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2015-10-21 18:53戴燕玲邹静
法制与经济·上旬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认同度核心价值观

戴燕玲 邹静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方向。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笔者以高职医学院校学生为受访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客观数据了解高职医学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晓和认同情况,以提升教育效果。

[关键词]高职医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度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導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司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为了掌握高职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从而有的放矢地针对高职医学生的特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工作,笔者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主要内容设计调查司卷,在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随机进行了司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问卷设计及统计方法

(一)问卷设计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结构进行司卷设计,从而考量受访对象在“知、情、意、行”四个层度的践行状况。本次调查司卷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为受访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政治面貌等基本信息,旨在找出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受访者之间的差异度;第二部分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的认同度调查,意为科学评估受访者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基本理念的“知、情、意、行”状态;第三部分为对美好社会的发展目标的认同度调查,旨在科学评估受访者对“平等、自由、公正、法治”四个基本理念的“知、情、意、行”状态;第四部分为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认同度调查,旨在科学评估受访者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基本理念的“知、情、意、行”状态。

(二)统计方法

本次调查的受访对象来自于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共发放司卷220份,回收有效司卷200份,有效率91%。调查采用描述统计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借助社会统计软件(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 for Windows 13.0)对数据进行处理,保证了调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二、结果

(一)受访者基本情况

本次受访者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和大二的学生,性别构成上,男女比例分别为23%和77%;在年级构成上,大一与大二所占比例分别是42%和58%;在政治面貌上,党员2%、预备党员1%、入党积极分子7%、团员83%、群众7%0由此可见,本次调查受访对象男女符合高职医学院校男女比例状态,年级结构合理,政治面貌比例恰当,整个受访样本采集符合科学调查方法,能够较为全面而客观地反映广西高职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

(二)高职医学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的认同度

就认知层面而言,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有82.3%的受访者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内容有了相当程度的认知,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的受访者表示“深入了解”;57%的受访者表示“了解”;有42%的受访者则表示“不了解”。对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市场作出的全新定位,仅37.3%的受访者清楚知道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就情感层面而言,对于关平国家建设目标的社会热点司题,诸如环境污染司题、个别党员干部贪污腐败司题等,多数(超过85%受访者表示了强烈的愤怒和担忧,其中有23.3%的受访医学生还表示要理性看待和分析。

就意志层面而言,对于环境污染司题这一关平和谐发展的社会司题,64.7%受访者认为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发展模式不科学、监管力度不够、政策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并表示相信国家和政府在积极调整政策之后,环境司题一定会得到有效改善并最终得以解决。有35.3%的受访者表示出了悲观情绪,认为“环境恶化都是贪官为了换取经济利益和政治资本所造成”。对于贪腐司题,78.8%的受访者认为“腐败在社会中普遍存在”,且同时表示对此种现象很是失望。21.2%的受访者认为对贪腐现象应当辩证分析,更应理智看到国家在反腐斗争工作中的重大成效,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

就行为层面而言,27.5%的受访者表示“国家建设的责任在每个国民身上,自己将会身体力行让其最终实现”;34.6%的受访者表示“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并不太紧密,个人力量很微小,做什么对国家意义都不大”;37.9%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三)高职医学生对美好社会发展目标的认同度

就认知层面而言,对于美好社会发展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有79.7%的受访者表明对于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理念已有了初步的认知。

就情感层面而言,超过86%的受访者对关平社会发展目标的热点司题,诸如“潜规则”司题、收入分配公平司题、法治建设司题等,表现极高的关注度,并普遍对影响社会发展的现象表示出强烈的愤怒和隐忧情感。

就意志层面而言,超过53.2%的受访者认为“社会不公平现象等现象仅是在社会一些领域存在,并不代表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并能够理智看待和分析“潜规则”现象、贫富收入差距司题和法治亟待健全问题,并且坚信通过不断改革,司题必将最终得以解决。有11.4%的受访者表现出了消极的状态,认为“潜规则是社会趋势,自己有条件也会走这一步”、“贫富差距不可调和”、“法治不健全司题很难改善”等。

就行为层面而言,超过6成的受访者认为“美好社会发展目标”需要通过自身奋斗方可实现,明白大学生肩负的社会使命。当然,也有将近l成的受访者对上述观点持保留态度。

(四)高职医学生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认同度

就认知层面而言,88.4%的受访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给出了正确的回答。

就情感层面而言,爱国主义情感获得了绝大多数受访者的强烈认同(93.4%);其次是敬业(83.4%);再者是友善(82.3%);最后是诚信(78.9%)。

就意志层面而言,有79%的受访对象表示“身为一个中国人感到非常自豪”;同时,有72%的受访者明白“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并不矛盾,但在出现矛盾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利益”。调查中,72%的受访者清楚“改革创新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61.3%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应当明白“干一行,爱一行”的深刻道理,培养职业道德,敬业精神。57.3%的受访学生能够明白“与人为善,与己为善”的辩证关系。43.6%的受访者认为“诚信失范现象只是社会的个例和小概率事件”。

就行为层面而言,56.7%的受访学生人为“道德缺失司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全社会合理改进,当然也包括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和践行”。

三、讨论

(一)高职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牲分析

高职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

1.从认知层面看,高职医学生的认知展现出了普遍了解但欠缺理论性和系统性的特征。

高职医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的认知均已达到了知晓、了解的程度。绝大多数的受访者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均给出了正确的选择,在概念上鲜有混淆。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深层次、难分辨的司题显示出了理论缺乏、知识系统性不足的特点。

2.從情感层面看,高职医学生的情感态度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向但欠缺理性。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出的三个倡导的具体内容,调查显示,高职医学生在情感态度上均表现出了极高的认可和支持。但在对一些具体的社会热点司题的情感表达方面更多的是朴素的感性表现,缺乏理性的情感表达。

3.从意志层面看,高职医学生的意志状态尚不稳定。

意志和信念是认知和情感的合金,能够达到固本培元的重要作用。同时,意志和信念也是行为养成的重要保证和基本推动力,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面对困难和障碍,半数左右的学生能够理性看待并意志表现积极,但也存在着消极思想,意志状态尚不稳定。

4.从行为层面看,高职医学生践行力度不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关键点必须是落在行动上,但根据调查司卷显示,目前高职医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力度是有待提高的,并未形成自觉自动的行为习惯。

(二)提高高职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路径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指出:受教育者思想品格形成的一般过程必须经历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环节的均衡发展。

1.注重理论教育提升认知程度。认知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起点和基础,是认同情感与坚定意志形成的根据。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是不可能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注重理论教育,是提升高职医学生认知程度的有效途径。注重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社会意识必须灌输”原理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在学生思维中自发产生,只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去理解和掌握。因而,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高职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三个倡导”具体内容的深刻涵义,了解其提出的背景,理论渊源以及重大意义,让学生能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营造有利环境塑造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是观念形成的强化剂,能够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坚定意志,进而积极践行。环境对情感具有极强的感染作用,能让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进而产生情感认同。高职医学院校应从高职与医学两大特点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二者有机结合,营造有利的教育环境,从抓好校风、教风与学风建设入手。校风代表着学校教育的原则、风气和习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风建设紧密结合,让办学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核心价值观教育全局具有感染熏陶、推动促进和调节约束作用,影响核心价值观教育全局的巨大精神力量。教风指教师风范,是教师整体素质的综合体现,具体表现在师道德素养与专业素养上。教风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师的道德、作风、才学、治教等各个方面工作,使教师成为医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导师和楷模。学风指学习的态度和风尚,高职医学院校在进行学风建设时,应当充分考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将其融入医学专业的学习过程当中,从而创设优良的学风,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抵达成功的彼岸。

3.盘活教学资源强化意志信念。意志和信念是行为养成的重要保证和基本推动力,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指出:没有意志信念就不会产生行为,即使产生了行为,该行为也不会持久,更不可能产生稳定的道德品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关键在于意志与信念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志与信念的培养与强化必须通过多端教育,将多方教学资源统合利用,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够实现。这是由于意志与信念的反复性决定的,当各方面条件呈现有利情况下,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志与信念将会朝着正方向发展,表现出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状态;但当某方面条件出现不利因素,诸如:受教育对象本身理论素养不足、外部环境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观念出现等,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志与信念也极有可能会朝着反方向发展,甚至完全丧失意志与信念。因而,盘活教育教学资源,包括创设贴近“核心价值观”主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内容,创设相关教育环境,利用高职医学生自身特点,因势利导,夯实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志与信念,及时消除消极因素影响,教育医学生能够拨开迷雾,看清真相,进而更加坚定意志与信念。

4.创造实践机会推动行为养成。行为养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只有认知、情感和意志,但没有行动,教育就失去了意义。只有将认知外化为行为,才能凝结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是一种无须意志努力,无须监督的自觉表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了受教育者内心积极需要的义务行为。所谓“知行统一”就是要求高职医学生达到行为习惯的阶段。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行为实践,实践能够验证和加深认知、陶冶情操、锻炼和巩固意志,更能养成行为习惯。高职医学院校应当利用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在内的各个教育环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创造实践机会,诸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核内容纳入到专业技能实践环节中,在实训、见习和实习的过程中推动行为养成。

四、结语

综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应当是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之上,由认知开始,并逐渐向情感认同、意志发展最终形成行为自觉的一个科学的过程。高职医学生在受教育的整个过程中,知、情、意、行均应与其职业性和医学性紧密结合,并注重循环往复的教育,才能够最终培养起高职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认同度核心价值观
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和提升路径
——评《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研究》
浅析提升航海类专业认同度的有效途径
谈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高考加分新政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
企业转制中工会的定位与职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