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中善良的表达

2015-10-14 01:04刘俊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亨伯纳博科洛丽塔

刘俊杰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466001)

《洛丽塔》是一本美国当代的文学经典巨作。这部小说于1955年问世,至今一直都吸引了很多评论家的关注。然而,如果我们仔细总结一下这些评论就会发现,这些评论的内容几乎都忽略了关于这本书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内容,那就是关于这本书所要阐述的道德问题。不得不承认,《洛丽塔》几乎可以使它的所有读者都改变自己的道德立场,文中在道德上本该受到谴责的男主人公,却没有引起读者的谴责,但是这种效果恰恰是作者想要看到的。本文就这一点,进行一些详细的论述。

《洛丽塔》是以主人公的回忆录形式展开的,主人公亨伯特出生于巴黎,在其年幼时,母亲就去世了,于是,亨伯特母亲的姐姐就一直抚养亨伯特,直到其长大成人。在亨伯特13 岁的时候,他遇见了他人生中的初恋,年幼的小伙伴安娜贝尔,但是,非常不幸,安娜贝尔在不久之后就去世了。由于他的这段经历,使亨伯特最后选择了一位波兰女子作为自己的妻子。这位女子是一位具有孩子气的女子,但是最后的结果并不好,这不是一段成功的婚姻。在这段婚姻之后,亨伯特去了美国,并且继续了之前他叔叔的香水生意。但是,之前的经历一直盘旋在亨伯特的内心中,并且使他难以释怀。最终,他由于难以照顾好自己而住进了医院。

出院之后,他就去了新英格兰的一个小镇里定居,这时他已年近中年。在这里,他爱上了自己房东的女儿,12 岁的洛丽塔,为了有机会接近她,最终他娶了洛丽塔的母亲[1]。然而,之后,亨伯特的日记被其妻子发现,他的妻子想要写信揭发亨伯特的恶行,但在途中出车祸身亡。之后,亨伯特带着洛丽塔开始在美国进行长途旅行,并在一家旅馆中同其发生了性关系。这次的经历使亨伯特发现洛丽塔已不是处女,并且熟知男女之事,但是,这样自己反而更加受洛丽塔的诱惑。在这之后,亨伯特就把洛丽塔囚禁起来了,亨伯特把洛丽塔安排在东部的一个学校里学习,并想在此安置成家。洛丽塔逐渐地喜欢上了学校的生活,并且参加了学校的话剧活动。在不久之后,洛丽塔受到话剧团编导克莱尔的诱惑。此时,亨伯特有所察觉,于是,就带着洛丽塔又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但是这一次,在旅行途中,洛丽塔失踪了,亨伯特一直不懈地进行寻找。在两年之后,亨伯特收到了洛丽塔的来信,并且知道了当年是奎尔迪带走了洛丽塔,而此时的洛丽塔已经和别人结婚了,并且怀有身孕,但是生活得非常拮据。亨伯特终于见到了洛丽塔,并且找到奎尔迪,同其进行了一场决斗。在这场决斗中,亨伯特杀死了奎尔迪,在监狱中,亨伯特写了一本回忆录,以纪念他的洛丽塔。

作者纳博科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流浪者,虽然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俄罗斯家庭里。在20 世纪20年代末,纳博科夫开始进行了他的流亡时代。在他的很多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流亡味道。

纳博科夫是一个纯粹的存在主义作家,在他出生的那一年,正好是存在主义鼻祖尼采去世的前一年。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存在主义盛行的时期。存在主义哲学同时又被称为是危机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充分表达了资本主义的危机意识[2]。

《洛丽塔》这部作品,比起一些粗俗的色情作品又有不同之处,这部作品对于社会伦理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具有非常大的破坏力。根据作者的回忆,在其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曾经有过几次弃稿的冲动。是他的妻子一直劝阻他,最终使这部作品问世。可以见得,作者对这部作品对社会的影响是有感受的,也是有着自己的良知和责任在里面的,但是,最终这部作品还是问世了。

《洛丽塔》无疑是一部美国当代的经典文学作品。但是,我们通过观察人们对其评论的内容不难总结一个这样的结论出现,大部分人对《洛丽塔》的评论都没有涉及到其道德层面的内容,而尽是把目光停留在审美层面。《洛丽塔》有着一种不为人知的力量,使得读者不知不觉就改变了自己的道德立场,甚至会同情书中摧残幼女的男主角。这种让读者放弃自己道德立场的效果,正是纳博科夫想要看到的。

阿尔弗雷德说过:《洛丽塔》这部作品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作者在不知不觉中使我们放弃了自己的道德标准,反而和亨伯特站在了一边。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看不清男主角的丑恶嘴脸,而最后甚至会对其报以同情,因为,在本书中,作者在其头顶放了两个掩人耳目的光环,那就是:爱和艺术。

毫无疑问,爱,是人类最崇高的一种感情。亨伯特在对洛丽塔的感情中,就把自己那丑恶的欲望之感,披上了一层爱的圣衣。亨伯特自己一直觉得,他对洛丽塔的痴迷是由于少年时代初恋情人的去世造成的。正因为此,他的恶行反而被掩盖了,成为了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情圣。

但事实是,不管亨伯特是不是疯狂地爱着洛丽塔,他的罪行都不该被原谅。他为了自己的欲望,在洛丽塔失去母亲之后,利用了她在这种无助局面的情况,对其进行威胁,并最终对其进行长期占有、蹂躏。

首先,在叙述中,亨伯特作为一个自我经验充足的人来说,采取了大量的剪接手法。通过这样的手法,他把对自己不利的部分进行了任意的剪接,每当他需要逃避责任的时候,他就会用“无法用语言形容”这一句话带过;而当洛丽塔和他争吵,对他的行为进行控诉的时候,他就会将洛丽塔的控诉总结为是“愤怒的宏篇大论”,并且会对洛丽塔的语言进行重新拼接,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觉得洛丽塔被拼接后的话语非常的滑稽可笑[3]。通过这样的形式,亨伯特剥夺了洛丽塔控诉的权利,并掩饰了自己的罪行。

其次,亨伯特还是一个误读的好手,他利用自己是叙述者的便利身份,将自己的很多的主观臆断加进了客观事实中,按照他的理解,洛丽塔是一个天生的妖女,很会诱惑各种男性。当亨伯特第一次强暴了洛丽塔之后,他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掩饰,他指出自己并不是第一个和她发生关系的男子,而且他的论述也起到了相应的效果,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洛丽塔失去童贞这件事和亨伯特强行占有她并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但是,有些地方依然是值得读者注意的,在亨伯特为自己进行掩饰的过程中,他依然揭示了部分实情,比如说“我们漫长的旅程……回头望望,对我们而言不过是一堆翻得破破烂烂的地图,折角残损的书,废旧的轮胎,和她在夜晚的抽泣——这个夜晚——每个夜晚——每当我假装睡着的时候”。这种交替性的经验自我以及叙述自我的出现,其实是一种给读者重新审视的机会,读者可以通过这种有些前后矛盾的叙述中,来看到被隐藏的真相。

然而,在本书中,亨伯特叙述自我的部分是非常有限的,这种手法的本质就在于误导读者。在某些时刻,亨伯特还是流露出了忏悔的情绪,但是,这种忏悔并不长久,也不彻底。亨伯特的忏悔更像是他在向陪审团进行倾诉,为了博取读者的同情,他把自己的种种恶行都进行了美化。

《洛丽塔》这部小说通过多重叙述视角,圈定了不同层次的读者,这种创作形式,成功地控制了读者的内心反应。《洛丽塔》中既包含了亨伯特的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在其大量的经验自我的内容中,只是穿插着一两句叙述自我的内容。亨伯特在向别人描述他和洛丽塔的经历的时候,着重的避免了他本身犯的罪行,然而,亨伯特的这一双重身份的不断切换,却成功地迷惑了读者,使得读者都忽略了这样一件实事:亨伯特是一位带有主观性的解读者,他的论述多部分都是不可靠的。

在《洛丽塔》中,还有一位虚构的读者人物,就是心理学家约翰,一般的作品,序言都是由一位真实的作者来写的,但是这部作品却选择了一位虚构的人物来写序言,并且在序言中,这位作者并没有提及任何亨伯特对洛丽塔的伤害,只是说到,亨伯特是一位心理疾病患者。他相信在《洛丽塔》中,亨伯特最后是真心悔过的,并且还进行了一番总结:《洛丽塔》应该让我们——家长、社会工作者、从事教育的人——提高警惕,加强重视,创造出更安全的社会,培养出更好的一代人[4]。面对这一极其勉强的解读,读者都会产生排斥的情绪。其实,在这里,作者通过塑造约翰这一形象,只是将他作为一些迂腐的道德学家以及心理学家的一个代表。纳博科夫是希望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来对这类人进行嘲讽。

[1]汪小玲.论《洛丽塔》中亨伯特的矛盾叙事话语及洛丽塔的隐性叙事[J].外语研究,2011,(6).

[2]郭卫民.同样的景观为何《洛丽塔》这边独好——《洛丽塔》与《上海宝贝》之叙事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3]郭欣宇.《洛丽塔》的元小说特征[J].学术交流,2011,(3).

[4]封小林.论《洛丽塔》中的对话模式[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亨伯纳博科洛丽塔
83岁的芭芭拉·亨伯特的梦想
The dream of 83yearoldBarbara Humbert83岁的芭芭拉·亨伯特的梦想
亨伯特的创伤自我
——《洛丽塔》的叙事心理学解读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纳博科夫:归去来兮松菊犹在
《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国内首次结集出版
迷失的美国丽人
——《洛丽塔》的成长小说解读
在选择中亲历死亡
——论《洛丽塔》中亨伯特的自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