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修辞教学路在何方

2015-09-10 00:01杨洋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9期
关键词:品读解读

杨洋

[摘 要]修辞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是让学生用心感悟它的好处,不强调它的技巧性表述。所以,在修辞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解读来感受喻体的表象,通过品读来体会意境,通过“比读”来理解修辞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修辞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解读 品读 比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5-073

许多教师在教学修辞手法时,往往把修辞作为一项语文知识来教学。请看下面一则教学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一说通过阅读你对草原有了一个什么样的认识。

生1:“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由此可以想象出草原的美。

师:它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

生2:这一句话是比喻句。它把草原比成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

师:这句话的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

生3:本体是草原与羊群,喻体是绿毯与白色大花。

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生4:这样比喻可以更好地描写草原的景色,让语言更生动,更有趣。

在这一则教学案例中,教师带着学生来分析比喻句,让学生得出比喻句的结构,以及为什么要使用比喻句。但是,这样将修辞贴上标签来教学是不可取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修辞教学要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而上述案例把修辞作为一项语文知识来教学,让学生说出本体与喻体,显然已经违背了新课标的精神。

基于以上观点,笔者对这一句修辞进行了改进性教学。

师:同学们,我相信你们都见过白色的花,因为我们学校就有很多白色的花,那你们见过绿毯吗?

生1:见过,我家的地毯就是绿色的。

师:绿毯有什么样的特征?

生2:平平的,绿绿的,给人一种春天到来的感觉。我们学校的草坪就像绿毯,草坪中间突起的部分被栽上了白玫瑰、白月季,我们从学校的环境就可以想象出草原上的美景了。

师:(出示草原与白色羊群的图片)是呀,草原太美了,那大家就边看图边带着这种情感来读一读这句话,看看能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

生3:绿油油的草原上,羊群一会上了小丘,一会又下来,是那样的悠然自得。

生4:草原上的羊群,无论是在小丘上,还是在小丘下,都显得那样自由,都能够和睦相处。

师:是呀,如果把“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一句话去掉,直接从上面一句跳到“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行吗?

生5:行是行,但是感觉没有加上好,因为它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情感。

生6:这句话把离我们很远的草原一下子拉到了我们身边。

在修辞教学中,笔者认为不应过于理性地分析内容,应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修辞带给学生的美好境界。

1.解读——感受喻体成表象

学生只有了解喻体的特征,才能够理解为什么课文中作者会把本体比喻成喻体,才能够体会到这样比喻的好处。就像上述的案例中,当学生从身边的景物来理解地毯上绣白花的意境时,那么他们的脑海中就会形成这个表象,也就可以通过这一表象来理解为什么作者会把草原与羊群比喻成地毯与白花了。

2.品读——体会意境丰情感

在教学修辞时,我们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情感来阅读这些比喻句,体会比喻句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就比如,在上述的教学片断中,在学生建立起地毯与白花的表象之后,让学生对照图片,多读几遍这句话,体会这样描写所表达出来的情感。

3.“比读”——明白修辞想应用

要想让学生对修辞的运用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就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用修辞来描写。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把修辞去掉之后再让学生读,让学生比较用修辞与不用修辞之间的区别,让学生明白修辞的好处,并运用到作文中。

总之,小学阶段的修辞教学不能从知识的角度来教学,应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读,体会修辞使用的技巧与好处,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这样才是修辞教学的最佳路径。

(责编 莫彩凤)

猜你喜欢
品读解读
绘本阅读:学生言语智慧飞越的踏板
让阅读能力在阅读活动中生长
小学英语朗读技能提升训练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将能力培养植根于语段的阅读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