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镇: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阵地

2015-11-05 19:58黄一萍
浙江经济 2015年4期
关键词:中心镇生态建设

黄一萍

中心镇: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阵地

黄一萍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十八大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战略,并提出“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为中小城镇的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机遇。而中心镇在承接城市经济辐射带动、激发农村经济活力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是今后中小城镇发展的重点和关键。青田现有三个省级中心镇(温溪、船寮、腊口)、一个市级中心镇(海口),四镇分别是“一心一区三组团”空间布局中一心三组团的中心城镇,如何让四个中心镇在当前的新型城镇化浪潮中,把握时机寻求加速发展,不仅对青田新型城镇化发展起着互促共进的作用,也对城乡统筹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新型城市化战略的大背景下,青田要抓住有利契机,把中心镇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阵地,以生态立镇为理念、以文化传承为依托、以产业发展为基础、以要素保障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加大培育力度,努力把四个中心镇培育成为生态文明、特色鲜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美丽小城镇。

以生态立镇为理念,增强承载能力

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将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生态发展理念贯穿城镇化全过程,强化城镇生态规划,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生态基础设施和绿化、休闲广场等宜居生态工程建设,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和循环化改造,结合“六边三化三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优化城镇生态宜居环境,把四个中心镇打造成为青田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

加大有效投入。大力提升中心镇的优先发展地位,在总体规划时优先考虑中心镇发展的需要,加大中心镇项目倾斜力度。建立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三年计划、五年规划”项目储备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对中心镇交通路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医院、学校、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

构建组团发展格局。以组团发展为框架,突出中心镇组团中心的作用,加强中心镇与周边乡镇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统筹组团内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减少重复建设,提高基础设施和其他公共产品的使用效率,形成共建共享、城乡一体的设施网络布局。

以文化传承为依托,推进特色发展

找准发展定位。明确中心镇特色主题,挖掘地域要素,提炼历史文化精髓,找准发展方向。温溪镇以打造综合性现代滨江小城市为导向、船寮以培育工贸型小城镇导向、腊口以打造为丽水市区的卫星城镇为导向、海口着力打造旅游商贸小城镇,在中心镇规划中融入专项的特色规划。

打造文化名片。历史文化是特色发展的灵魂,要充分保护、挖掘、弘扬中心镇在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加强古村落、古宅、特色民居和红色故居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加强鱼灯、赛龙舟等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承文脉、彰显个性,打造自己的文化名片,提升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

加大城市营销力度。通过空间结构、产业布局、道路骨架、重要建筑、景观小品等特色规划设计,在中心镇重要的地段、街区、主要出入口体现当地的地域特色,结合旅游开发和招商引资等活动,加强媒体推广、活动体验、产品营销等力度,推进中心镇的城市品牌营销,不断吸引周边地区人口前往中心镇投资创业、安家置业、观光旅游。

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加快人口集聚

做大做强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政策引导,努力提升产业园区建设档次,着力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层次,鼓励、扶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合资合作,加入大企业的产业链和营销网络,加快推进低、小、散的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温溪加快推进鞋革、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船寮带领中部组团加快形成五金泵阀产业集群;腊口做大做强五金、铝业、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加快融入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海口重点培育汽摩配产业、电工电气两大主导产业,成为温台地区产业集群的重要配套基地。

进一步加快人口集聚。大力提升“以产立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水平,依托产业支撑,加快推进农民公寓、住宅小区、移民安置小区和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有规划地引进大型房地产项目,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周边及欠发达山区农民下山移民到中心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社保、医疗、就学等社会保障的配套改革步伐,研究出台实施宅基地置换、农民进城购房补助政策,实现中心镇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的同步推进。

鼓励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引导农村耕地成片流转,大力发展现代生态休闲农业;积极发展现代商贸、商务总部、现代物流、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健全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培训制度,进一步推动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温溪镇重点依托丽水唯一的出海口青田港,大力发展港航物流,建成全市乃至浙西南的大宗物资出海口,打造全市港口物流枢纽区;船寮镇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重点做好船寮会鲤、白岸滩风等休闲旅游的开发建设;腊口镇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积极引进现代物流企业,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业;海口镇强化与石门洞景区的联动发展,有效开发古村、农业园、雄溪源流域森林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

▲青田县将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等生态发展理念贯穿城镇化全过程,强化城镇生态规划

以要素保障为支撑,激发内生发展活力

资金上,一方面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在温溪镇财政体制改革的经验上,建立中心镇的财政分成体制,为中心镇发展建设提供充足的调控资金,切实增强中心镇的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有效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中心镇建设,积极探索运用PPP(公私合营模式)等股权性融资建设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中心镇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社会服务领域建设。

土地上,优先考虑中心镇建设发展用地需要,加大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倾斜力度。通过旧城改造、退二进三、迁村并点、土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清理闲置土地等方法,提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实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的良性循环。适时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加快中心镇与周边乡镇的撤并融合,为中心镇的发展预留空间。

人才上,一方面要加强现有人才的培育,通过加强对中心镇机关干部的业务和技能培训,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搭建人才协作平台,县城的学校、医疗卫生机构与中心镇建立结对、协作关系,县级部门和中心镇建立双向挂职交流制度,同时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积极引进符合中心镇发展需要的实用人才。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深化扩权改革。按照“权力下放、重心下移、服务到位、权责对等”的原则,加快推进强镇扩权改革,鼓励县级部门在中心镇延伸管理机构,赋予中心镇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县级管理权限,在温溪镇进行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梳理中心镇迫切需要的扩权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进行分批下放,逐步到位,同时强化考核、管理等保障政策配套,确保下放权限的有效运作。

创新服务机制。探索建立政府和企业、非政府组织、社区、公民、农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生产网络,在市政维护、污染治理、环卫清扫、垃圾运输、绿化养护等市政公用事业领域积极探索运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强化城市管理。加强镇区街道规范化管理,依法整顿街道镇容镇貌、经营秩序和交通秩序,优化居民生活环境;积极推进数字城管向中心镇延伸,建立精细化、规范化城市管理;将城市管理、环境卫生、安全生产等部门执法权力进行下延,探索建立中心镇综合执法体系;加快撤村建居改造步伐,组建新型的城镇社区,不断提高城镇居民整体素质和城镇文明程度。

作者单位:青田县发展和改革局

猜你喜欢
中心镇生态建设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乡村振兴视角下中心镇聚集力因素研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国内外中心镇建设实践及对湖南的政策启示
加快中心镇的发展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