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相关因素

2015-09-12 09:17庞宝华延安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陕西延安716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决定系数总分主观

庞宝华 (延安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陕西 延安 716000)

研究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本研究调查分析陕北地区部分60岁以上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延安市和榆林市各分为市区、县及村镇三层,随机抽取60岁以上常住老人,共发放问卷740份,回收有效问卷717分(96.9%),其中农村514人,城市203人;男361人,女356人;年龄60~93〔平均(69±6.67)〕岁。

1.2 调查工具 包括:①一般情况〔户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情况、劳动(或工作)情况、收入水平、家庭关系、慢性病情况〕。②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包括10个项目,即客观支持(3项)、主观支持(4项)、对支持的利用度(3项)3个维度,10个项目计分之和即为社会支持总分,满分为66分,总分≤22分为低等水平,23~44分为中等水平,45~66分为高等水平,评分越高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③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PGC)〔2〕。共有23项同意-不同意式条目,包含了三个因子:激越、对自己年龄的态度、孤独与不满。全量表总分范围0(缺乏信心)~23分(充满信心),分值越大表示主观幸福感越高。

1.3 调查方法 2012年7~8月,由经过培训的医学院大三学生入户逐个发放问卷,当场测试,当场回收。对于文盲或填写困难者,采用调查者问讯的方法帮助填写。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5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和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一般情况 陕北地区老年人总体幸福度平均得分为(12.91±5.25)(0~23)分,总分大于11.5(23分/2)分的占 57.0%(409/717),总分大于 15分(23分×2/3)的占33.8%(242/717)。社会支持平均得分为(35.44±7.56)(13~55)分,与长沙市城区老人(35.28±2.57)〔3〕无统计学差异(t=0.566,P=0.571),但显著高于哈尔滨市城乡老人(33.22±5.363)〔4〕,t=7.858,P=0.000)。老年人中获得的社会支持处于低水平的有31人(4.3%),中等水平的有608人(84.8%),高水平的有78人(10.9%)。各维度得分激越0~8〔平均(5.08±2.27)〕分、对自己年龄的态度0~7〔平均(3.06±1.93)〕分、孤独与不满0~8〔平均(4.77±2.07)〕分、客观支持1~18〔平均(7.55±2.75)〕分、主观支持8~32〔平均(20.89±4.67)〕分、对支持的利用度3~12〔平均(7.00±2.18)〕分。

2.2 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 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与主观幸福感有明显相关性(P<0.001),见表1。

2.3 主观幸福感多因素分析 以总体幸福度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考察常居住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住情况、劳动(或工作)情况、月收入、家庭关系和患慢性病情况共10个方面的个体背景因素和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及总体幸福度的回归效应。激越因子的影响因素的校正决定系数=0.175,模型有统计学意义(F=29.156,P=0.000);对自己年龄的态度的影响因素的校正决定系数=0.199,模型有统计学意义(F=34.023,P=0.000);孤独与不满的影响因素的校正决定系数=0.147,模型有统计学意义(F=29.585,P=0.000);总体幸福度的影响因素的校正决定系数=0.232,模型有统计学意义(F=41.021,P=0.000)。见表2。

表1 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的相关性〔r(P)值〕

表2 主观幸福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n=717)

3 讨论

社会支持是指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给予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尤其是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是保证老年人获得较高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本文结果与狄文静等〔5〕一致。

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有来自疾病本身的痛苦,经济的压力、有些还存在需要被照顾的压力等,这些都较易使老年人产生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其幸福感。家庭关系好坏直接影响老人的幸福感,良好的家庭关系能降低老年人的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老年人的主要生活范围是家庭,儿女多关心老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多承担家务;老人应理解、体谅、包容子女在有些方面与自己的分歧,身体状况如果允许,可适当做一些家务,减轻子女的负担。这样有益于一家人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参加劳动能提升其幸福感可能原因有:①参加劳动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往往比较好;②参加劳动的老年人能够保持与社会的人和事的联系,且人际交往能力和交往面比较广泛;③老年人继续从事劳动,为社会、家庭作贡献,从而感觉自己是有能力的,是有用的。

月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较高的收入会使老年人独立性、安全感更强,伴有更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经济上不依赖儿女,因此主观幸福感更高些。本文与陈丽等〔6〕研究一致。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出台相应政策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1 吴 捷.老年人社会支持、孤独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8;31(4):984-6.

2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31.

3 邓云龙,阳中华,陈向一.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501-3.

4 刘新研,王春颖,王靖宇,等.黑龙江省617例城乡老年人社会支持状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1;24(9):13-4.

5 狄文静,陈青萍.丧偶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5):372-6.

6 陈 丽,艾桃桃.井冈山革命老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63-4.

猜你喜欢
决定系数总分主观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日本乌贼(Sepiella japonica)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不同规格香港牡蛎壳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
2种贝龄合浦珠母贝数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基于颜色读数识别物质浓度的数学模型研究
对立与存在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