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民俗文化研究

2015-09-18 04:49闻婧
学理论·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俗语史记民俗

摘 要:《史记》的语言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秦汉时期语言最真实的反映,它形象地展示了这一时期的语言风格,在研究秦汉时期的语言的研究领域,《史记》是最好的参考文献,在这部作品中大量地展示了汉代的语言特色、语言习俗。通过《史记》中的熟语,我们能了解到当时的风土人情、政治背景、社会实况、文化现象等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史记;民俗;俗语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072-02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史记》被誉为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尤其是他早年游历各地的阅历,极大地丰富了《史记》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他还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及习俗也吸纳入《史记》中,更为《史记》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一、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汉景帝中元五年生,他的人生最主要的生活是在汉武帝时期,最初委任郎中,他常常伴君去视察民情和出使一些偏僻的地方,直至官升为太史令,在公元前104年,他开始了《史记》的著述。司马迁的人生是坎坷不断的,他人生最为严重的一次打击就是“李陵”之祸,在公元前98年,司马迁被处以宫刑。自司马迁受到极大的酷刑出狱后,他更加专注于自己的著书。在他成功完成著作不久后,离世。

司马迁撰写《史记》与他本身的家学渊源是分不开的,司马迁出身于史官世家,远祖曾经在周代累世担任史官,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做过很长时间的太史令。在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司马迁从小就爱好文学,在他的朋友中大多是文人墨客,他们互相探讨学问,互相交流知识与见解,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条件和个人性格,为他深刻了解先秦和汉代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及其斗争的历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然而司马迁不仅仅只爱好文学,他的知识储备是惊人的,在天文历法、算数等领域,司马迁也是精通的。他的家学基础加之他在学术方面的渊博知识和文学方面的精湛修养,都是他能够写作《史记》的重要条件。《太史公自序》载曰:“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沉、湘;北涉汉、泅,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峰;厄困都、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记载了司马迁在《史记》创作中,他在民间进行了广泛的资料采集与整理工作,也为他的作品最直观地反映了秦汉时期的民风提供了基础。

二、《史记》中的熟语

熟语是由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的,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形式有语音形式和结构形式。内容有核心意义、色彩意义和风格意义。这个统一体在长期运用中注就了特定的交际功能,奠定了它在词汇材料中的特殊地位,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交际材料,同时也显现出其鲜明的特性。

在《史记》中有大量熟语的运用,通过这些熟语的记载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秦汉时期的民俗文化,让后世之学通过这些形象生动地熟语来认识秦汉时期的民俗,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朝代,感同身受。

(一)民俗文化——礼制

儒家思想在汉朝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汉朝是一个很讲求“礼制”的朝代。在《史记》中就有专门的一个篇章专讲“礼”。礼制在当时随处可见,饮酒中、坐座位中、祭祀中、家教中、住宿中等等,礼遍及各处。在《史记》中有大量的熟语展示着当时的礼制,我们通过一部分关于方位的礼数来折射出当时的礼教制度。

诸如《史记》中关于座位排次的熟语:“北面称臣”“虚左以待”“文东武西”等,都显示了方位在礼制中的重要性,当时的人用方位来标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二)民俗文化——音乐

音乐是人类灵魂的升华,早在古代,中国的音乐文化就开始了,发展到现在,博大精深。早期伯牙子用音乐寻觅知音,《诗经》大部分都能配乐演唱,这些都是我国音乐文化的有力证据。《周礼》中将乐器的制作材料分为:“金、石、土、革、丝、木、鲍、竹八类,统称八音。”在《史记》中就有关于这些材质的乐器的记载,像用丝做成的——瑟,琴瑟和鸣、琴心相挑就是关于瑟的熟语,在《史记》中有一段这样的典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在他们之间就是通过弹琴,通过音乐来相知相恋相爱的;“胶柱鼓瑟”也是《史记》中用来比喻教条主义,不懂灵活处事的熟语。还有用竹做成的——萧,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用来展示人物的情感,多用来展示哀情,因为萧的声音很低沉,吹奏出来声音显得深沉悠远,《史记》中的“吴市吹箫”就讲了一段关于伍子青流落吴国街头行乞的故事。古代不但有乐器的材质记载还有乐律,像宫、商、角、变微、微、羽,变宫这些音级的记录,《史记》熟语“变微之声”,常喻指人们悲凉的心情。在《史记》中还有很多关于音乐的熟语,像:“琴音调而天下治”“靡靡之乐”“蹼上之音”等都是对于音乐的记载。

(三)民俗文化——饮食

民以食为天,人的生存离不开食物,自然朝代的饮食文化也是一个朝代的代表特征。在汉朝时很重视饮食文化的,在饮食文化中也产生了很多饮食礼节、饮食艺术等等,丰富了中华文化。《史记》熟语“民以食为天”广泛流传。在《史记》的熟语中记载了大量的汉朝的饮食文化,包括祭祀、饮酒等等,诸如:“椎牛享士”“不食马肝”“杯盘狼藉”“鲍鱼乱臭”“不胜杯构”“灌夫骂座”等等。在汉朝牛肉一般是用来祭祀的,在当时如果战士征战,胜战而归就能受到牛酒的赏赐,牛肉在饮食文化中就是作为上等席的代表。在汉朝的酒文化中也有贪杯、好酒、酒宴的文化,像杯盘狼藉就是形容酒宴过后的场面很凌乱;不胜杯构就是说酒量不行,不能喝很多,如同不胜酒力;灌夫骂坐是一个典故,用来指那些借酒来抒发不满的人等等,可见酒文化中的饮酒这一特色。《史记》熟语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当时的饮食文化,让读者通过熟语就能了解秦汉时期的饮食特色,从而折射出社会文化。

(四)民俗文化——服饰

服饰是一个朝代最具代表性的展示,像唐朝的阔服、清朝的旗袍都成为中国历史文化最绚丽的部分。那么在汉朝也有自身独特的服饰作为象征。在《史记》中有大量关于服饰的记载,我们可以通过《史记》中的熟语,多方面地了解汉朝的服饰文化。在服饰文化中也有当时的社会特点、阶级特征在其中也有体现,一般家世背景上层的人,像皇亲贵族、官宦家眷往往穿衣材料多为丝织品,而平民百姓则大多以麻料衣服为主。《史记》熟语记载:“布群黔首”就是专门用这个词来代指平民的,因为麻布是平民百姓的象征。类似的还有“布衣之交”指的就是平民之间的交往。与麻布相对的就是汉朝颇具特色的——裘皮。这些裘皮大多是用狐、貂、羊、鹿等动物的皮做成的,其中狐裘、貂裘等显得较为贵重。这样能穿着这样材质的衣服也就只有上层的阶级官僚,这样裘皮与麻布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史记》中“一狐之腋”这样的熟语就会强调狐裘的贵重。《史记》中还有熟语“一裘千金”也是指贵重的裘皮衣物。不仅仅是服饰的材质能展现汉朝的社会特征,做服饰所用的配料也能尽展汉朝的社会文化。在《史记》中有一段关于春申君故事的记载,当时的赵国派人出使楚国,春申君作为接待将使者一行安排在客栈,赵国使者为了展现赵国的实力,将刀剑、头饰都用贵重的配饰做了装饰,然而当赵国使者看到春申据门客三千人连鞋子都以贵重珠宝镶嵌,自惭形愧,在《史记》中的熟语“三千珠履”一方面是用来形容人的富贵,另一方面也能从中看出当时上层人的穿着习惯,富足的人喜欢用珠宝作为服饰的配饰。在《史记》中的熟语“美如冠玉”说明了当时人们喜爱将玉装饰在帽子之上来展现自身的地位。综上所述,汉朝的衣服以衣料来区分阶级,用珠宝美玉来作为装饰,展现自身的社会地位。

(五)民俗文化——器物

在秦汉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器物就是——鼎。鼎在当时是一种封建政权等级的象征,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在《史记》中有关于大量关于鼎的记录,例如在《史记》中的熟语——三分鼎足、一言九鼎等。三分鼎足的意思就是指三方是实力相当的,平分秋色;一言九鼎是指一个人的说话分量很重,不会轻易食言。鼎这个器物的象征意义不仅仅在《史记》中有记载,在很多古籍中都有相应的记录,诸如“钟鸣鼎食”“列鼎而食”等等,所有的记录都用鼎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象征着阶级差距,可见当时鼎文化的昌盛,这些古籍的记录为《史记》添加了有利的证据也补充了《史记》的内容。

三、结语

《史记》熟语的研究有助于读者认识当时的社会用语,体会当时的说话场景仿佛能置身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史记》的语言沟通了上层与下层的交流,全面展示了当时的社会全貌,通过熟语我们能够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状况、经济状况、风俗习惯等等的社会全貌。在研究中不断还原当时的社会面貌,为人们认识了解当时的社会提供充实的资源。

参考文献:

[l]汉语大字典(缩印本)[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3.

[2]中国成语大字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999.1.

[4]王利器.史记注译[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

[5]俞樟华.史记艺术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1.

[6]高志明,梁扬.《史记》的文学语言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5.

[7]马国凡,高歌东.惯用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12.

[8]马国凡,高歌东.歇后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6.

[9]马国凡,马叔骏.俗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6.

[10]王勤.汉语熟语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4.

[11]孙维张.汉语熟语学[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5.

[12]杨树增.《史记》语言的艺术特征[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5).

[13]李孝堂.《史记》的语言艺术[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4(3).

[14]何旭光.《史记》的语言特点[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7(3).

[15]朱正义.《史记》与汉代语言及关中方言[J].渭南师专学报,1993(3).

[16]王朝中.《史记》的语言特色小议[J].德州师专学报,1996(1).

[17]康学伟.《史记》中歌谣谚语的思想性及其艺术价值[J].松辽学报,1984(2).

[18]黄荣发.《史记》《汉书》熟语歌谣的引用及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88(1).

[19]张乃鉴.《史记》中的格言、民谣与谚语[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6(2).

[20]陈才训.《史记》歌谣谚功能浅论[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2(10).

[21]鲁金波.《史记》中的俗谚和民谣[J].贵州文史丛刊,1987(3).

[22]鲍广丽.试论《史记》引用谣谚的艺术[J].江淮论坛,1998(4).

[23]陈文博.谈《史记》中谚语歌谣的运用[J].犁师范学院学报,2007(9).

[24]张治平.源于《史记》的成语[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1).

[25]李娟.《史记》成语研究[J].现代语文,2006(10).

[26]周洪.论司马迁《史记》对民谚的运用[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1).

收稿日期:2015-04-12

基金项目:陕西理工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史记》中的民间文学研究(SLGYCX1408)”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闻婧(1989-),女,山西太原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俗语史记民俗
冬季民俗节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民俗中的“牛”
俗语知多少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民俗节
客家俗语巧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