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清代翡翠雕龙玉带钩

2015-10-14 03:28郭琳
文教资料 2015年30期
关键词:龙首玉带翡翠

郭琳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一件清代翡翠雕龙玉带钩

郭琳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710000)

带钩是中国古人用来束腰之用,相当于今天的皮带扣。其用料十分丰富,有金、银、铜、铁、玉、翡翠等,但最为珍贵的仍属玉带钩。在北京首都博物馆里珍藏着一件翡翠雕龙玉带钩,其造型优美、玲珑奇巧,颇具神韵,是清代晚期玉器制造业的后起之秀。

清代翡翠玉带钩

带钩这一物件,早在战国和汉代的相关文献中就有记载,如《庄子胠箧》:“窃钩者诛,窃国者侯。”①《泰族训》:“带不厌新,钩不厌旧。”②可见在中国古代带钩就已经非常普遍了。历经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到清代,中国的玉器制造业在逐渐地成熟与完善。这件翡翠雕龙玉带钩无论从用料、造型还是纹饰来看,都有其别具一格的风采,代表着清代晚期玉器制造业的水平。

翡翠雕龙玉带钩清

1.材质

这件带钩由一整块翡翠玉石雕琢而成,长13厘米,宽2厘米,是清代翡翠制造的精品,且其翡翠质地绝佳,翠绿莹润。翡翠自在中国历史上盛行开来,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以致有人将其誉为“玉石之皇”。它也常常被称为硬玉,其名源于1863年一个法国矿物学家——德莫尔,他对当时我们中国人所喜爱的玉器作了一番详细研究之后,结果发现有两个品种,一种主要由透闪石和阳起石组成,他称之为Nephrite,另一种由当时还不清楚的辉类矿物组成,他把它命名为Jadeite。后来日本人在翻译这两个词时,根据两者在硬度上的差别,把硬度较低的前者译为“软玉”,硬度稍大的后者,则译为“硬玉”。迄今为止,我国境内还未发现有翡翠的矿产地,已知的翡翠来自于境外的缅甸。那么,关于翡翠究竟于何时开始进入中国?根据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有多种不同的观点,例如在《武林旧事》中说:“太上宣索翡翠鹦鹉杯……”此是宣和年间关于翡翠的记载,但其所记载究竟是否就是我们今天所指的翡翠,由于没有相关的实物进行考证,因此翡翠究竟于何时传入中国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可以肯定,清代以后,尤其是清乾隆时期,从缅甸进贡来的翡翠开始风靡于皇宫。皇帝、皇后及后宫妃子所用的筷子、碗、盆等日用品,以及大臣的朝珠、翎管、扳指等大都由翡翠制成。而且到乾隆晚期翡翠已经在民间盛行开来,其受喜爱程度及其价值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玉干皇,强明以玉耳。今则以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之上矣,盖相距五六十年,物价不同已如此,况隔越数百年乎③。

从这里可以看出,翡翠备受人们喜欢和追捧,导致其价格上扬。

到清代晚期,翡翠价值依然不减,尤其备受慈禧太后的喜欢,这可以从慈禧墓出土的大量翡翠制品可以看出,如著名的翡翠西瓜、翡翠白菜等。这件翡翠雕龙玉带钩最初的主人正是慈禧太后。

从上文可以看出,在翡翠大量出现以前,中国古代的玉带钩主要由软玉制成,尤其是指和田玉,包括白玉、青玉、黄玉等。如西汉青玉鹅形带钩、六朝的白玉凤鸟形带钩等。

常见的翡翠按其原色来分,主要有绿色、红色、黄色、白色、黑色等,而以绿色最为普遍也备受人们喜爱。评价翡翠制品的优劣,颜色常常是人们考虑的主要因素。这件翡翠雕龙玉带钩,整体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白色、上部为绿色,色不是太均匀,但是根据白色和绿色所占的比例,工匠巧妙地将白色作底,绿色的地方则雕出一只神采飞扬的龙的形象,使得整件物品显得更生动、俏皮,而且上部绿色部分色调纯正、艳绿、饱和度高。在浓度方面,一般认为愈浓愈好,但太过浓,颜色则会变暗变深。这件带钩有一定的浓度,但又不至于太暗,清脆透亮,给人一种明朗的感觉。从透明度来说,透明度好,会让人觉得翡翠格外水灵晶莹、玲珑可爱,以致有人认为透明度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一些颜色虽然很绿但不透明的所谓“有色无种”的翡翠,常被人视为翡翠的中下品。现在人们将透明度分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5个等级。这件带钩整体介于透明和半透明之间,主要可能是受到其“浓”的颜色的影响。

这件带钩除了用到翡翠这一材质外,在其头部还镶有一块藕荷色的碧玺石,这也是一种极为珍贵的宝石,物理名称为电气石。其颜色多种多样,如绿色、蔚蓝、紫色、无色等。此块碧玺石色泽鲜亮,圆润光滑,与翡翠的绿色相配,更显相得益彰,一派和谐之美,同时也显示出皇家的大气之美。

2.造型

从造型来看,带钩由钩首、钩体、钩钮三个部分组成,器型成龙首回顾状。根据王仁湘先生的观点,它将中国古代的带钩分为五种造型,分别是:方牌型带钩、方体型带钩、曲棒型带钩、琵琶型带钩、异型带钩④。这件翡翠雕龙玉带钩应属琵琶型带钩。钩首是一只神采飞扬的翠龙的形象,宽额阔嘴,眼睛突出,双角后弯,体现了制玉工匠的巧思。这种龙的思想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只是当时由于制玉技术还不是很发达,龙首只见其轮廓,而且当时除龙首外,还流行禽鸟形带钩,到了元明清三代,龙首带钩才成为主流。钩面上采用浮雕与透雕的方法雕有一小螭爬行,螭头短小,面对龙首。在东汉时期,螭纹带钩也较多见,但与明清时期有很大的差别,主要呈现浅浮雕蟠螭纹,宋代带钩也大多带有汉代遗风,元代整个螭身开始贴钩面,明代蟠螭开始立于钩面,清代更加拉大了蟠螭与钩面的距离,使其更显腾空之势。同时蟠螭与龙首的距离也逐渐拉近。钩钮成圆形。这件翡翠雕龙玉带钩正是清代的典型代表。整件带钩龙首与蟠螭比例恰当,线条刚柔相济,清晰流畅,具有一种文化内涵,有人将这种造型成为“苍龙教子”。传说,螭是龙的九子之一,龙首与螭首相对,体现了大龙对小龙的谆谆教诲,亦表达了儒家文化中长幼有序,大小有别,融洽共处的含义。

通过与清代早中期的玉带钩相比,这件带钩有一明显不同之处在于它的龙首并未高昂,而是平视前方,和钩体的距离很近。而且钩首与螭首距离很近,做工精细,装饰精美。这可能是因为清代晚期,带钩的实用性功能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充当贵族阶级的玩物或者装饰之用。

3.功能

正如前文所述,带钩之作用相当于今天的皮带扣,主要与革带配合所用。通常有两种用法:其一,将钩钮嵌入革带的一端,钩首挂在革的另一端的孔中;其二,在革带上先置一环,钩首挂在环上,为“环钩法”⑤。除了作为束腰之用,带钩也可配带器物所用,在一些古代墓葬中可以发现带钩与铜镜、铜印等共存的现象。

但这件翡翠雕龙玉带钩已经失去了它的实用性,主要用于贵族把玩和欣赏。其主要原因是自东汉以后,带扣已流行,较之带钩,更方便且耐用。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服饰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民族大融合时期,胡服开始在中原地区流行开来,其特点是圆领、紧身、开叉,致使带钩的用量越来越少。到清代男子多为长袍马褂,不再需要带钩,偶有用之,也以带扣代替。而且这一时期的带钩往往造型优美,技艺高超,这也表示带钩由实用性转向了观赏性。

4.带钩的主人

这件带钩用料上乘、雕工精美,上面的图案为龙翔,这表明它的等级很高,据此也可以推断它的主人也应该是清朝的达官显贵。前文也提到过它最初的主人是慈禧太后,那么真正主人究竟是谁?在首都博物馆档案中有这样的记载:“翡翠雕龙玉带钩出自北京朝阳区高泽店的荣禄墓,这座大墓挖掘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此可知其现任主人应该是清末有名的大臣荣禄,是清朝权倾朝野的重臣之一。而荣禄墓中大部分的珍品出自清宫,是宫廷御赐的珍品,这件翡翠雕龙玉带钩就是慈禧太后对他的赏赐。慈禧太后为何要赏赐荣禄或许不得不提那段流传于坊间的传说故事:慈禧在没有被选入宫成为咸丰妃嫔时,和荣禄是一对恩爱的恋人,当时荣禄已经有了妻子,后来因为慈禧被选入宫的特殊关系,就和荣禄断了那段曾经的感情。此后咸丰皇帝死后,历经同治皇帝时便又和荣禄有了关系,荣禄依靠和慈禧的关系一路高升。而慈禧对翡翠又特别地钟爱,把品质好的翡翠尊称“皇家玉”,使翡翠身价百倍,名声大噪。因此在荣禄六十大寿时,将这件翡翠雕龙玉带钩赐予他。传说故事不可当真,但人们对于美好而珍贵的事物总喜欢赋予它一些故事,衬托它的珍贵。

这件带钩经历两位清末大人物之手,可见其价值所在。

我国出土和传世的古玉器中,带钩是常见的器型。其形式各异,造型别致、雕琢精细,令人赞叹不已。而翡翠作为中国玉器文化的组成部分,虽仅有短暂的数百年历史,其辉煌却足以另其他玉石欣羡。带钩与翡翠的完美结合,形成了这件翡翠雕龙玉带钩。通过对清代的这件翡翠雕龙带钩材质、造型及功能的简单介绍,可知我国古代玉带钩材质众多、功能多样、造型丰富,中国古代玉器制造业,历经千年历史变迁,到清末达到最后一个高峰,带钩见证了我国古代玉器制造业的发展。

注释:

①季景书.庄子[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89.

②[西汉]刘安撰.淮南鸿烈解(卷十七)[M].

③[清]纪昀撰.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254.

④王仁湘.玉带钩散论[J].四川文物,2006(5):61-64.

⑤王仁湘.古代带钩用途考实[J].文物,1982(10):77-78.

[1]穆朝娜.一件青白玉龙首螭纹带钩的解析[J].文物春秋,2011(3).

[2]王仁湘.玉带钩散论[J].四川文物,2006(5).

[3]何先红.清代带钩鉴赏[J].文物鉴定与欣赏,2010(11).

[4]杨玉彬.玉带钩的演变及特征[J].收藏界,2007(6).

[5]杨伯达.杨伯达说玉器[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149.

[6]张庆鳞.玉鉴赏与收藏[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08-109.

猜你喜欢
龙首玉带翡翠
关于玉带饰的两点认识
美育之窗
翡翠湖
家乡的玉带
一只翡翠手镯
游翡翠湾
家乡的玉带河
翡翠玉坠(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