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栽培技术要点

2015-09-30 05:47吕娜杨元超文永国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鸡腿菇栽培技术要点

吕娜 杨元超 文永国

摘要:鸡腿菇因为形状与鸡腿类似而得名,是鸡腿蘑的俗称,也有人称其为毛头鬼伞,是近年来人工开发的具有商业潜力的珍稀菌品,被誉为“菌中新秀”。鸡腿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口感极好,经常食用有助于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鸡腿菇;栽培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646.16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51

追溯鸡腿菇的栽培历史,中国于80年代人工栽培成功。由于鸡腿菇生长周期短,生物转化率较高,易于栽培,特别适合中国农村种植。近年来种植规模迅猛扩大,已成为伞菌目我国大面积栽培的食用菌之一。

鸡腿菇的子实体为中大型,群生,菇蕾期菌盖圆柱形,后期钟形。高7~20厘米,菌盖幼时近光滑,后有平伏的鳞片或表面有裂纹。幼嫩子实体的菌盖、菌肉、菌褶、菌柄均白色,菌柄粗达1~2.5厘米,上有菌环。菌盖由圆柱形向钟形伸展时菌褶开始变色,由浅褐色直至黑色,子实体也随之变软变黑,完全丧失食用价值。因此,栽培中采收必须适时,应在菌蓋保持圆柱形并边缘紧包着菌柄,无肉眼可见的菌环的柱形期及时采收。

掌握鸡腿菇关键栽培技术要点,是保证鸡腿菇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所在,从优良菌株的选择,到原料配方,到培养料发酵、到播种与发酵培养、到脱袋覆土、再到出菇管理,最后再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鸡腿菇的产量及质量。笔者主从这7个方面介绍和总结了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仅供广大读者借鉴参考,希望可以对鸡腿菇栽培提供一定的参考。

1选用优良菌株

在选择菌株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栽培的季节以及栽培条件,选择不同温型的优良菌株,但是所选择的优质菌株都需具备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等特性。

2原料配方

鸡腿菇主要是通过分解利用农作物秸秆、粪草、壳皮以及其他食用菌的产后肥料等来提供自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在实际的鸡腿菇种植过程中,可以依据实际的生产条件选择适宜的栽培配方。以下配方仅供参考,配方中培养料含水量大约在65%,pH值在7.5~8。

A配方:78%的稻草(麦草)、3%的麦麸、15%的棉籽壳、2%的生石灰,剩余为石膏;B配方:棉籽壳作为主成分占90%,1%的豆饼粉、5%的麸皮,过磷酸钙占1%,石膏粉占1%,生石灰占2%;C配方:玉米芯与豆桔各占45%,麸皮占6%,生石灰占2%,过磷酸钙与石膏粉各占1%;D配方:废菌糠与棉籽壳各占45%,麦麸占8%,钙镁磷肥2%。

3培养料发酵

培养料发酵第一步是要将栽培料摊开后,洒上生石灰与石膏的混合液,然后将栽培料进行搅拌,在搅拌均匀后,将栽培料堆放成长不限、高1米、宽1.5米的堆,在堆上每隔50公分左右纵向打直径约为8公分的通气孔,在整个栽培料上覆盖塑料薄膜或是草帘,四周注意压实,进行堆积发酵。经过两天的发酵,栽培料中心温度达到60℃时,再继续保持24小时后翻堆,翻堆需翻透,然后再重复打孔与覆盖薄膜或者是草帘的工作,在温度达到60℃时,重复上述操作,如此3次左右,栽培料中就有大量的放线菌菌丝形成,就可以停止发酵。将料放凉,直至温度下降到30℃以上,在此期间温度不得超过60℃,且高温持续时间不宜过长。

4播种与发菌培养

袋式栽培所选用的聚乙烯袋子规格为40×26×0.02厘米。将菌种掰成大枣大小,依据三层菌种两层料对栽培料进行装袋接种,接种量约为10%~15%,在每层菌种处用消毒后的大头针环打大约8~12个孔。

将处理好的菌袋放在培养室发菌。温度在20~26℃,湿度在80%,闭光。三天内不通风,保持湿度,三天后每天早晚各通风一次,之后逐渐增加通风次数。

5脱袋覆土

将长满菌丝的菌袋脱去薄膜,摆放在菇场内,菌筒相距2~3厘米,空隙用覆土填平,再在菌袋上覆盖2~5厘米的薄土,覆盖后浇一次重水,覆盖薄膜后保温保湿。在三天后揭开薄膜进行通风,每天1~2次,同时保持适当的湿度,增加散射光。一般在覆土10~20天后,菌丝就会布满,进入出菇期。

6出菇管理

在菌蕾出现后,及时将薄膜揭去,调控好温度、水分、湿度、光照度等。进入生长期后主要是降温,出菇温度在16℃~18℃。在出菇后保持85%~90%的湿度。每天进行数次通风。保持充足光照,光强度保持300-900Lx。

7病虫害防治

鸡腿菇的病虫害防治是保证鸡腿菇质量和产量的关键,防治鸡腿菇病虫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农业防治;二是物理防治;三是生态防治;四是药剂防治。

7.1农业防治

首先选择高抗多抗的菌种,定期在菇房内对工具等消毒灭菌,废弃料需远离菇房。另外,原料保持新鲜,高温发酵。在适宜的环境下培养,再用防虫网将防风口封闭。

7.2物理防治

利用电光灯、粘虫板对各虫类进行诱杀。

7.3生态防治

为保证鸡腿菇正常地生长,在鸡腿菇生长发育的各个环节,需要调节好温度、水分、湿度、光照度等。

7.4药剂防治

防治绿霉的方法是将发病菌棒带至室外进行深埋,并在染病区及其周边区域洒上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在病害严重的情况下可结束生产。防治菌蝇等的方法为1.8%阿维菌素1800~2500倍液或者是斑潜灵2000~2500倍液进行喷雾。

8结语

鸡腿菇无公害种植技术的推广能够提高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宝川,等.鸡腿菇无公害生产技术[J].中国食用菌,2005,24(6):31.

[2]王志军,王月娥,王凤涛.鸡腿菇出菇期常见病害及其防控[J].浙江食用菌,2008,(03).

作者简介:吕娜,本科学历,汪清县特产局,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食用菌、中药材栽培与推广;杨元超,硕士,汪清县特产局,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食用菌、中药材栽培与推广;文永国,本科学历,汪清县特产局,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食用菌、中药材栽培与推广。

猜你喜欢
鸡腿菇栽培技术要点
“三根”学习要点
健康烹调的要点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鸡腿菇菜谱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2015年报道要点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