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吐曼河今日的吐曼河

2015-11-10 14:22徐纯
新疆人文地理 2015年9期
关键词:钢索巴扎东湖

徐纯

古城喀什的母亲河

吐曼河,发源于新疆喀什市疏附县的栏杆乡境,是一条泉水、雨水及灌区回归水混合补给型河流。由城西北而来,沿喀什老城北、东边缘而过。历史上,著名的西域重镇疏勒和新疆的第一个伊斯兰王朝喀喇汗都曾在这里建都,是古城喀什名副其实的母亲河。

我家住吐曼河东岸,目睹、见证了它从恶水河到污水河再到靓水河的巨大变化。

上小学时,学校在河西四公里多远的市区,那时没有公共汽车,每天都得靠两条腿往返。吐曼河原来的走向和现在不同,它由西而来,流至老城东端,折向南去,被土岗挡住去路后拐个弯,再向东流,在拐弯处形成个大漩涡。五年级那年,有次上体育课,老师带我们去大拐弯游泳。那时我不会水,就在大拐弯的上游浅水区练习。结果不小心被水冲到了大拐弯处的漩涡中,要不是被会水的同学救出,就成了溺死鬼。

新建的吐曼河钢索吊桥

此后,或许是心理作用,越发觉得吐曼河又宽又急,让我望而生畏。

上世纪80年代初,当地政府对吐曼河进行了第一次改造,在城东拐弯处截住,让它继续东流至乡村高地后折向南去,径直流出市区。在河南河西筑坝修路蓄水,使原来的河滩变成了人工湖——东湖。

厄运降临母亲河

80年代中期开始,吐曼河畔的老城居民用上了自来水,河水不再被饮用,随之,厄运降临母亲河。

岸边林中,出现了诸多木板搭建的厕所,屎尿直接排泄河中。沿途居民区、周边单位、作坊的生活生产污水亦源源不断地汇入河流。著名的中亚国际贸易市场大桥上游河段,更是成了抛倒秽物之处。岸边买卖羊杂碎、牛杂碎的主顾们,索性把牛羊肠肚里的粪便,直接倾倒入河中。东巴扎南缘,则成了牲畜赶巴扎者的露天厕所,人畜粪便沿河排队,远远地就能闻到飘来的臭气。

再往下走,又会看到临近工厂的工业废水肆无忌惮地往河中排放。废水不但奇臭,且黑若淡墨,下游被染成黑河,两岸的乡村也就难逃被污染的命运。所有渠道、田地、庄稼和树身下端,都成了黑色,触目惊心,令人发指。下游农民,不得不告别祖祖辈辈饮用的河水,花钱打井,靠地下水生活。

吐曼河,也就有了住在河边,却只能饮用地下水,不堪回首的历史。喀什的母亲河,曾经美若童话的泉水河,成了令人作呕的污水河、问题河。

吐曼河大桥

实施治理工程

吐曼河的污染,成为当地党和政府的心腹之患,但由于资金等原因,该河的治理工程一直难以实施。进入新世纪,吐曼河改造终于被纳入地方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老城区改造同步实施。

最先,是在新世纪初的一个夏季,一台台挖掘机,开进班超城东北侧的鱼池区,伸出大铁铲开始挖掘。这年冬天,原本鱼池相连的洼地,成了超级大坑。接下来,或圆或弯曲的新堤坝将大坑围起,人工小岛、木栏小桥、六角木亭相继矗立坑中。随之,大坑不见了,被一汪碧绿的湖水覆盖。人们眼前一亮,一个秀丽的南湖,横空出现。

南湖全景

接下来,人们又发现,吐曼河畔大污染源之一,破旧不堪的临河居民区开始拆迁,开始挖地基,开始建楼房。同时人们又看到,东湖那片偌大的水域不见了,大面积湖底袒露出来。一台台挖掘机一辆辆翻斗车,开到了东岸,又挖又拉,原本狭窄的堤坝,被渐渐拓宽。原本的湖心岛,也开始被巨大的钢筋水泥地基所占领,夜以继日,电焊闪烁,一个看不清面目的建筑在施工。同时,市区内的所有河段两岸到处是挖掘机、运输车辆的身影。

东湖、吐曼河最大的改造工程,在北始北大桥,南至多来特巴格大桥河段,轰轰烈烈地同时展开。

渐渐地,吐曼河、东湖变了模样。

焕然一新的母亲河

2009年,吐曼河改造完工,古城母亲河、问题河终于换上了一副全新的模样。

改造后的吐曼河宽了数倍。最妙的是,各河段上修建的一道道拦河低坝对河水的控制和改造。低坝的修建提高了各河段的水位,使河水流速变缓了许多。在缓慢地流淌中,水中的泥沙大量沉淀,曾经混浊翻滚的河水变得清澈了。夏季,山里下雨、洪水来临时,河面更加宽阔,一色泥黄,浩浩荡荡,会让人想起“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无洪水时,则又是另一番情景。一段段似动非动,缓缓流淌的河面,色绿而蓝,宛若巨大变幻中的碧玉,又似浮于地面在微风吹动下缓缓起伏的绸缎。

尤其是当河水呈现泥黄时,站在河东的最高处向河、向湖俯视会发现,近处的河水和与之毗连的湖水色彩各异,泾渭分明。东湖绿若翡翠,吐曼河则如同条带状的黄棕色玛瑙,镶在翡翠的边缘,绮丽极了。

东湖湖心岛上,出现了像风帆、像风筝、像展翅飞翔大鸟,造型别致,艺术性极高的钢构休闲大厅。岛上原来与湖外相通的土埂,被漂亮的、竖着护栏的水上通道所替代。湖的四周,蜿蜒随地势起伏的环湖游览通道,和深入湖水的栈桥,可谓四通八达,十步一个景,百步一幅图。

河湖夜色

endprint

吐曼河上,变化最大之处,还有高台民居东北角。过去,连接高台民居和东巴扎的是一座破旧不堪、狭窄的木桥。桥面由一条条木板拼就,没有护栏,高低不平,歪歪扭扭,支撑木桥的是栽在河水中数根并不粗壮的树干。走在上面,晃晃悠悠,直让人头晕。两人相向过桥时,更得侧身交错不敢有丝毫马虎。

吐曼河改造完成后,一座风格独特的大桥横跨在了河面之上。

这座大桥设计得极好,两端的桥门立柱是完全的伊斯兰建筑风格,状若清真寺塔楼,拱形穹顶,留龛洞,从上到下装饰着雕有精美花纹的砖贴。桥面采用钢索悬吊模式。一侧一根碗口粗的钢索,成倒弧形悬于两端的桥门立柱间,一道道垂直拉筋,将钢索和桥面横梁连接起来。

标题

大桥既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与南侧的高台民居和北侧的东巴扎,非常协调、统一,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大气、壮观。加之南岸那组栩栩如生的、青铜色商贾驼队雕塑,和旁边或圆形、或廠廊风格的休闲建筑,形成相对独立的古城新景区。

如梦似幻的夜景

当夜幕降临时,两岸的景色更让人惊喜。

吐曼河斜拉桥柱和斜拉钢索、临河护栏、远处的摩天轮、高台民居上的灯光相继点亮。解放东路、滨河路成了色彩斑斓,不断变化色彩的长龙、彩带。道路、栈桥等处投入到湖水的灯光,远远望去,像一处处色彩斑斓的迷宫,又像繁星点点的夜空。而投映在河水中的灯火,摇摇晃晃,变化莫测,让人迷醉。

宽阔的河面

这时再去南湖,又是另一番景色。与东湖景区条带状的灯火相比,这里多了些弧型和曲线,多了几分优雅和秀丽。因为,这里的岸是圆弧形状,湖中,还多了亭台。于是,灯光勾勒出的轮廓,也就不那么直来直去,有了自己的特点。

特别是,当你来到东南角,会看到梦幻的情景。这里是吐曼河的又一道调水低坝,远处的河水流到这里,会翻过坝顶滑落下来,最后形成波光粼粼的“小瀑布”。在这里往西北的景区望去,水中光影摇曳,三角造型的硕大凉棚状若破浪于水面船只上的风帆。

夜晚的吐曼河和东湖,变成了一个硕大的水晶宫,一个流光溢彩的梦幻世界。脏、臭、黑的吐曼河成为永远的历史,我儿时在大拐弯溺水的噩梦,对吐曼河的恐惧,也成为遥远,不会重演的记忆。endprint

猜你喜欢
钢索巴扎东湖
我爱东湖
北京的金山上
水墨东湖
独具魅力的新疆集市
命运在你自己的手中
东湖古柳
基于喀什地区巴扎民俗文化的装饰画设计
走钢索
飞机软式操纵系统钢索预加张力计算方法
走钢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