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生英语语法课堂导入中故事的作用分析
——基于南京幼师语法课堂案例

2015-11-07 13:14李玉荣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英语语法信念语法

李玉荣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江苏 南京 210004)

幼师生英语语法课堂导入中故事的作用分析
——基于南京幼师语法课堂案例

李玉荣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江苏 南京 210004)

本文以南京幼师两节语法课导入中的故事为载体,结合幼师生的部分高职生语法学习特点、自身专业的特殊性及幼师生与故事之间的特殊联系,分析了合理的故事在幼师生的语法课堂中产生的作用。经分析,在语法课堂导入中,运用设计合理的小故事,既可以降低幼师生语法课堂上的焦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还能帮助幼师生塑造良好的教师信念,并为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积累素材。语法课堂中设计合理的小故事,促进了幼师生心理、认知和职业能力三方面的发展。

故事;幼师生;英语语法课堂;导入;作用

一、语法课堂与故事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导入能引起学生注意,衔接新旧知识,呈现新的教学目标,引发学习动机。预测一节课堂的成效,导入往往是试金石。对于多数人忌讳莫深的英语语法课堂教学来说,尤是如此。

语法规则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决定了课堂中可以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呈现新的语法项目。语法教学中的归纳法是指在语法教学中,通过给学生提供某个语法项目的多个例证,让学生发现其共同规律,从而发现语法规则的方法;而语法教学的演绎法则是指教师直接呈现某语法规则,再通过一系列例子进行证明、练习的教学方法。其中,演绎法因其相对归纳法的规则清晰、耗时少、对教师教学应变能力要求不高等优点,成为传统语法课堂主要的规则呈现方式。但是,这样的课堂常常沉闷而机械,所以现在的语法研究开始寻求语境中学习语法的方式,称作情景化语法。Widdowson(1978)指出,理解语言往往要求我们跳出句子的框框,看到更大的语言结构。正常的语言行为不仅仅体现于独立的单句中,也存在于由单句所构成的语篇中。从这层意义上说,通过语篇情境呈现语法规则的归纳法,更符合语言的本质。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开始了语法课堂由规则到情境的思考和实践。

讲故事就能为语法课堂的规则呈现提供这样的语境。小故事以其生动性和趣味性可以帮助破除沉闷、机械课堂的尴尬,起到icebreaker的作用。并且,很多研究显示,外语教学中采用故事,不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听力训练和口语实践,可以使许多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得到复习,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分析和表达能力。

而故事又与幼师生有着千丝万缕的特殊联系。作为未来幼儿园老师的培养对象,有故事储备、能讲故事并且能编写故事是幼师生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色。

可见,故事既能给语法课堂规则的呈现提供情境,让语法课堂生动起来,又在幼师生的未来职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当故事在幼师生语法课堂导入中被用以呈现规则,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对此,南京幼师英语组邱源老师进行了两次尝试。

二、将故事引入英语语法课堂的尝试

在教授被动语态的课堂导入中,邱老师用PPT向学生呈现了下面两篇日记式的小故事(分别是狗JoJo和它买的骨头写的日记)。

我们可以看到,在JoJo的日记中,作为购买方JoJo,买卖行为的执行者,在描述时,以自己为主语,使用了主动语态句式;买卖行为的承受者Bone的日记中,Bone以自己为主语,用被动语态的结构描述了自己的遭遇。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学生很快发现了被动语态的使用情境及其区别于主动语态的动词结构。由此,学生们在导入的小故事中成功地进入了被动语态的进一步学习。

在另一节语法课上,邱源老师呈现了JoJo的另一篇日志小故事,开始了虚拟语气的教学。

May28th,2010Sunny

Big Jack stolemybone today.

If Ihad eaten ityesterday,

Jack couldn'thavestolen it,

and if Ihad given it tomyhoney,

Iwould havegotasweetkiss.How angry Iam!

If Iwere strongenough,Iwould hotBig Jack.

How hungry Iam!

If Igotabonenow,Iwould beveryhappy.

Ifmymastergavemeanew bone tomorrow,

Iwould appreciateGod!

But Iknow Iam alwaysa daydreamer!

JoJo

JoJo依然以日记记下自己的故事。日记中,它称自己是做白日梦的人。确实,它做了很多已然不可能发生的和不太可能发生的梦:如果昨天把骨头给吃了,或者把骨头献给爱人,如果自己足够强壮,如果现在再有一根骨头,如果明天主人奖励一根骨头。这些不符过去、现在和将来事实的梦想,和英语语法中三种主要时态的虚拟条件句使用情况完全相符。通过老师的提问,学生很容易就自己总结出了虚拟语态应用的语境及三种常见时间虚拟态的句式,从而精彩地导入了这节课的主要语法内容——虚拟语气。

三、幼师生英语语法课堂故事导入的作用分析

作为五年制高职学生,幼师学生具有这一群体英语语法学习的共性。孙作生(2007)依托对某高职校54名学生抽查问卷、访谈等,分析了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法现状,发现相当数量的同学在语法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语法基础差;语法学习无兴趣;语法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策略不科学;学习动机不强。这些共性决定了故事在语法课堂导入中的运用对于幼师生与其他高职生会产生一些共同的作用。但是,幼师生未来的职业身份及与故事之间特殊的联系,又决定了运用得当的故事在幼师生的语法课导入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降低学生语法课堂上的焦虑和压力

根据叶克斯——多德森定律,过强或者过弱的学习动机都会降低学习效率。通常情况下,过强的动机会引起学习的焦虑和压力,幼师生如同大部分高职学生,在语法学习上呈现出更复杂的一面。一方面,她们没有外在升学压力,所以对于英语学科的学习动机不强;另一方面,由于语法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策略不当,方法不准确,幼师生对于语法学习心存畏惧和焦虑。动机不强,课堂上却又充满焦虑和压力,这使得幼师生的语法教学充满悖论,更加难以把握。在上面呈现的两节语法课中,学生面前呈现的不再是玄之又玄、让人生畏的语法规则,而是篇幅短小、结构清晰、易于理解、生动有趣的关于狗JoJo的小故事时,学生们原本的焦虑和压力一下子得到了释放,以放松的心情进入下面的学习。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爱因斯坦则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及教育家布卢姆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习重点的呈现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是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还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被动的学习难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当学习主体是学习动机不强的幼师学生。导入中,教师若告诉学生被动语态和虚拟语气的基本结构与使用情境,其课堂效果之令人沮丧,可想而知。而JoJo的故事,生动有趣,又因紧扣教学重点,而暗藏玄机,自然是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既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又为学生提供了一次美妙的探险之旅,她们怎么能不兴趣盎然!

3.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Tellme,Iwill forget;show me,Imay remember;involveme,Iwillunderstand.”(告诉我,我会忘;向我展示,我也许会记得;让我参与,我能理解),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从实践中总结出了这样的经验。建构主义学习观也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这种建构过程不仅为学生原有图式添加了新的内容,也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在JoJo的日志导入中,老师没有将被动语态和虚拟语气的规则、结构、使用情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用自己的语言这个“脚手架”,帮助学生通过故事自己去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这不仅仅使得学生加深了对新的语法学习内容的印象和掌握,也直接地促进了学生认知力和思维力的发展。

4.帮助塑造幼师生良好的教师信念

教学是一种基于信念的活动。教师信念在某种程度上会比教师知识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更大的影响。教师信念是一个体系,它包括教师对学习者的信念、教师对学习的信念及教师对自己的信念。在不同的教师眼中,学生可以被理解为不同角色:抵制者,容纳器,原材料,客户,合作伙伴,个体探索者,民主探索者。不同的教师对于学习过程也有自己的信念。有的老师认为学习就是单纯的知识量的积累与增长,有的认为学习就是记忆,有的认为学习是事实、技能的习得,有的认为学习是对意义的理解,更有老师认为学习其实是个人某些形式上的变化。

虽然是高职生,但就其未来职业特点来说,幼师生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她们是准教师。准教师们,作为新老师,其教学信念主要来源于其自身的语言学习体验。她们观察自己老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无意识当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信念,而这种长期积累形成的信念一旦获得,将很难改变。由此可见,幼师生的老师也有别于其他专业的老师,他们对于学生的理解、对于学习的理解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准老师”,其意义非同一般。

通过JoJo的两则日志,教师对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的理解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课堂上的准老师们。潜移默化中,准老师们对于学生的良好信念慢慢形成:学生不是怨恨学习的抵制者,如加以正确引导,她们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成为学习的拥护者;学生不是单纯的用于填充知识的容纳器,也不是可以任意打造的原材料,她们有自己的知识图式,有个人情感,学生更应该是值得尊重的客户,可以合作的伙伴,更可能是跃跃欲试的探索者。导入中JoJo的日志故事,也会在让准老师们潜意识中形成对学习发展性的信念,她们不会再把学习看成是单纯的记忆或知识量的增长,而把学习看成个人知识、情感以及认知上产生的变化。换言之,准老师们在有意与无意识中认同,教师真正的本领不仅在于教授知识,更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由于幼儿年龄的特殊性,作为准幼儿教师,幼师生尤其应该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空间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5.为幼师生未来教学积累了素材

故事在儿童的世界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陪伴儿童度过快乐的童年生活,能牢牢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唤起儿童强烈的情绪反应,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虽然孩子个性千差万别,但是他们却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喜欢听故事,即使再调皮捣蛋的孩子一听到讲故事,也会安静下来;再内向沉默的孩子一听到要讲故事,眼睛也会亮起来。听故事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间接地也使幼儿在故事中获得知识。幼师生,要想成为一个受小朋友喜爱并对小朋友产生积极影响的老师,需要会讲故事,需要故事储备。在语法课导入中,类似于JoJo日志这样的小故事,篇幅短小,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则可以成为幼师生故事储备的来源之一,成为她们未来教学中很好的素材。

小故事也可以蕴藏大智慧。从JoJo的故事在语法课导入中的作用分析可以看出,服务于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故事,如运用得当,会促进幼师生心理、认知及职业能力三方面的发展。当然,故事作为与幼师生关系密切,体现出其专业特色的一个方面,只是幼师生英语语法课堂导入中可以渗透利用的方式之一。幼师生其他的特色专业技能,如舞蹈、音乐、美术、游戏等,能否在幼师英语语法课导入中也发挥出奇妙的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地思考、探索和实践。

[1]Widdowson H G.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2]Williams M,Burden R L.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英)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

[3]孙作生.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法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4).

G642

A

1673-0046(2015)11-0146-03

猜你喜欢
英语语法信念语法
2020年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命题分析
为了信念
英语语法教学策略谈
发光的信念
跟踪导练(二)4
信念
来,我们说说英语语法
参考答案
信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