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5-10-22 03:40穆德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6期
关键词:化酶癌胚抗原烯醇

穆德慧

(内蒙古锡盟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内蒙古 锡林郭勒蒙 027000)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穆德慧

(内蒙古锡盟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内蒙古 锡林郭勒蒙 027000)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80例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再选取8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以及血清糖类抗原(CA19-9)4种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检测,并对其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4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以及血清糖类抗原(CA19-9)4种肿瘤标志物能明显提高肺癌检出率,在其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肺癌;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肺癌是一种原发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支气管肺癌。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30岁以前少见,之后一直到65岁达到发病高峰[1]。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肿瘤标志物在正常组织中基本不表达,而多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液体中。在本研究中,选取肺癌患者通过检测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以及血清糖类抗原(CA19-9)4种肿瘤标志物来探讨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肺癌患者8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36~83岁,平均年龄(63±4.3)岁;另选取8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37~84岁,平均年龄(62±3.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各方面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按照一定的方法测定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以及血清糖类抗原(CA19-9)4种肿瘤标志物。抽取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的清晨空腹血5 mL,然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4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通过SPSS 17.0 For Windows 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差距用t检验,参数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的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以及血清糖类抗原(CA19-9)4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χ2=5.186,t=2.3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肺癌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也在提高,为了提高肺癌的检出率,希望能找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肿瘤标志物,以此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中有明显的进步,已成为检测癌症的重要诊断和治疗依据和主要方法[2]。现在临床4个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为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以及血清糖类抗原(CA19-9)这4种。①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是从肺癌患者的血清中提取出来的一种角蛋白。其可来自于支气管的上皮,肺泡表面,以及呼吸道的上皮,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不同,在小细胞癌中较少,而在腺癌中较多达30%~50%,在鳞癌中最多可达50%~70%[3]。②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为一种存在于神经组织和神经内分泌系统中的磷酸烯醇转化酶。其在小细胞癌中出现,在其他类型的肺癌中少见,能够对小细胞癌有很高的检测率,现在主要用于肺癌的联合检测中。③癌胚抗原(CEA)是从人的血清中提取的一种物质,正常浓度值15~60 mg。CEA值升高提示有癌病变,其值与肿瘤转移有一定相关性,对肿瘤的诊断有很大的意义。腺癌患者的血清中癌胚抗原明显多于小细胞癌和肺鳞癌。④血清糖类抗原(CA19-9)是一种细胞膜上以唾液粘蛋白形式存在的糖脂质。血清糖类抗原存在于正常成年人胆管、胰腺和正常胎儿的胰腺,肝,肠等器官。在肺癌患者体内血清糖类抗原的含量较多,能通过测定其值来辅助检查肺癌的发生。

表1 两组患者4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通过对上述4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来辅助检查肿瘤的发生,提高肿瘤的检出率,提高早期检查的敏感性。在本研究中,对肺癌患者的4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测量的值均高于对照组的测量值。对单项肿瘤标志物的测量比较差距没有很明显,但当我们将这4种标志物联合起来比较时,发现实验组的肺癌检出率明显提高。在对肿瘤检测的过程中,如果仅使用一种肿瘤标志物往往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不高,需要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提高检测率。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在检测癌症的过程中,采用检测这4种肿瘤标志物的方法,在加上医师的临床经验和影像学资料能大大提高肿瘤的检出率,提高早期检测的准确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1]马芳芳,王厚照,刘青.联合检测七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3):1686-1687.

[2]张长军.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评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1):158-161.

[3]周超,胡斌,俞江月,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3):245-247.

R734.2

B

1671-8194(2015)16-0187-01

猜你喜欢
化酶癌胚抗原烯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及饲料原料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研究
直肠癌术前临床分期及癌胚抗原预测术后复发与转移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血清癌胚抗原轻度升高对老年患者肿瘤发生的预测价值
气相色谱法分析甾烯醇
烯醇化酶在微生物中的研究进展
薛定谔的 猫与肿瘤标志物
2014—2018年铁路辖区职工癌胚抗原检测结果与分析
热性惊厥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分析的临床意义
两种氯前列烯醇诱导母猪同期分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