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在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2015-10-21 18:53罗永仕韦柳温
法制与经济·上旬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社会工作

罗永仕 韦柳温

【摘要】就业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准绳之一。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时代背景下,各高校都在就业方面倾注了大量的精力。然而,贫困生这一群体的就业能力仍不容乐观。受主、客两个方面的影响,高校贫困生的就业能力明显不足。鉴于社会工作独特的专业优势,社会工作者介入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培养意义重大。为高校贫困生增能是克服当前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增能的效果又取决于社会工作者在宏观与微观层面的介入程度。

【关键词】社会工作;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增能

随着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大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且形成一整套能力培养机制。但是,已经构建起来的培养机制并不足以消除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差异性,即贫困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相对滞后。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更好发展。

一、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新时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为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而提出的。然而,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虽然都对就业能力概念提出了颇为合理的见解,但对于就业能力的界定并未达成一致。本文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认为就业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动态概念,它的内容应该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断变化的,也会随着不同领域的需求而变化的。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毕业生获得首次就业机会和顺利转变角色的能力。其实它包含了充分利用求职技巧的能力、应对求职压力的能力、社会适应的能力、心理调适的能力、从学生角色到职场角色快速转变的能力。

二是成功保持胜任工作并能在工作中继续学习与创新的能力。它要求不仅能在工作中充分运用在学校里已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而且必须在现实工作中继续学习与创新,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岗位或获得重新择业的能力。

三是具备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良好、稳定发展的能力。这是不断自我调整与完善的階段,它是满足社会需求与自我价值体现的长远目标的达成。

二、高校贫困生就业力不强的原因

高校已经认识到当前愈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也认识到贫困大学生在社会支持网络和自身资源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并尽其所能地帮助他们提升就业能力。然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却仍不容乐观。本文认为,这种状况主要归因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贫困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从内因来看,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劣势既要归咎于他们相对突出的非理性的心理,也要正视其客观存在的能力缺陷。

1.非理性的心理。大学毕业生要顺利实现就业,必须具备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不仅表现为能够较快地适应和融入社会,还表现为充分认识自我,找准就业目标。然而,通过多所高校的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多数贫困生存在心理障碍,最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自卑感,这是大多数贫困生表现出来的最突出、最普遍的心理司题。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大学生,自小就经历贫困的生活和艰苦的环境,无形中已经贴上贫困的标签,特别是看到同学们与自己物质生活之间的差距,使他们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同时普遍缺乏主动沟通、交流能力,更在意成功与得失,过度保护自己,从而给自身的学习、生活带来巨大的压力,不利于发展。另外,不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和班级活动,使他们锻炼自己的机会减少,更加凸显自己就业竞争的弱势地位。因此,往往面试时虽然准备充分,但是由于缺乏自信,自我表现力弱,无法正常发挥自己的优势,得不到招聘单位的认可,错失就业良机,更加自卑,进入了恶性循环的圈子中。

二是急躁感,这是贫困生就业的又一个障碍。大部分贫困生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贫困的生活状态,更急于得到社会的认可,自尊心强,较敏感。另外,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在大学期间通过申请各种贷款来解决上学期间的燃眉之急,毕业后即面临着较大的还款压力。为急于摆脱贫困带来的压力和获得和别人平等的社会地位,在求职时往往带有急躁情绪,急于求成,缺乏耐心,不考虑自己的长远发展,只为工作而找“工作”,以摆脱长期以来的贫困身份。

三是消极感,这是隐性却又不可忽视的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往往贫困生心理承受力更脆弱敏感,较易产生挫折感。他们总是希望求职一次成功,经历碰壁的失败后,便不再积极出动,不敢正视困难,不再保持求职热情,导致听天由命的消极心理产生。

2.缺乏较强的综合能力或专长。历年的大学生求职经历表明,当代大学生综合能力不强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主要原因,也是横跨在高校贫困生面前的一道鸿沟,综合起来主要有几点:

一是见识少,基础弱。高校贫困生大都来自偏远落后的农村,从小缺乏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不仅表现为他们的社会知识面窄、获取信息途径少,还表现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沟通组织能力弱,使得他们成长基础弱和发展机会少。贫寒的生活和较低的家庭地位,以及闭塞的中小学教育环境决定了他们从小就与非贫困生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与外界接触交流少,对自己的生活、学习目标毫无规划。由此,不管是专业的基础还是专业以外的知识,贫困生都无法和非贫困生相提并论。

二是锻炼少,机会少。由于受教育环境和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为弥补与同学之间的差距和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贫困生进入大学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在学习和勤工俭学上,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安心学习,以及参与班级、学院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种有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缺少锻炼自己的机会,更没有多余的时间、财力和精力去参加各种技能的培训和考级。由于缺乏实践和锻炼,使得贫困生的综合能力欠缺,综合素质能力较低,这就造成了就业困难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无特长,无个性。由于从小生活在较封闭的家庭环境中,使贫困生养成一种小心谨慎的习惯,不敢轻易挑战和创新,大多数是只为读书而读书,顾不上或没有注重自己兴趣爱好地培养。正是由于基础差、锻炼少,导致贫困生在人际交往、组织管理、沟通协调尤其是个性气质、才艺特长等综合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展示,使得他们没有突出的特长、鲜明的个性,没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无法满足招聘单位的个性需求,也就无机会可谈。

3.就业目标定位不准确。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毕业生对自身的能力认识不足,加之受到家庭陈旧观念的影响,认为考上大学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就是一家人的人生目标。因此,他们就业目标就定位在要当公务员或到事业单位去,几乎没有考虑自身的条件和能力,以及社会的真正需求,导致许多毕业生自身定位不准确,就业目标不符合个人实际,高不成低不就,形成了“有业不就”与“无业可就”同时并存的怪现象,导致他们就业面窄,选择机会少,就业受阻。

(二)外在系统的制约

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自身认知的缺陷仅仅是导致其就业能力不足的一个方面,整个社会支持系统对于他们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其中,不平等的就业机会、家庭贫困与政府缺位等因素都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产生直接影响。

1.社会:不平等的就业机会以及整体就业形势严峻。根据相关学者对社会排斥理论的解释,“就业主体即贫困生的劣势地位和境遇,导致了某些排斥现象的产生,用人单位的排斥性政策、规定或相关社会制度促使贫困毕业生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受到排挤,甚至被边缘化……社会排斥在这个并非乌托邦的现代社会中实然存在,即便是所谓的‘富二代同样会由于某种原因面临着被某些用人单位的排斥”。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与社会所提供的工作岗位都是供大于求,造成极度不平衡,使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也更加激烈,贫困生的就业压力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2.家庭:经济支持不足、社会资源匮乏、教育能力缺失。首先,贫困大学生的“先天不足”就是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无力参加各种各样有益于日后就业的培训班,毕业后更是没有机会继续深造。同时,求职成本的过高也给贫困家庭带来了压力,因此个人能力的不足和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又是贫困生就业的一个影响因素。其次,往往贫穷家庭的社会关系“人脉”也是贫穷家庭,他们一般无法与较高阶层的富裕家庭“攀上关系”,自然其子女就业时也无法提供有效的资源,缺少必要的资源导致贫困生的就业不畅。另外,贫困生父母大部分是社会底层的人群,文化水平不高,不仅在上学期间无法提供必要的家庭教育,在对职业规划分析及信息获取上也有心无力,贫困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显得势单力薄,往往单打独斗,难以取得成功。

3.政府:就业制度不健全。不管是从就业管理制度还是就业服务体系,我国目前还是比较欠缺。主要表现为:一是户口管理上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依然存在,导致来自农村的贫困毕业生无法合理流动,成为就业最大的障碍;二是“重物质、轻思想”的资助政策普遍存在,更多地重视贫困大学生在生活条件方面的改善,没有充分注重贫困生就业能力地开发与培养,缺乏系统的实践经验借鉴;三是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人才市场管理不规范,存在虚假就业信息以及就业歧视,贫困大学生无法在就业过程中获得公平对待的保障。

4.高校:大学生培养模式亟需改革。高校的任务之一就是为社会培养与输送人才,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然而,大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忽视人才市场需求。同时,由于相关部门对高校办学的高度包办,各高校在办学理念上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相当部分的高校定位于研究型大学或综合性大学,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师资的配置也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

另外,无论是高校的专业教师,还是目前承担着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辅导员,以及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方面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合力,没有建立联动机制,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增能理论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

大学生的就业司题,已经成为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贫困大学生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是不容忽视的群体。而“贫困生就业问题能否解决,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解决,不仅关系到贫困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更涉及到教育公平能否实现、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信心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为其赋权或增能也需要从两方面着手,社会工作在其中大有作为。作为需要“增权”的贫困大学生群体,通过增权来改变其无权状态和无权感,增强自身就业能力,促进贫困生顺利就业。

对于社会工作者而言,为贫困生增权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个体主动模式”和“外力推动模式”。前者强调个人的决定性作用,社工需要唤起或增强他们自我发展的意识与信心,通过个案与小组的工作方式改变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而实现他们的自助意志。社工需要明确,只有在他们真正想摆脱“弱势”地位,但是缺乏自控能力和可利用的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对他们的增权,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自我价值,改善权力状况,使他们更加的感受自我,也就意味着提高了他们处理问题和事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外力推动模式”是一种被动模式,该模式强调外部力量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社工可以从就业制度、政策、社会等外部因素对贫困生增权的影响,激活贫困生的潜在力量,在集体参与中使能力和技巧得到培养,从而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一)内部自我增能

1.贫困大学生应主动培养竞争和自我培养意识,主动锻炼自我。哲学告诉我们,内因决定外因。因此,主动培养竞争意识和自我培养意识是提升贫困生就业能力的首要方式。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习观、就业观和成才观”,同时以理性思维“克服传统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观念”,社工可以通过小组成长的方式引导贫困积极主动地培养竞争意识和自我培养意识,未雨绸缪,方能百战百胜。

其次,社工要让贫困大学生认知到积极心理对于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要让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树立自信、自强、自立意识,提高抗挫能力。同时,还要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环境与成才、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要在奉献和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在这一过程中,社工有必要给贫困大学生进行或提供心理辅导。在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注意避免标签理论的负面作用。

2.从优势视角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从学校层面上看,高校应该从优势视角出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社工引导贫困生全面认识自我,千方百计挖掘他们的潜能,鼓励多多参与活动,激发潜能,发现优点,增强自信。从微观层面看,社会工作者要积极开展学校社会工作,并在工作的目的上与学校保持一致,实现与学校宏观层面的整合。社工通过开展各种社会活动,使其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对于那些内向、自闭的贫困生,社工要利用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專业优势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抓住一切能利用锻炼自己的机会,不要担心会失败,只有不断地挑战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充分的展现自我,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机会。

(二)外部支持

社会工作介入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除了个案、小组的工作方式外,构建社会支持系统也同样重要,无论是局系统,还是微系统,社会网络都能够为贫困大学生的增能与赋权提供必要的生态系统。

1.建立合理的就业制度,设立“就业绿色通道”。首先,政府要积极推进合理就業制度的建立,加强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人才市场监管体系。社工可以通过社会政策研究,作为贫困大学生利益诉求的传声筒,基于法律法规的层面,呼吁政府制定有利于贫困生的就业制度,优化就业环境,使贫困生能在公正合理的就业体系中享有平等的权利。

其次,社工还可以通过社会政策研究,开展相关工作,为政府加大高校贫困生就业扶持的经费投入。政府往往更关注贫困生在求学过程中的资助,而忽略了他们的就业援助,无法为贫困生的就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在工作过程中,社工的积极介入有可能让政府和高校等相关部门在贫困生的支持方面变得更为顺利。

最后,尽管“绿色通道”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但其实际作用仍有待加强。社工可以从“就业绿色通道”着手,拓展绿色通道的覆盖范围,使其更加惠及贫困大学生。其中,社工的另一个重要使命是为贫困生牵线搭桥,沟通用人单位,告知贫困生的发展潜能,在同等条件下为贫困生的就业排斥偏见。

2.争取社会支持,多渠道寻找就业机会。贫困生要顺利实现就业,仅仅依靠“个体主动”模式难以赢得主动,还得借助外部力量的支持来促进贫困生就业增权的实现。因此,社工有义务为贫困生的就业营造有利条件,利用专业优势与社会各方面建立良性互动。比如,引导贫困生如何走入社会,带领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这既让贫困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又能构建他们与社会的积极关系,还能够缓解生活压力。

3.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化,促进人才培养个性化。目前我国高校虽然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但却缺少一支专业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而指导毕业生就业的任务一般都落在了学工队伍身上,难以对贫困生的就业展开有针对性的扶持。鉴于社工独特的专业优势,他们有必要介入高校的就业指导,推动学校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导师”队伍,协同学校的学工队伍,对贫困生作从心理、能力、技巧到自我形象提升、咨询服务指导与个人就业评价等等全面的指导,以弥补人手不足的劣势,展开一对一或小组的个性指导服务。工作过程中,社工能够体现专业引领的价值,既协助“导师式”一对一指导,又能及时沟通案主。在深入了解贫困生需求的基础上,社工通过整合有效资源,根据各自的条件随时调整,使得贫困生就业指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贫困生就业问题的缓解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社会工作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后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探究中医四诊合参理论对于高校贫困生的鉴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