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血清ADAMTS-13和hs-CRP水平的变化

2015-09-12 09:17王玲玲唐银辉罗伶俐桂林市博爱医院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广西桂林54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血友病血小板心肌梗死

王玲玲 唐银辉 罗伶俐 (桂林市博爱医院 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广西 桂林 540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临床常用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手段,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心肌无复流〔1,2〕。AMI患者PCI术后出现无复流的影响因素较多,推测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微血管损伤、白细胞聚集及血管栓塞有关。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影响AMI患者的救治效果〔3,4〕,但PCI术后无复流患者ADAMTS-13和hs-CRP的水平如何尚不清楚。本研究观察PCI术后无复流AMI患者血清ADAMTS-13和hs-CRP水平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115例行PCI的AMI患者,根据PCI术后冠状动脉有无恢复血流将其分为无复流组(30例)和复流组(85例),同时选取疑似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者30例作对照(对照组)。纳入标准:(1)无手术禁忌证;(2)3个月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内科疾病、急慢性炎症、免疫系统异常、肿瘤、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及出血性疾病;(2)血液标本不合格;(3)已行溶栓治疗者;(4)近期有手术史或抗凝治疗1 w以上;(5)有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形成术及冠脉旁路移植术史。三组患者年龄、性别比、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危险因素、血肌酐、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hs-CRD比较,见表1。

1.2 研究方法 于 PCI术前30 min、术后即刻、30 min、1、2 h及半年抽取无复流组、复流组的静脉血5 ml,对照组取冠状动脉造影前抽取静脉血5 ml,将血液标本静置30 min,离心后保留上清,采用RD公司的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及酶联检测仪检测各组血清ADAMTS-13和hs-CRP水平,操作过程依据说明书。观察无复流组、复流组血清中两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ADAMTS-13与hs-CRP的相关性。

表1 三组的一般资料情况(±s)

表1 三组的一般资料情况(±s)

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复流组比较:2)P<0.05

项目 无复流组(n=30)复流组(n=85)对照组(n=30)58.5±11.660.2±12.162.4±9.5性别比(男/女) 14/1640/4515/15收缩压(mmHg) 145.7±18.3136.9±15.6142.8±16.7舒张压(mmHg) 68.3±10.571.5±11.473.2±9.8 LDL-C(mmol/L) 2.4±0.63.1±0.53.2±0.7 HDL-C(mmol/L) 1.5±0.41.8±0.31.7±0.2 TG(mmol/L) 2.5±0.62.2±0.52.0±0.9 TC(mmol/L) 6.2±0.75.2±0.65.5±0.7危险因素〔n(%)〕吸烟 5(16.7) 12(14.1) 4(13.3)糖尿病 6(20.0) 14(16.5) 5(16.7)脑血管意外史 03(3.5) 0血肌酐(μmol/L) 98.5±16.292.7±14.3101.6±20.5 NT-proBNP(μg/L) 69.2±17.01)2)466.2±51.61)年龄(岁)169.8±32.9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ADAMTS-13和hs-CRP水平以±s表示,组内多个时间点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组间比较采用SNK法,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DAMTS-13与hs-CRP的相关性。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ADAMTS-13水平 与对照组相比,无复流组和复流组术前的血清ADAMTS-13水平降低(P<0.05);无复流组的术后即刻、30 min及1 h的血清ADAMTS-13水平低于复流组(P<0.05),两组其余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术后即刻、30 min和1 h的ADAMTS-13水平与术前和术后2 h、半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三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ADAMTS-13水平比较(mg/L,±s)

表2 三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ADAMTS-13水平比较(mg/L,±s)

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复流组比较:2)P<0.05;与术前比较:3)P<0.05;与术后即刻比较:4)P<0.05;与术后30 min比较:5)P<0.05

组别 复流组(n=85) 无复流组(n=30) 对照组(n=30)术前 149.3±22.81) 156.2±19.41)152.9±19.6147.9±17.2 -242.8±36.7术后 即刻 155.6±19.4143.6±22.82)3) -30 min 148.2±20.6132.2±19.42)3)4) -1 h 153.4±25.8136.3±20.62)3)4)5) -2 h 146.0±21.2145.4±19.3 -半年

2.2 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hs-CRP水平 与对照组相比,无复流组和复流组术前的血清hs-CR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的术后即刻、30 min、1、2 h的血清 hs-CRP水平高于复流组(P<0.05),两组其余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术后即刻、30 min和1 h的hs-CRP水平与术前和术后2 h、半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三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hs-CRP水平比较(mg/L,±s)

表3 三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hs-CRP水平比较(mg/L,±s)

与复流组比较:1)P<0.05;与术前比较:2)P<0.05;与术后即刻比较:3)P<0.05;与术后30 min比较:4)P<0.05

组别 复流组(n=85) 无复流组(n=30) 对照组(n=30)术前 25.7±9.21) 23.8±10.31)22.4±8.5术后 即刻 31.2±9.842.2±10.51)2) -30 min 34.6±6.446.7±7.71)2)3) -1 h 29.5±8.251.8±8.11)2)3)4) -2 h 28.8±6.136.0±6.71) -半年30.4±8.433.2±9.2 -

2.3 无复流术后血清hs-CRP和ADAMTS-13水平相关性 无复流组术后即刻、30 min和1 h的ADAMTS-13与hs-CRP水平均呈负相关(r= -0.257,-0.564,-0.448,均 P <0.05),术后2 h和术后半年的两者水平无相关性(r=-0.157,0.226,均P>0.05)。

3 讨论

PCI术后无复流现象严重影响了AMI治疗效果,但目前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认为多种因素参与了该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6〕,其中血小板激活聚集可能参与了PCI术后无复流过程。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是一种糖蛋白,分子量较大,在促进血小板活化及聚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7〕。ADAMTS-13是一种vWF裂解酶,可将vWF选择性地切除,促进vWF多聚体转化为成熟vWF,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血小板凝集〔3〕。ADAMTS-13水平降低可增加血栓风险〔4〕。炎症反应也可引起血小板功能激活,导致大量炎性介质释放,继而引起大量白细胞在微血管部位聚集,导致相关血管被堵塞〔4〕。

本研究提示ADAMTS-13水平降低可能参与PCI术后无复流现象。ADAMTS-13与vWF水平处于动态平衡,当ADAMTS-13水平降低时,vWF多聚体水平相应升高,与血小板表面的GPⅡb/Ⅲa复合物结合,同时黏附于血管损伤处,引发血小板凝集和血栓形成。故手术过程中血清ADAMTS-13促进了血小板凝集,最终堵塞了梗死区域的微血管,影响了PCI效果。此外,本研究还表明炎症反应在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可能有以下原因〔9,10〕:(1)PCI手术操作中,血管病变及药物洗脱支架等可促发炎症反应,多种炎性因子的释放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血小板功能;(2)炎症反应可引起白细胞聚集于血管损伤处,堵塞血管,导致术后无复流现象。通过相关分析发现,ADAMTS-13水平降低可能参与了PCI术中炎症反应,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综上,A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者的早期ADAMTS-13降低及hs-CRP升高可能在无复流发病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1 丛洪良,杜纪兵,齐学艳,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无/慢复流发生与炎症〔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6):485-8.

2 杨 静.75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及瑞舒伐他汀的临床干预〔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140-2.

3 杨 军,王苏燕,张 勇,等.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21(10):899-902.

4 周晓莉,谢贤和.血清hs-CRP、GSP、Apo A、HDL-C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转归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3):299-301.

5 Celik T,Iyisoy A,Yuksel UC,et al.The impact of admission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o-reflow phenomenon after primary PCI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the role of inflammation〔J〕.Int J Cardiol,2009;136(1):86-8.

6 赵 映,陈韵岱,田 峰,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2):261-4.

7 门剑龙,任 静,赵 文,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评估〔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3):233-7.

8 赵 星,陈 化.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研究进展〔J〕.血栓与止血学,2009;15(4):186-8.

9 隗功贤,王志鹏,王 健,等.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无复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RP水平测定〔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202-3.

10 李满生,王会霞,蔡 华,等.首次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AMI急诊介入术中无复流及hs-CRP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8):757-8.

猜你喜欢
血友病血小板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血友病防治,了解三个关键点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手工浓缩与单采血小板在急诊患者中输注的疗效比较
血友病患者健康状态评定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血友病男性患者与健康男性龈沟出血指数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