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外来体育项目身体动作的文化生态学分析——基于国内伦巴舞案例分析

2015-09-19 08:08孙群群张小林王明英
湖北体育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伦巴舞蹈身体

孙群群,张小林,王明英

体育舞蹈是一项外来体育舞蹈项目,是一项融入了真、善、美为一体的体育艺术项目。目前国际上将其分为拉丁舞和摩登舞两大类,体育舞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也出现一些培养拉丁舞教师的机构,一些高等院校也开设体育舞蹈专业,大大小小的拉丁舞培训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的浮出水面,各个协会比赛也应接不暇,国内体育舞蹈市场一副欣欣向荣的态势,其光彩的表面背后却是隐藏着深层次的文化生态危机。伦巴舞(Rumba)是拉丁舞5支舞蹈中最具有感染力、触人心玄的舞蹈,被称为拉丁舞之魂。伦巴舞的雏形源于非洲的族群对大地崇拜和丰收的喜悦而产生的一种娱神性和娱人性相结合的民族民间舞蹈。16世纪后非洲大量殖民被卖到拉丁美洲的古巴,随后黑奴们逐渐把原始伦巴舞与当地的民族舞蹈和音乐进行了糅合,为了表达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和亲人眷念,从而创造出了现代的伦巴舞[1]。

赵国炳等学者说过,体育价值的实现应通过身体来完成,体育文化属于人类的范畴。身体有静态和动态之分:静态的身体例如服饰、染发、束腰、纹身、隆胸、缠足等等文化现象;动态如技巧、舞蹈以及体育所出现身体动作。静态与动态身体都是与人类具体的身体运动行为不可分割的文化[2]。因此可以说,身体动作是体育行为文化的随机单元,是整个体育生态系统运作的发动机[3]。

对被称为拉丁舞之魂的伦巴舞身体动作文化进行文化生态学分析,了解身体动作的所处的文化环境,试图为国内的伦巴舞文化和谐生态建设找到一条合适可行的范本。

1 国内伦巴舞身体动作文化生态结构分析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朱安利.斯图尔德说过文化生态是一个由内核与若干外核组成的不定型的整体,从外而内略分为物态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行为文化层等生态结构层次[4]。伦巴舞是一项外来体育艺术项目,因此,对国内伦巴舞生态文化层分析研究必须进行地方性文化生态学分析。

1.1 物态文化层分析

物态文化层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形态的文化事物,直接反映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利用、改造的深入程度,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3]。国内伦巴舞的物态文化层总体可以分为静态的服饰、头饰、妆饰、音乐选配光碟等;动态可分为转、跳等身体动作组合成的肢体语言。伦巴舞的服饰多为西方舶来之物,且有男女之分。一般男士下身为深色的裤子,上半身为红色、白色、黑色等衣服,有的高档衣服带钻,鞋子多为5cm的黑色皮鞋,也有其他白、褐色颜色;女士则多为带钻的连体裙,颜色多样,鞋子一般为10cm的专业高跟拉丁鞋,也有部分少儿或者业余的5cm的训练鞋。头饰男士比较简单,女士头饰多样,头上装饰也比较复杂。在化妆上,女士分为表演妆和比赛妆,比赛妆更为规范。在音乐选配上一般都是抒情、浪漫之旋律,伦巴舞演绎的是柔情、难舍难分的爱情,在音乐上一般都为4/4拍的节奏,舞蹈身体动作一般有基本步和自由编舞组合,一般初学者都是从基本步学起,到了一定程度后可自由编舞,但这都是在基本步扎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表1 国内伦巴舞男女士物态文化层分析一览表

1.2 心态文化层分析

心态文化又称精神文化,它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审美情操、思维定势等综合[5]。伦巴舞源自16世纪非洲黑人歌舞民间娱神、娱人舞蹈,适合当时的精神文化需要,1904年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成立,随后整理了伦巴舞,使之更加规范、系统化。伦巴舞作为拉丁舞项目之一入围体育舞蹈行列。伦巴舞文化艺术,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它是符合一定经济基础需要而发展的。在国内的伦巴舞发展,也是遵循这样的道理。一般来说,现代伦巴舞的母体是西方宫廷交谊舞中的伦巴舞。前期的交谊舞主要为慢三、慢四、伦巴、吉特巴等舞种,可见早期的交谊舞中就已经有伦巴舞,但是属于社交性质的舞厅舞。现代的伦巴舞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其节奏更符合现代审美观念、动作更加富有随心情感化、音乐选配上更加注重旋律性抒情等,其价值观念有原来的社交逐渐向健身健美、提高自我艺术修养靠拢。

表2 国内伦巴舞改革开放前后心态文化层分析一览表

1.3 制度文化层分析

人类社会实践中建立的社会规范、社会组织等构成的制度文化层面,属于上层建筑。也包括政治、经济、宗教、家庭等制度在内[2]。伦巴舞是外来身体运动项目,其制度文化层可分为国外和国内来进行分析,欧美和俄罗斯的体育舞蹈在世界上赫赫有名,尤其以英国的黑池舞蹈大赛更是全世界所有国家舞蹈者梦寐以求的舞蹈天堂,俄罗斯国内的体育舞蹈大赛也是名扬内外,这与他们社会制度、管理组织是分不开的。国内的体育舞蹈市场是在近十年来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各地体育舞蹈俱乐部的兴起催生了一大批高等院校开设体育舞蹈表演这个专业,全国各个体育舞蹈协会也相继出世,如世界体育舞蹈协会 (中国)总部 (IDSA)、中国体育舞蹈协会(CBEA)、中国国际标准舞联合会(CBDA)、世界华人体育舞蹈协会(ISDA)、运东体育舞蹈联合会等,全国出现一副体育舞蹈欣欣向荣的态势。伦巴舞也随之发展,出现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伦巴舞演绎着,赵亮、高雪的伦巴舞《因为爱情》就是最好的佐证。在舞蹈身体动作规范上,各个协会都设有技术等级、等级技术组合名称、比赛制度等一系列的划分,如金星一级、金星二级、金、银、铜牌套路等,政府层面的高等院校也有一套通级考试制度,平常的教学授课管理模式以及举办一些大型体育舞蹈比赛相关制度。在管理组织层面,目前伦巴舞有属于体育类的体育局和文化艺术类的文联。以此在体育院校一般开设的舞蹈表演专业属于体育舞蹈,在艺术类类的院校属于国标舞,两者是同一种舞蹈在不同领域的两种说法。

表3 国内伦巴舞与国外伦巴舞制度文化层分析一览表

1.4 行为文化层分析

行为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一种约定成俗的习惯性定势,常见于民俗、民风之中,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的行为模式[2]。国内伦巴舞的虽属于舶来品,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内融消化,逐渐成为了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伦巴舞,融入了中国人们的心里,成为众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一种社会之现象。据相关报道,国内的众多大型广场上每天傍晚之时一些身体运动爱好者都会不约而同的出现在广场上载歌载舞,拉丁舞中的伦巴舞舞曲就是他们的所选舞曲。国内现在许多的中小学也开设了体育舞蹈课,身体运动逐渐从田径领域向更多运动领域蔓延。伦巴舞身体动作更符合中小学身心成长,不仅可以健身更可以培养艺术修养,是一项具有健身性、艺术性等综合性的一门身体运动体育项目。在舞蹈动作编排上,其舞蹈动作也逐渐的受到了现代舞和民族古典舞以及芭蕾舞的元素的影响。国内的大型舞蹈比赛的伦巴舞比赛表演的动作也不是纯粹的把国外的伦巴舞动作进行机械似的模仿,而是糅入了许多舞蹈元素,将其更赋有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在表演上也不是简单的随着西方的英文歌曲进行舞蹈,而是糅入了中国元素的音乐和戏剧成份,使其更加充满戏剧性、情节性、生机性,使舞者和观众融为一体,创造出一幅和谐动态画面。但这也只是属于小部分的专项性选手,对于大部分业余以健身塑身为目的的大众群体来说,目前国内的情况是大部分还是在处于模仿国外舞者的基本身体动作,舞蹈教练只负责教,学员只负责模仿,没有进行创新性动作教学,这常出现于广场舞和部分舞蹈健身俱乐部,也有少部分高等院校。不过有的地方的舞蹈教练快人一步,比如一些广场舞教练把身体行为融入了许多当地的民族歌舞的身体运动元素,一些健身俱乐部教练融入了许多健身性力量和速度的身体动作项目的结合,使上课富有挑战性,有利于激发学员的运动细胞,而一些高校舞蹈教师则进行全方位的教学,不仅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身体行为艺术元素,与西方本土的伦巴舞的身体动作实地考察,并进行糅合教学,是之在内在精髓不变的的原则下进行地方性生态文化嫁接组合[5],使之更符合中国内涵。

表4 国内伦巴舞与中国舞行为文化层分析一览表

2 国内伦巴舞文化和谐发展初探

伦巴舞文化是一项综合性体育艺术文化,对国内伦巴舞文化和谐发展进行初探研究,为未来国内拉丁舞,甚至体育舞蹈的生态和谐发展找到一条可行的康庄大道。

2.1 物质环境的建构

物质环境,主要是指与伦巴舞身体动作息息相关的一切物质文化,1)舞蹈用品,如舞蹈服装,装饰以及头饰,伦巴舞服装应该结合民族服装的色彩和设计理念,加入传统的中国元素,在颜色上可以根据实际表演场合和音乐而选择适当颜色。例如在设计理念上,男士服装融入中国龙的内涵理念,女士服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加入中国地方民族服装设计理念,使之更容易被当地民众认同,符合当地民众的审美观念;同时也更好的保护了当地的舞蹈生境,在妆饰上应该符合不同人群的审美情操,在民族地区,要把当地民族妆饰和现代审美妆饰融合创新,在表演比赛时,也要根据比赛要求进行适当装饰。头饰一般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场合环境进行创新选择。2)伦巴舞感情表现形式—舞蹈动作,在动作组合上,应该根据学员的实际年龄、接受程度、舞蹈基础等方面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一般对于初学者只学基本步伐,中层次的进行套路学习,高层次的进行双人、团体表演、比赛教学模式。3)舞蹈载体——舞蹈教师,舞蹈教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自己不仅是一位舞者,更是一位舞蹈传授者。因此,更应该加强自身的从师资格,不仅要懂得本行业的相关舞动技术动作,文化内涵,更要学习其他艺术门类的相关身体动作元素,还需懂得心理学、解剖学、教育学等一系列其他学科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文舞双全的综合素质人才。4)环境载体,是指舞蹈教室,舞蹈音乐、表演或比赛场地。对于舞蹈教室,笔者认为应该处于通风、向阳的地方,且装修在灯光、设计、以及其他环境布置上要有符合不同年龄层次的学者的心态要求;对于音乐而言,笔者认为,应该结合国内民族音乐,流行音乐,演绎伦巴中国风,使之更符合中国味道。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操。

2.2 社会心态的转变

社会心态主要是指社会思想观念影响下的社会心理意识。伦巴舞是外来体育舞蹈项目,前生是交谊舞,由于着装暴露,男女搭伴,建国初期,受传统思想束缚,往往被定义为风流人士的消遣之道,从事交谊舞行业的男女一直被主流社会给排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人们思想观念逐渐开放,一直处于非主流的交谊舞慢慢的被主流社会接受,这时,社会思想观念从以往的风流之舞慢慢的转变为大众化的体育舞蹈项目。因此,我们在认识伦巴舞时,应该摒弃传统思想束缚,认识到伦巴舞的身体动作文化价值内涵,对身体健康的益处,对艺术审美修养的韵度。

2.3 行为内涵的丰富

舞蹈行为主要是指舞蹈动作,行为是舞蹈基本单元,一套完美的舞蹈是由多个舞蹈行为而组成,每个舞蹈行为的也是附有一定的内涵意义的。伦巴舞是一种浪漫而抒情的舞蹈,时常演绎情侣爱情史诗,因此,国内伦巴舞在编舞时,应当考虑其舞蹈地方特性,其舞蹈行为应具有充分的戏剧性,舞蹈动作可借鉴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舞种的行为元素,使之融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元素,更符合中国人对舞蹈艺术的审美价值[6]。

2.4 制度管理的加强

伦巴舞属于体育舞蹈,国内体育舞蹈市场的运行机制处于官方和民间双运行机制状态,其机构设置,赛制管理等比较凌乱。就官方而言,有体育领域的体育总局,有艺术领域的文联;民间的各个体育舞蹈协会机构、国际标准舞联合会等更是琳琅满目。在举办大型赛事上更是缺乏科学规划,赛事管理凌乱。因此,在组织管理上,官方应将大型舞蹈赛事举办权通过竞标等方式交付给有能力承办的民间协会、联合会。政府在体育舞蹈大赛中只起到后勤作用和协助作用;并且,政府要大力支持协会举办赛事活动。在比赛的评分公平、公开、公正,应增加客观评分项目,减少主观评分分值,政府部门应当对各个舞蹈俱乐部、民间舞蹈协会、舞蹈联合会进行官方实名登记,规范其运行机制,使之成为政府引导,民间主导的惠民性、健身性体育运动项目。同时,体育舞蹈(国标舞)应当有两种说法,在官方管理上体育总局和文联应当并肩作战,共同挑起振兴国内伦巴舞的重任。

[1] 钟桂萍.现代伦巴舞发展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4(10).

[2] 赵国炳,谭广鑫.文化人类学的身体动作研究及其对体育人类学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4(4).

[3] 杨庭硕.生态人类学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4] 万 义,王 健,龙佩林,等.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与身体运动文化形成的文化生态学分析——东巴跳与达巴跳的田野调查报告[J].体育科学,2014(3).

[5] 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 丁玉兰.体育舞蹈的艺术审美情趣[J].体育文化导刊,2001(5).

猜你喜欢
伦巴舞蹈身体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机械舞者
舞蹈课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