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划艇运动员冬训小周期训练模式探析

2015-09-19 08:08缪豫辉
湖北体育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冬训皮划艇间歇

缪豫辉

由于我国皮划艇项目起步晚,对适合中国特色的皮划艇训练理论研究较少,我国长期以前苏联的“周期学说”为理论基础[1],以全年或半年作为基本阶段来安排训练周期,对阶段整体大板块训练内容研究较多,对阶段内不同训练组合研究相对较少。冬训作为一个重要的能力储备阶段,由于没有针对性的研究训练计划,导致我国皮划艇项目在冬训的效果上受到较大影响。从上世纪80年代起,国际体育界逐渐流行以“小周期训练”代替“年度周期训练”的基础结构单元方法,使训练计划制定得更周密、更细致、更合理。本文从皮划艇训练实践出发,探索以冬训为小周期的训练模式,为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皮划艇科学训练模式提供参考。

1 皮划艇采用小周期训练的目的

在以往的周期训练学说中,冬训属于准备期,在此期间综合安排“全面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训练,要求实现本周期向下一周期的推进,使体能水平上升一个台阶。多年来,我国许多皮划艇队采用大周期训练模式,冬训结束后力量素质有较大幅度提高,但技术训练收效甚微,致使专项成绩提高幅度不大,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重全面身体素质轻专项素质。在一般的冬训阶段,要把运动员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全面身体素质方面,然后再转到专项素质训练方面,运动员经过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素质训练,才生疏地开始练习专项技术,影响了实战训练,训练处于反复徘徊阶段。

2)专项素质发展不平衡。由于在过去大周期的模式中,冬训这个阶段经常以力量训练为主,以耐力训练为主的速度和无氧能力较少,致使专项耐力和专项无氧素质不能形成一个新的平衡,也就自然无法使运动成绩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训练学“短板”,即使力量和耐力水平发展再高,专项水平也无法提高。只有平衡发展各项素质,专项成绩才能不断提高。

3)运动员心理预期和训练效果不一致。在大周期训练理念指导下的冬训得不到平衡发展,专项水平得不到及时提高,使运动员情绪受影响。另外,冬训手段单调、转换少、训练枯燥,信息反馈较慢,运动员产生厌烦心理,畏惧训练。

鉴于上述不利因素,在本人训练教学过程中,冬训阶段在训练安排上尽量减少一般身体素质训练,扩大专项训练的比例,努力提高专项训练效果。在计划的安排上,结合皮划艇队不同个体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小周期、高强度的方法,每2周一个小周期,每个周期集中解决某个问题,使我队冬训专项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说明冬训小周期安排,不但可以提高专项成绩,而且还可以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兴趣。

2 冬训小周期训练原则和模式、手段

2.1 原则

训练要抓主要矛盾,手段必须是以围绕提高运动员专项力量、有氧、无氧能力和技术为主,采用合理的强度负荷和手段的搭配,经过系统训练,从而使专项成绩得到不断提高[2]。

2.2 训练模式

表1所示一周训练计划为训练模式举例。

表1 冬训阶段周训练计划(举例)

2.3 训练手段

2.3.1 大力量训练

对皮划艇运动员来说,力量特别是专项力量是运动员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3]。在其他素质不变的情况下,最大力量增加17.3%,船速提高3.8%。因此,力量训练,特别是大力量训练要常年抓。皮划艇是以腰部力量为主的运动项目,手臂对腰部用力起传导和支柱作用,因此,陆上大力量训练必须结合皮划艇用力特点进行。在力量设施比较简陋的情况下,我们采用了高翻训练,要求运动员双腿尽量减少用力,手臂放松,从而达到最大限度腰部用力的目的。重量为个人最大重量的80%-90%,次数为1-7次,完成5-8组,每小组间歇为3-5min。每大组间歇可进行3-4个辅助性小力量练习,形成一个小循环。每节课基本在50min内,每周安排1-2次。发展专项大力量还可采用测功仪,安排为(10s×6)×2-3 组,每小组间歇为 3-5min,每大组间歇为6-8min。

2.3.2 专项速度

水上训练:(50m×5)×2-3 组,强度为 90%-105%,每小组间歇为3-5min,每大组间歇为8-10min。

测功仪训练:(10s×5)×3-4 组,每组间歇与水上速度训练相同。

2.3.3 乳酸系统训练

水上训练:(250m×6)×2组,大组间歇 3-5min和小组间歇1-2min。

由于组与组之间的间歇不同,其训练目的也不同,间歇3-5min的练习,是要使体内的乳酸值达到最高,也称冲酸训练。而间歇1-2min的练习主要是提高肌肉的耐酸能力,也称耐酸训练,但两者都要用最大强度(极限强度)进行练习。

2.3.4 有氧强度

水上训练:500m×6-10组,1000m×4-6组,2000m×3-4组;强度为80%-90%,心率保持在170-180次/min。

测功仪训练:(2-5min×4-6 小组)×3-4 大组。

2.3.5 有氧耐力

水上训练:水上10km耐力划,60min定时划或45min×8km×2。

测功仪训练:(12×2-3组)×2-3组强度要求不低于70%-78%。

3 安排皮划艇小周期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3.1 小周期长度

小周期长度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长则3周,短则1周。为了安排方便,在冬训实践中,我们通常安排2周为一个小周期的训练方法。

3.2 强度训练课的安排

众所周知,高强度训练是提高成绩的必要手段,若掌握不妥,容易冲破适度范围,对于优秀运动员尤为重要[4]。在小周期训练中,训练节奏也常常成为波浪状,以主要训练手段构成“波峰”,有辅助性、调整性、恢复性手段措施以及必要的休息构成波浪的“波坡”和“波谷”。就皮划艇而言,“波峰”主要指专项力量和速度,所占的训练时间是短暂的,作用和效果是主要的。“波坡”和“波谷”在训练时间上是大量的,作用上是辅助性的,这里主要指有氧基本专项训练,它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波峰和波谷的配合,训练效果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随着专项训练强度的逐渐加大,波峰阶段的生理指标(如血尿素及血尿蛋白等)会暂时性在一定范围内出现波动,在“波坡”和“波谷”阶段,安静时的生理指标水平应争取保持正常恢复,有助于提高训练水平。

3.3 小周期的技术训练

技术应在高强度训练、比赛中得到完整的保持。因此,在冬训小周期训练中,没有专门的技术划,而是与速度与有氧相结合。我们在冬训中,始终将技术训练贯穿于每一节课,使专项成绩得到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两个冬训使用小周期训练安排,与以往大周期冬训计划安排相比较,在冬训中使用小周期训练的计划有以下优点:1)简化了训练程序,使训练目的更明确;2)对于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纠正、解决,使计划更符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3)强化了专项素质,提高了训练效率;4)由于专项成绩的不断提高,从而调动了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

小周期训练安排,是近几年训练工作上讨论比较多的热门话题,从皮划艇队在近两年的冬训中使用“小周期”的效果来看,对于优秀运动员只要训练手段搭配得当,结合本队实际训练情况和条件,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1] 张 清,孙汉超.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皮划艇[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 刘 宇.竞技能力的全面发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3]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 徐菊生.现代皮划艇运动[M].武汉:长江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冬训皮划艇间歇
重庆市党员冬训“十佳案例”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有惊无险皮划艇
透明划艇
管群间歇散热的土壤温度响应与恢复特性
中国划艇队2014年冬训运动负荷特征解析
舰载机飞行员开展海上皮划艇训练研究
2015中国大学生男足冬训赛暨第28届世界大夏会选拔赛
间歇精馏分离喹啉和异喹啉的模拟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