详细梳理一下。

李德林:第一个就是“股民中车爆仓跳楼”。在中国股市,出现人命,是机会,也是灾难。在熊市出现人命,就是建仓买入的最佳时机,因为监管层受不了。在牛市涨得太高,猛然来一刹车,把人甩下去出人命了,监管层同样也受不了。

虽然现在证实这是个假消息,实际上他根本没买过中车,也不是因为炒股失利而跳楼,“以170万本金配资4倍全部购买中国中车(601766)的股票”纯属股吧流言。但当时证监会12日马上下令全部切断场外配资,禁止证券公司为场外配资活动提供便利。证监会出招打压场外配资,引发了股市的剧烈反应。

第二个谣言是6月16日,有一个叫徐善武的言之凿凿说当天晚上要宣布提高印花税。对中国股市而言,印花税简直就是炮弹。2007年大牛市期间,市场一直谣传财政部要提高印花税,财政部多次辟谣。没想到,突然有一天,财政部半夜鸡叫宣布提高印花税,股市由此拉开了一场载入A股史册的暴跌行情。

第三个谣言是,前一阵有人假冒中信证券,整出一封提醒所有大客户减仓的信。尽管中信证券在6月10日晚间以正式公告的形式澄清,但市场没人信,一个劲儿地砸盘。谣言的出现,既说明空头已经被逼得走投无路了,只能通过这种手段来玩了。也说明现在步子迈得太大,市场心理相当地脆弱,让做空者有机可乘。

《新民周刊》:从6月15日到6月19日,大盘迎来了7年来最大的单周跳水,跌幅超13%, 9万亿财富灰飞烟灭。尤其是6月19日当日,沪指又创下了5.28大跌后的最大单日跌幅,下杀两百点撤到4500点附近。这轮行情的调整,为何会发生得如此剧烈?

李德林:暴涨暴跌,历来都是中国牛市的特征,何况本轮杠杆牛市。德林社曾专门对此配资业务做过研究,通过券商融资,按照证监会的要求,最高是1:2的杠杆,理论平仓线在股价暴跌23.34%(出借资金的经纪商,为了自己的安全,到了平仓线,如果客户不追加保证金,就会把客户的头寸给平掉)。场外配资公司的杠杆比例高达1:10,即10万元最高能借100万元,理论平仓线则在股价暴跌5.45%左右,一天之内就可能爆仓。

“中车跳楼事件”之后,证监会对所有场外配资一刀切全停,不许接入,这就意味着已有的股票必须当即一下子全部斩仓。大家都斩,尤其是那些配资的都是股性相当活跃的股票,那必然就是跌停,带动盘面继续下跌,又进一步触及其他配资客的平仓线,形成踩踏事件。现在关键来了,跌停板了怎么卖?只有等第二天继续卖,更小杠杆的投资者接着躺枪……

《新民周刊》:总结一下“6·19”大盘暴跌,你认为主要有那几个方面原因?

李德林:从统计数据看,历年的5月、6月,股市都是比较糟糕的。5月本来就有“5·30”给大家造成的心理阴影,而6月底资金面的影响更明显。无论是政府资金,还是企业资金,都要做半年报了,资金必须回去过一手。这个时间发生大跌,从财务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但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2015年6月29日,下午刚开盘不久,在广州市广园中路万联证券营业厅二楼,股民们不想看盘了,在过道上打牌。

从看大盘,到重个股

《新民周刊》:有券商称,这股场外配资平仓潮或到7月底才可喘稳。你对这次的调整怎么看?

李德林:这次股市调整,哪怕到4000点,我觉得都很正常。

《新民周刊》:你认为股市已经进入了什么阶段?跟上半场相比,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李德林:我认为股市已经进入中场。这个阶段的特点,首先,股指超过预期,市场的心理很脆弱。一旦出现任何风吹草动,哪怕是谣言,都会形成打击。

第二,现在的监管手段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就是放羊。现在市场跑得比预期快,改革的步子跟不上了。总理还有很多想法没实现,市场已经高烧得不行了。现在证监会都直接喊出了逆周期调节机制,全停场外配资,这就是提醒大家别玩得太过,股市要配合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太疯狂就要出利空来对冲。

第三,股市要慢下来。我们把改革预期提前透支得太狠了。我前一阵子爬长城,坐下来休息都是在谈股票,太疯狂了,这是不行的。股民要正确认识国家的改革预期和市场的步骤。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改革关口,战略是需要用时间去换空间的。国家在化解地方债务,疏导货币堰塞湖的过程之中,希望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自然要向市场释放改革红利,但不是要你股市赚一把就走人。总理不是要推注册制吗?你们现在这顿炒,攻到5000多点,甚至还扬言要到1万,结果你们把钱一拎走,比如像我这种胆子小的,5000多点就把股票一卖落袋为安了,注册制还怎么推?改革被悬空了,资源优化配置将成为空谈,改革还怎么进行下去?

《新民周刊》:从A股证券化率(股市总市值与GDP的比值)来看,据沪深交易所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沪指攀升到5178点新高的6月12日,沪深股市总市值也飙涨至71.25万亿元。去年我国的GDP总值是63.6万亿, 若以2015年中国GDP总值68.1万亿元(预测值)计算,A股证券化率已经高达104.63%,已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2007年的122.06%。在这样一个敏感时期,对后市的争论再起。你怎么看?对股市操作有什么建议?

李德林:5·28跌了500多点,割了一批“韭菜”,冲到了5000点以上。现在跌了又700多点了,又割了一批“韭菜”。马上值得观察的数据,就是开户数。如果到下周二(6月23日),这两周开户数有变化,那就要注意了。不过我对股市的未来还是相对比较乐观的。在中国,别的不行,就是人多,源源不断地送进市场。另外总理都说了,他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有很多。

我们站在大角度来看,资源优化配置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改革预期也是没有问题的,并且这一次的改革,和2007年不一样。2007年的时候没有人提经济改革,GDP都是9、10,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是20多。而股权分制改革,是股市的内生性改革,预期是看得见的。比如有2000家上市公司,现在改了200家,前面还有1800家,那属于一个庞大的预期。当改到1000家的时候,大家都清楚,牛市走到一半了。而这一次是经济不行了。国企改革,三四十家大型央企里,才改了一个中车,还有好几十家没改,证明好股票还有得炒,地方还有那么多国企需要改。所谓的改革预期,没有一个顶,想象空间大,所以我觉得未来还是应该保持一个乐观。对于个人的话,不要去看大盘,要重个股。如果说牛市的上半场可以是垃圾和金元宝共飞,下半场还是要看有潜力,有真故事的公司,理性的投资有价值的股票。

猜你喜欢
配资新民中车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车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配资的确疯狂
万亿“两融”
杠杆场外配资死灰复燃
清理场外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