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院校专业竞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调查——以山西体育职业学院为例

2015-09-19 08:08赵俊杰
湖北体育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专任教师运动队学历

刘 阳,赵俊杰

有学者指出,“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这一概念的内涵主要是从运动员进入专业运动队到退役这段时间里所接受的文化教育,这一时期会涉及到两个阶段——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1]。但实际上,高职院校专业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在校学生中具有参加全运会比赛资格的专业竞技运动队的文化教育现状为研究对象。该校具有此资格的运动队有橄榄球队、高尔夫球队和少年女子足球队这3支队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高等体育职业院校文化教育方面的相关著作与学术期刊及学位论文,找到实效性更强的指标进行指标的筛选与问卷的设计。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结合山西体育职业学院橄榄球队、高尔夫运动队、青少年女子足球队3个专业竞技运动队的实际,向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橄榄球、高尔夫、女足运动员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得出定量结果。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员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2.1.1 运动员专任教师学历学位结构现状

教师是学院的主体,教师学历学位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专业运动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

表1 运动员专任教师学历学位结构情况表

图1 运动员专任教师学历学位结构现状

表1、图1可以看出,学院拥有专任教师10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人,硕士学位的58人(占专任教师数的56%),本科学历的44人(占专任教师数的42%)。专任教师学历分布主要以硕士和学士为主,可以满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需要。

2.1.2 运动员专任教师职称结构现状

作为教师结构的重要内容,合理的职称结构直接影响着运动队文化教育以及教师队伍整体作用的发挥。

图2 运动员专任教师职称结构现状

图2可以看出,该校运动员专任教师104人中有正教授1人(占 1%),副教授 25人(占 24%),讲师 57人(占55%),助教17人(16%),其它职称人员4人(占4%)。可以看出运动队教师职称比例以讲师最多,副教授其次,而教授比例仍是该院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

普遍认为合理的职称分布规律应该是讲师多于副教授,副教授多于教授,助讲较少。该院教师职称结构符合正态分布,并且有利于运动员的长期发展。不同阶段教师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推进运动员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发展。

2.2 运动员学历教育程度现状

由于专业竞技运动员训练的特殊性,会有一部分运动员在职业院校中取得对口大学的本科学历,这不仅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平台,而且可以使运动员在退役后有更宽的就业面,本次调查对象学历基本情况如表2。

表2 运动员学历情况一览表

表2可以看出,山西体育职业学院专业竞技运动员学历分布以大、中专为主,大专学生占总人数的47.9%,中专学生占到调查人数的39.7%。说明本次调查对象对于专科院校的专业竞技运动员文化学习是具有可信度的,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竞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现状也具有代表性。

2.3 运动员学习训练时间分布现状

学训矛盾一直以来都是限制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主要问题,由于专业竞技运动员需要进行大量的运动训练,他们不可能像一般学生那样保证常态化的文化课学习[1]。对职业运动队的学习时间进行调查,可以明确调查对象被安排文化学习的现状,调查结果如表3。

表3 运动员学习时间现状一览表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运动队伍每周用于学习的时间不同,学生运动员对于文化学习的愿望也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可以看出中专学生对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兴趣明显落后于大专学生。这与学生的年龄和对社会的认知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运动员在训练中更加关注自己的运动成绩,而对于文化课程多数只是兴趣,因为文化课程对于其未来的职业生涯所起的作用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

2.4 影响运动员文化学习的消极因素

对于运动员文化学习积极性产生的不良影响来源很多,消极因素会对运动员学习产生重要的负面影响[2]。针对高职体育院校学生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如表4。

表4 影响运动员学习的消极因素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影响高职体育学院专业竞技运动员文化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是其文化基础差 (占到91.8%),说明大多数运动员对于自身的文化基础有较理性的认识,这为深入开展文化课程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认为学习氛围差的学生运动员占到76.7%,这就需要在进行文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大教练员的影响比重,给学生运动员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也有不到一半的运动员认为学习时间不足是影响其学习的重要原因;只有少数学生认为教师水平和教育体制问题是其进行文化学习的消极因素,这给高职学院教学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3 结论与对策

3.1 强化教师学历建设

高职体育院校专任教师学历学位结构比较合理,能够符合国家要求。但高职体育院校也应高度重视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在制定出台相关政策的同时要制定老师学历的培养规划,对近、中、长期梯队进行培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更新认识观念。其次要将培养与引进结合起来,与其它优秀学院多交流,吸引新毕业的高学历人材加入到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教学中来。在此基础上注重社会宣传,积极营造运动员文化教育发展环境,从生源上做功课,优化文化教育基础环境。将教师培养逐步由学历教育转到岗位培训和知识结构更新上来。

3.2 优化教师职称结构

现有的教师职称结构较为合理,但需要加强不同阶段教师间的交流,使他们共同努力提升高职体育院校专业竞技运动员文化教学师资队伍力量。想要达到上述目的,需要积极组织各阶段教师参加国家、省内和校内针对学生运动员专任文化教师的各类培训和竞赛,不断提高专任教师业务素质,专业能力。此外需要实行严格的定期聘任制度,重视聘后管理和履职考核,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教学职责和教学要求。

3.3 提升学生运动员学历层次

研究结果显示,高职体育院校专业竞技运动员的学历由于受到所在院校的制约,其学历层次均以大、中专为主,但就目前的社会形式来看,这一学历层次不能够满足学生毕业后的发展,需要通过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实现其在学历上的提升,毕业后的职业学院竞技运动员不仅要依靠其竞技能力,而且需要其文化基础作为提升学历的重要推手。

3.4 合理安排学生运动员学训比例

研究发现高职体育院校专业运动员虽然身在院校,但其训练时间与运动队的训练时间很接近,这就给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教学带来了较大的不良影响。运动队的文化教学由于受到了教师来源、授课场地、训练任务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得不缩减,而院校运动员拥有充足的文化课教学资源,其文化教育不应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工作中需要通过监督、考核等方式对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时间进行保证,严格控制占用学习时间。

3.5 正确引导学生运动员排除不良情绪干扰

影响高职体育学院专业竞技运动员文化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是其文化基础差,其次是学习氛围差,第三是学习时间不足,第四是教师水平,第五是教育体制问题。运动员能够认识到文化基础差就能够在文化学习中积极地投入。体育主管部门应该设立较为完善的职业院校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培养体制,提升运动员学习氛围,合理安排学训时间,不断提升教师水平,使学生运动员在取得专业成绩的同时得到文化水平的提高,进而使学生运动员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增强其毕业后的社会核心竞争力。

[1] 虞重干,刘炜,匡淑平等.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体育科学,2008(7).

[2] 邵亚萍.我国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12(1).

[3] 陈轶艺,陈晓丹.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理念研究[J].科技视界,2014(4).

[4] 张莉清.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与法规发展历程[J].青少年体育,2014(2).

[5] 邹国忠,陈韶成.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与保障体系构建优化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3):95-99.

[6] 王冀宗.高校教师职称结构的合理牲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猜你喜欢
专任教师运动队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基于“教学过程”的高职专任教师绩效考核组织实施研究
内蒙古高校运动队培训机制研究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
知识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