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情境创设的探讨

2015-09-16 10:24成志新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调动政治课积极性

成志新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可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借助现代媒体、利用情景短剧、设置探究问题、选用故事传说、采用幽默语言等途径创设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情境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20086

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多,理论性强,而课时较少,教学进度比较快,所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较低。出现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纯地讲授知识,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教学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情境教学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那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

一、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政治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不少学生对政治课没有兴趣,这与高中生对政治课的认识有关,他们认为政治课与自己的生活很少有交集,所以缺乏学习积极性。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政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可以说政治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缺乏发现它的眼睛。高中政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转变学生的认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多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内心真正喜欢上这门课。如教学“神奇的货币”时,教师先不讲授,而是与学生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大家想一想,我们平时用于购物的纸币有没有价值?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有价值”。教师再问:货币的价值从哪来?学生先自主阅读教材,然后小组交流、讨论,会明白纸币只是一种支付手段,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学生代表发言后,教师应及时点拨、引导。这样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能让学生认识到政治课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意识到政治课的实用价值,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二、借助现代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技术集动画、声音、图像于一体,具有信息容量大、直观生动的特点,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被认为是创设教学情境的良好手段。高中政治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能改变课堂单调乏味的状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情境中探究新知。如教学“党的领导”时,因其中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如果教师采用单纯的讲授方式,学生会觉得枯燥,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可以提前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好课件,并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这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再如教学“内外因对事物的作用”时,其中的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下载“玉米种子从发芽到长叶再到结果”的视频让学生观看。生动直观的视频有助于拉近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所起的作用,这比单纯的语言讲授效果要好很多。

三、利用情景短剧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教师应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自主探究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自豪感,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高中生的知识来源多样,具有相对成熟的思维能力,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时应考虑学生实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教学“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请一位学生扮演国际组织负责人,其他几位学生扮演几个主要国家元首,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台词,每个扮演者都要站在自己所在国家的角度想问题,决定是否同意国际组织做出的决定。虽然学生表演的情景剧显得比较稚嫩,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通过情景短剧,能很好地理解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同时还锻炼了表达能力。对于台词和表演,学生在紧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自由发挥,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 设置探究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政治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单纯地讲授知识,不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使得高中政治课堂枯燥乏味;有的教师忽视学生探究精神、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教学显得死气沉沉,缺乏生机与活力。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思维因问题而发动,要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入一些探究性较强的问题,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如教学“价值规律的作用”时,教师可以创设探究性问题:同一个生产者出售同一型号的手机,为什么有时赚有时亏?同一水果的不同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地点按照相同价格出售水果,为什么有的赚有的亏?设置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再如教学“投资的选择”时,教师设置探究性问题:如果你的家庭有一百万资金,你如何去理财?你了解哪些理财类产品?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加深了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探究能力。

猜你喜欢
调动政治课积极性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数独驾到
响鼓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