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标点符号与“五四”白话

2015-11-22 09:20文贵良
关键词:句读破折号五四

文贵良

(1.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上海200241;2.上海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上海200241)

汉语现在所使用的标点符号共有16种,这在1990年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有明确规定。这16种符号分点号和标号(见表一和表二)。点号的功能是点断,标号的功能是标示。点号有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7种;标号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9种。这16种标点符号是中国传统句读符号和西方标点符号融合的结果。

表一 点号七种

表二 标号九种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这个说法,有的是句读。有人认为,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类似今天标点符号的句读符号,比如横线号、竖线号、折线号。金文中有钩识号、二短横号、一短横号、圆点号。两汉时期有黑长方号、顿点号、钩识号、重文号、圆点号、逗号、圆圈号、三角号、乙字号、竖长点号、括号、尖角号等。《说文解字》收有三个句读符号:顿号、钩识号、反钩识号。到了宋元明时期,句读符号多达三十多种,这么多的符号并没有发展成一种统一的标点符号体系。①原因主要有:第一,中国古代书籍并不要求都使用句读符号,虽然像《永乐大典》这样的大型丛书也使用了圆圈号断句,但是很多书不用标点。第二,句读符号并没有成为写作者的语言成分,明清时期点评者、阅读者做的记号非常多,比如清代方苞评点就用过蓝圈、丹点、蓝坐圈、丹坐圈、丹划五种符号。第三,与西方标点符号体系相比,中国的句读符号体系本身不完备,比如缺少问号和叹号等。因为标点符号不是书写语言的必要成分,科举考试的八股文也不要求有标点符号,这样在汉语的书写语言中,标点符号一直得不到有尊严的礼遇。

中国人对西方标点符号的介绍比较早的有张德彝(1847-1918)。张为满族人,十五岁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于1862年创办的同文馆,他也是该校仅有的第一批十名学生之一。他1868-1869年作为同文馆的学生随蒲安臣出使美国和欧洲。他的《再述奇》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他游历日本、美国和欧洲的见闻。其中他在同治八年即1869年四月二十日的日记中记载了9种西方标点符号的用法:

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如某句意已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未足,而义与上句粘合,则记“;”;又意未足,另补一句,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语则记“?”;引证典据,于句之前后记““””;另加注解,于句之前后记“()”;又于两段相连之处,则加一横如“—”。②

与西方标点符号相比,中国没有西方标点符号中的问号(?)、叹号(!)、分号(;)、引号(“”)。张德彝介绍的西方标点符号并没有立即进入中国的书写体系中,还只是停留在介绍层面。1896年,王炳耀在《拼音字谱》中以《句义表》的形式列出10种标点符号(见表三):

表三 王炳耀《拼音字谱》中的《句义表》③

与张德彝的9种标点符号相比,王炳耀的《句义表》缺少分号和括号,增加惊异之号(¡)、一段之号()和释明之号(—)(即指破折号)。其中“一段之号”()还可能是王炳耀的创造,也许是由中国古代的钩识号变化而来的。王炳耀把所立的标点符号称为《句义表》,也许暗示着标点符号参与语句意义的创造。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虽然论及“顿”、“读”、“句”,但并没有涉及标点符号。真正对西方标点符号进行较为系统介绍的是严复。严复《英文汉诂》第十八章“句读点顿”(punctuation)详细地说明标点符号的用法与功能(见表四,用法与功能略)。

表四 严复《英文汉诂》中的“句读点顿”④

严复给出的中文名字耐人寻味。比如“,”,从形状上以发芽的豆来比喻非常形象,把“,”称为逗号也许是严复的首创。“双单之引号”也被后人采用。“满顿”、“渡点”等命名虽然没有被采用,但也形象有趣。

严复的《英文汉诂》不仅采用横行排版,而且采用西方标点符号,如逗号(,)、句号(.)、引号(“”)等。查阅晚清《新民丛报》《新世纪》《女子世界》《时报》等报刊大致可以看到使用标点符号的情形,汉语整体上使用中国传统的句读符号,但已经开始有意识地使用西方标点符号。比如《新世纪》杂志对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形新旧并存,大多数文章仍用中国传统式的句点。但是有些文章,尤其是一些翻译文章开始运用西式标点符号。如克若泡特金的《国家及其过去之任务》,翻译的汉文就采用西方标点符号:

我今殊有所触动,以为:一则能彻首彻尾,精究国家惟一观念之发生·一则研求彼之要素与任务,已著于过去时代者;又彼之一部分,或为未来时代之人所欲采用者·

故历史上之国家,无论经如何苦心经营之构造,终不离于一若专为诛锄平等自由之萌芽者·(译者按:盖阶级的,干涉的,性质然也·是亦矢人函人之例欤?)⑤

同时还会使用多种分隔符号,如“同日●君士旦丁电☉土耳其王命召集国会○土耳其王召集国会·准行千八百七十六之宪法·。”⑥

同样,鲁迅在1909年出版的《域外小说集》的“略例”中也介绍过标点用法。

“五四”时期,有意识地采用标点符号的杂志至少有如下杂志:任鸿隽主编的《科学》(1915年创刊),蔡元培主编的《旅欧杂志》(1916年创刊),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1915年创刊,1917年提倡白话文学)。胡适1916年发表《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提倡新式标点符号。高元的《新标点之用法》中对胡适提出的“句”“读”“顿”提出不同意见,更重要的在于,也许是他第一次使用“标点”这个名称,并区分为“点”和“标”:

今拟采用西标:曰句点“.”;重点“:”;半重点“;”;读点“,”;询标“?”;呼标“!”;夹注标“()[]”;摘引标“「」『』”;不尽标“……”;破折标“——”等。⑦

高元把问号和叹号都归在标号之列,从介绍“读点(,)”用法看,他把顿号(、)纳入了读点(,)中。胡适1918年7月15日给《中国哲学史大纲》写的凡例中,介绍12种标点符号:

(1)。表一句的收束。

(2)、表一顿或一读。

(3);表含有几个小读的长读。

(4):表冒上文、或总结上文。

(5)?表疑问。

(6)!表惊叹。

(7)…………表删节。

(8)——(甲)表忽转一个意思。

(乙)表夹注的字句。

(丙)表总结上文几小段。

(9)「」表引用的话的起结。有时也表特别提出的名词或句语。

(10)字右边的直线。表一切的私名。

(11)字右边的曲线。表书名及篇名。

胡适的介绍非常清楚明了。他的“、”涵盖了后来的逗号与顿号的功能。1919年《新青年》第7卷第1期在《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中提出统一标点符号的使用,并规定13种标点符号:

(a)。表句。

(b),表顿和读。

(c);表含有几个小读的长读。

(d)、表形容词和名词的隔离。

(e):表冒下和结上。

(f)?表疑问。

(g)!表感叹,命令,招呼和希望。

(h)「」「」(甲)表引用词句的起讫。(乙)表特别提出的词和句。

(i)——(甲)表忽转一个意思。(乙)表夹注的字句,和()相同。(丙)表总结上文。

(j)……删节和意思没有完。

(k)()表夹注的字句。

(l)——在字的右旁,表一切私名,如人名地名等。

(m)~~~~在字的右旁。表书报的名称和一篇文章的题目。⑨

1919年11月国语筹备委员会委员马裕藻、周作人、朱希祖、刘复、钱玄同、胡适提出《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修正案)》(见表五)。

本议案所谓“标点符号”,含有两层意义:一是“点”的符号,一是“标”的符号。“点”即是点断,凡用来点断文句,使人明白句中各部分在文法上的位置和交互的关系的,都属于“点的符号”,又可叫做“句读符号”。下条所举的句号,点号,冒号,分号,四种属于此类。“标”即是标记。凡用来标记词句的性质种类的,都属于“标”的符号。……采用高元先生《论新标点之用法》一篇所用“标点”两字,定名为“标点符号”。⑩

表五 《议案》中的标点符号

晚清民初,随着报纸的兴起,出版的发达,翻译的兴盛,西方标点符号逐渐被汉语采用。不过,这时期汉语采用西方标点非常灵活,没有统一。其中有几个标点符号值得一说,第一是问号,第二是叹号,第三是省略号,第四是破折号。

问号(?)来自西方,据说最早出现于古拉丁语,当时疑问句后一般都写一个词语gesto。后来有人嫌烦,简写成go。但新的问题是go与整个句子容易混淆,于是把g写在o上;后来有人抽象一点就写成“?”。问号像一个象形符号,很有意趣。钱钟书在《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中“思想家垂头弯背,形状像标点里的问号,表示对一切发生疑问。”⑪另外,问号不都是写在句子的末尾,西班牙语中一个问句的前后都写有问号,句前的问号还是倒写着的。问号因为其外形的曲线美以及内涵的耐人寻味,很容易就被汉语吸收了。比如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的文章标题就是《自由乎?死乎?》。

另一个值得说的是叹号(!),叹号被印刷工人称为“克里满星”,这是exclamation mark的音译。叹号外形笔直,但一个点好像从天落下,越来越小,最后凝聚成一点,这确实令人叹为观止。张德彝认为叹号表“诧异叹赏”,王炳耀把叹号分成慨叹之号(!)和惊异之号(¡)。有人误以为这个倒写着的叹号是王炳耀的发明,其实不是,在西班牙语中感叹句前就有一个倒写着的¡。严复没有像王炳耀一样做这个区分,而是把它叫做“惊叹记号”。1906年卢戆章在《中国字母北京切音教科书》中称之为“骇声!”。1909年鲁迅在《域外小说集》的略例中,用“!”表大声。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凡例》中认为“!”“表惊叹”。在“五四”时期关于标点符号的讨论中,有人认为汉语语气词“呵”“呀”就是感叹符号,如果再用叹号就显得重复。但是刘半农、陈望道、高元等人坚决反对,力主使用叹号。《新青年》杂志认为“!”“表感叹,命令,招呼和希望”。1920年教育部公布的《议案》称之为“惊叹号”,1930年国民教育部《划一教育机关公文格式办法·附公文标点行款举例》称为“祈使或感叹号”。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称为“感叹号”。1990年定为“叹号”。

从晚清到“五四”时期,叹号属于“辛苦”的标点符号,很多人喜欢用它来表示强烈的情感。

梁启超描写俄罗斯大革命:

电灯灭。瓦斯竭。船坞停。铁局撤。电线斫。铁道掘。军厂焚。报馆歇。匕首现。炸弹裂。君后逃。辇毂塞。警察骚。兵士集。日无光。野盈血。飞电劌目。全球挢舌。于戏。俄罗斯革命!于戏。全地球唯一之专制国。遂不免于大革命!⑫

周桂笙:

时则又闻筒中有声曰。‘若望!。施密丹!。年三十五岁!。’其声纡徐之甚。一若诵之使勿忘也者。忽又问曰。‘操业若何。’答曰。‘军人。’筒中忽作奇语曰。‘善!。善哉!。最后之操业为军人。退职后有恩俸否?。’答之曰。‘有。’此一答而筒中人惊人之语作矣。其言曰。‘然则若何愚也。竟以此区区一点之‘雷锭’而冒险乎。’翁闻之大惊。不觉咋舌。乃伪为不解也者。而反诘之曰。‘子言何谓也。’意盖思以此自饰也。筒应之曰。‘若以区区一点之‘雷锭’。而置若恩俸于不顾。非冒险而何。’翁仍曰。‘子言何谓也。吾固不得其解’。⑬

载于《女子世界》第一期的署名为天醉生的《敬告一般女子》:

呀。女界革命军起了!。女界革命军起了!!。吾二万万女同胞谛听者!!!。⑭

梁启超《自由乎?死乎?》开头:

譆譆!出出!!俄国革命!!!⑮

载于《新世纪》上的《万国革命风潮》:

同日●君士旦丁电☉土耳其王命召集国会○土耳其王召集国会·准行千八百七十六年之宪法·

(按)咄!土王!咄咄!!土王!!⑯

周氏兄弟《域外小说集》:

止!降!卫者交代!举舆!走!⑰

民国初年的一些杂志也喜欢用叹号来表达各种情感,叹号与中国传统的句读符号相结合,倒也另有一种趣味。例如笑侬载于《亚东小说新刊》的小说《双假神》:

可怜!。儿可怜!!。无母之儿!!!。实天下至可怜。儿!。余痛!。痛!!痛!!!。呼痛声渐低。⑱

到了“五四”时期叹号受到作者们的青睐。鲁迅、郭沫若等人都喜欢用叹号,有时两个、三个连着用。叹号表达赞叹、惊奇、命令等语气,有利于言文一致的实现,但是在一篇文章中大量使用叹号,反而只能显示作者情感的薄弱。朱自清贬其为“浮夸不实”⑲,胡山源批判其为“标语口号式的滥调”。⑳

第三是省略号(……)。省略号有时被称为删节号,在晚清到“五四”也受到追捧。陈望道称“……”为“摇曳标”。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个时期的省略号并没有规定为六点。西方语言中的省略号一般是三点。晚清到“五四”的汉语中省略号到底用多少点,没有统一的规定。比如:

有用五点的:

上海既有这自立会。不消说是声气相通的了·····。且说这临时会中。第一个上发言台。宣布开会缘由的。便是这干事言自由。

有用六点的:

咳.我……我骂了你们半天粪蛆.

有用八点的:

路透电云:

圣彼得堡情形日急一日。现在以电灯局煤灯局之职工罢业故。全市皆为之黑暗。市民竞购买蜡烛以代之。········政府印刷局亦罢工。········各新闻报馆皆罢工。今日全市无一新闻纸。········兵器厂所有工人悉散去。········沿路铁道之工人悉散去。

有用九点的,如《域外小说集》:

尼启丁先生、君毋尔、………当众人前、………主人且怒。

有用十点的:

恰值开评议会的时候··········。只听见续说道。

也有十二点的,例如张资平的《上帝的儿女们》:

…………余君和杜姑娘的结婚不是人结合的,也不是他们的父母结合的,是神结合的!是上帝结合的!就是爱结合的!…………他们可以说是给一个好榜样给我们了!…………诚心所愿。

也有在一篇文章中用不同点的,如笑侬的《双假神》:

1.(老人)你来得很好。和你一起来的是谁。

(子)是……。

2.(老人)很好很好。娶了这女子如何养活他。想你这十只指头未必能够。

(子)那是我…………

3.(老人)不是误会。他竟敢避了我的眼………。

另外,破折号(——)也是一个西方标点符号,张德彝指“两段相连之处”的一横,王炳耀指接上续下之号,严复没有解释,高元冠以“破折标”之名。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凡例以及《新青年》的《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都没有给名称,只是介绍其功能。1919年11月国语筹备委员会委员马裕藻、周作人、朱希祖、刘复、钱玄同、胡适提出《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给出“破折号”之名。破折号在晚清已经进入汉语,虽不似叹号、问号和省略号那么普遍,但也有人特别喜欢。比如周氏兄弟翻译的《域外小说集》就大量采用破折号。鲁迅在《略例》中说“有直线以表略停顿,或在句之上下,则为用同于括弧。如‘名门之儿僮——年十四五耳——亦至’者,犹云名门之儿僮亦至;而儿僮之年,乃十四五也。”这介绍了破折号的一种功能——解释。兹举几例:

盖女二十岁时、——环数凡二十、——身为宝玉掩蔽也。

绿柳者、——不一季将为尘土、——使其暂念故人之情。

名门之儿僮——大都儿僮、年十四五耳、——亦至。

今者孰提我去诸此乎?嗟夫、野死而已!……人生亦奇觚哉!……昔之日、——即小犬逅邂之日也、——吾生多福、逍遥以游、为状如酩酊、第此亦有其所由然也。——嗟汝古欢!其毋苦我、且趣离我矣!——昔日之福、今日之苦、……苦固不可逃、特愿不见窘于怀旧、与往日相雠比耳。呜呼、忧乎忧乎!汝困人良甚于创哉!

“五四”时期的白话对破折号也情有独钟。冯至是“五四”时期出现的新诗人,他的第一批白话新诗发表在《创造季刊》第2卷第1期上,他也喜欢采用破折号,其中《归乡》组诗十六用,《满天星辰》两用,《初春暮雨》两用,《畅观楼顶》五用,《初春之歌》三用,《绿衣人》四用,《问》两用,首首见破折号。刊于该期的邓均吾的组诗《白鸥》使用16次破折号。

冯至的代表作之一《我是一条小河》五次使用破折号。不过《冯至全集》收入这些诗歌的时候,把这些破折号有意留在那个年代,一个也没有了。那么是否意味着“五四”时代的诗人们运用的破折号可有可无呢?

晚清民国时期,对待西方新式标点符号进入汉语的情形,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认为汉语自身是一个完足的体系,不需要引入西方标点符号。比如汪东在《新文学商榷》中写道:

中国文字完备。用不著符号来补充。例如问词在句首用岂、用何、用胡。句末用乎、用邪、用哉。白话句首用可、用甚么。句末用呢、用吗。表示问的意义已足。再加上一个耳形的符号。岂不成了叠床架屋么。符号之外。又效法到行式。把字自左至右横排过来。我们看起来。觉得非常费力。

另一种认为新式标点符号能造就新的白话,比如朱自清。他认为“白话文之所以为白话文,标点符号是主要成分之一,标点符号表明词句的性质,帮助达意的明确和表情的恰切,作用跟文字一样,绝不是附加在文字上,可有可无的玩意儿。”又比如郭绍虞,他写道:

欧化所给予新文艺的帮助有二:一是写文的方式,又一是造句的方式。写文的方式利用了标点符号,利用了分段写法,这是一个崭新的姿态,所以成为创格。造句的方式,变了向来的语法,这也是一种新姿态,所以也足以为创格的帮助。

“写文”与“造句”对新文艺而言,首先是一种写作范式的更迭。郭绍虞理解现代文学是从白话文欧化入手的。他认为白话文欧化对新文艺的帮助有两个:一是写文的方式,包括运用标点符号和分段分行写作;一是造句的方式,指语法的变革。“写文”和“造句”方式的变革即是新文艺成功的原因。而他对白话文欧化特别看重标点符号的影响。当时有人认为白话文欧化是由于“复杂包孕”的句法,他却不这么看,他认为这种句法在翻译佛经时就有了,那时却没有产生新文艺。在他看来,文言作文,不用标点,不分段,不分行,在阅读的视觉上没有提示,所以在句法上,寻求句子的匀整和对偶,在文辞上,重在音句而不重在义句,这样仍然无法表达复杂的意识。由于运用标点符号,吸收新的造句方式,句子结构多种多样,灵活多变,使得文艺出现了新的体式,也就是郭绍虞说的“创格”,所谓“创格”,无非就是新文艺,也就是鲁迅的现代小说,周氏兄弟的现代小品文,郭沫若的诗歌,等等。郭绍虞解读汉语文学是从汉语入手的,这样一种观点,可以概括为“语言学的文学史观”。

第一,新式标点符号让书面的“五四”白话变成“有声”的语言,变成“鲜活”的语言,在语气上趋近言文一致。

书面的“五四”白话不像古代的书面文言,它要力争再现“活”的语言。根据胡适的观点,话怎么说“五四”白话就怎么写,实践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高度一致。其中问题之一是,说话的语气如何呈现呢?声音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并不能走进书面的字里行间。而标点符号就能帮助实现语气的呈现。胡怀琛给出“读书救国”四字九种标点方式,以说明采用新式标点的重要性。这九种方式分别为:1.“读书。救国。”2.“读书;救国。”3.“读书救国。”4.“读书救国!”5.“读书救国?”6.“读书!救国!”7.“读书?救国?”8.“读书!救 国?”9.“读书?救国!”其实前面三种语气区别不大,意义分别也小。后面六种因为感叹语气与疑问语气的使用,使得意义的变化非常大。加上新式标点符号,语气的呈现与意义的明确同时实现。

鲁迅是运用标点符号的行家。他小说的人物非常鲜活,原因之一是人物的语言富有情境性。人物语言因说话转化为书面文字后,语气情态全部消失,怎么保持人物说话的语气?鲁迅的办法是借助新式标点符号。

《孔乙己》中孔乙己直接说的话共14句,可以分为三组:

第一组五句:

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烫一碗酒。

烫一碗酒。

你读过书么?

不要取笑!

第二组二句:

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第三组七句:

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

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

“对呀对呀”!……茴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

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跌断,跌跌……,

《孔乙己》发表于《新青年》第6卷第4期,《新青年》还没有统一标点符号的使用。上述第一组五个句子的标点符号非常规范。原因在于语句非常简短,也十分流畅。第二组句子语句稍长,但也很流畅,尤其是“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一句中的三个标点符号把孔乙己的感叹、自问和决断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组共七句,这些语句的标点符号除表明一般的疑问、肯定语气外,有一奇怪之处是每句都有省略号。这些省略号是属于刚刚使用新式标点符号时候的试验品吗?似乎又不是。这些省略号表达的是孔乙己说话的停顿与延续,思维的阻碍,被他人语言压迫而急于反驳,但又实在无力反驳的困境。

第二,标点符号可以让“五四”白话变得“深沉”,把作者本意引向深入,从而改变口头白话的浅白。

“五四”白话文学采用白话的主张,往往让人觉得其语言不够含蓄蕴藉,没有艺术感。其实有时候作者通过标点符号的使用,会让其语言变得“深沉”。倪贻德的小说《花影》的结尾处,主人公引用李煜的词《浪淘沙》并点上标点符号:“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的句读符号,其结尾处往往是圆圈,其语气或者为肯定,或者为感叹。但点上新式的标点符号问号,则语气发生了变化。现在以问号结束,恰好开辟这个句子另外一种向度,流水落花的去所,也许既非天上,也非人间,而是不知何处的何处。这恰好与小说主人公失恋后的痛苦心情吻合。钱钟书在《谈中国诗》中认为:

新式西洋标点往往不适合我们的旧诗词。标点增加文句的清楚,可是也会使流动的变成冻凝,连贯的变成破碎,一个复杂错综的心理表现每为标点所逼,戴上简单的面具,标点所能给予诗文的清楚常是一种卑鄙贫薄的清楚(beleidigende Klarheit),……标点中国诗的人每觉得“!”号、“?”号和“——”号该混合在一起用,否则达不出这混沌含融的心理格式(Gestalt)。譬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结句可以有三种解释,三种点法,而事实上这三个意义融而未明地同时存在于读者意识里,成为一种星云状态似的美感。

钱钟书的说法有些自相矛盾,他谈新式标点是从中西诗歌在表示疑问的相似处引发的,这种相似处为“问而不答,以问为答”。钱钟书举的例子有:“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人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我们还可以补充许多类似的例子:“人面桃花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就表明,中国古体诗歌表示疑问往往要凭借“谁”、“何”这些疑问词;相反,不用疑问词,疑问语气就很难表达。从这个意义角度看,钱钟书所说的李煜词表示疑问的意思就非常可疑了。

鲁迅的《狂人日记》第十三则日记按照中国传统的句读符号标点,则是: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两句都是肯定语气,语气不仅平淡,而且无法显示狂人内心深处的矛盾。这两句按照新式标点符号也有多种标点的方式:

1.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2.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3.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第1种虽加一停顿,但用句号收束,还是类似于中国传统的句读,均表示肯定语气。第2种中的省略号虽然表示“或者还有”中“两可”的思索,但整体上还是给人肯定的语气。“救救孩子!”中的叹号则表明狂人救救孩子的决心和急切,表明狂人启蒙的信心。问题是狂人真有那么肯定吗?真有那么大的决心么?我们知道,前面两种都不是《狂人日记》原文的标点方式,第3种才是。“或者还有?”中的“?”把原有的“两可”之意引向怀疑一途,使“或者还有”的肯定语气几乎丧失殆尽。这其实正是狂人的困惑。狂人从发现历史吃人到发现现实的人都想吃他,再到发现大哥想吃他,危机在一步步逼近,但是狂人凭着一股正气想改变这些吃人者,于是他去劝周围的人,劝他的大哥。这股正气的力量来自何处?它就来自他是被吃者,而不是吃人者,也不是吃过人的人。然而他怀疑大哥吃过妹子的肉,怀疑母亲也许吃过妹子的肉,再到怀疑自己也许也吃过妹子的肉。他的这一怀疑让他的那股启蒙的正气一下子蒸发了。关键在于这一怀疑无法确证。于是“没有吃过人的孩子”就变得非常可疑,而不是肯定。这样才会有最后一句“救救孩子……”中省略号的出现。也许有很多人以为“救救孩子”后应该是叹号,这样才能表现狂人的决心,也才能表现鲁迅的战斗精神。如果“没有吃过人的孩子”都不存在,那么“救救孩子”既无现实可能性,也没有任何意义。狂人的态度是倾向于无法确证的怀疑,所以不可能是叹号,也不可能是句号,省略号最为合适。“救救孩子……”表现出一种肯定,不过是虚弱的肯定,呼应的正是“或者还有?”中问号所表示的那种无法确证的怀疑。这一“?”一“……”堪称绝配。

第三,标点符号使“五四”白话的语句字结构变得“丰满繁复”,变得复杂而繁多。

中国文言文之所以没有标点符号也能读通,在于句子的简短、句子结构的匀称以及发语词和语气助词的大量使用。“五四”白话文采用白话,句子变得长短不一,散整不一,发语词和语气词不见了,再加上因翻译而带来句子的包孕结构等特点,怎样才能使得白话实践其功能?标点符号能实践白话文的欧化。标点符号参与“五四”白话的形态,欧化句子没有标点符号几乎无法生存。

周作人1918年才开始写白话文,他写于同一年的文章有这样的段落:

近来又读日本武者小路君作的脚本《一个青年的梦》,受了极强的感触;联想起梁先生的文章,起了一个念头,觉得“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必要:虽然力量不及,成效难期,也不可不说,不可不做。现在无用,也可播个将来的种子;即使播在石路上,种子不出时,也可聊破当时的沉闷,使人在冰冷的孤独生活中,感到一丝的温味,鼓舞鼓舞他的生意!

他1921写的《初恋》:

在此刻回想起来,仿佛是一个尖面庞,乌眼睛,瘦小身材,而且有尖小的脚的少女,并没有什么殊胜的地方,但在我的性的生活里总是第一个人,使我于自己以外感到对于别人的爱着,引起我没有明了的性的概念的对于异性的恋慕的第一个人了。

第一段属于说理性白话,其中第一个分号把读《一个青年的梦》的感触和读梁先生文章的想法联结起来,然后用一个冒号推出观点,总起下文。句号之后的内容是对句号前观点的进一步阐发,并且再一次用分号,把两次具有递进意义的退让性句子结合起来,这么多小从句的句子,如果没有标点符号,阅读起来就会很困难。第二段属于描写议论性白话。“但在我的性的生活里总是第一个人,使我于自己以外感到对于别人的爱着,引起我没有明了的性的概念的对于异性的恋慕的第一个人了”中两个“第一个人”之间是同位语关系,借助两个逗号,将句子化长为短,语意连贯而且清楚明了。

1925年3月11日,许广平给鲁迅写第一封信,开头如下:

鲁迅先生:

现在执笔写信给你的:是一个受了你快要两年的教训,是每星期翘盼着希有的,每星期三十多点钟中一点钟小说史听讲的,是当你授课时,坐在头一排的坐位,每每忘形地直率地凭其相同的刚决的言语,在听讲时好发言的一个小学生:他有许多怀疑而愤懑不平的久蓄于中的话;这时许是按抑不住了吧,所以向先生陈诉:

这像谈恋爱的语言么?初看不像,再看还真是恋人絮语。这段话中三个冒号非常扎眼。第一个冒号的作用是解释,引出对写信者的说明。第二个冒号和第三个冒号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中全用句号。哪个对?从现有标点符号用法看,当然是用句号对。但是鲁迅的“广平兄”偏偏用的是冒号。冒号有引出下文的功能,许广平正是使用这个功能,恰好能表达出她急于向鲁迅诉说的迫切心情。另外,“一个小学生”前那么长而复杂的定语修饰语,如果不借助逗号的停顿,是不可能形成的。正如有人所言:“标点符号是标示文法的。是解释文法的。是指示文法的路。”

注释

①关于中国古代标点符号的变化,请参看袁晖、管锡华、岳方遂:《汉语标点符号流变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②张德彝:《欧美环游记》,《再述奇》,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97-198页。

③王炳耀:《拼音字谱》,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年,第73页。

④严复:《英文汉诂》,上海:商务印书馆,1908年,第233-238页。

⑤克若泡特金:《国家及其过去之任务》,真译,《新世纪》第58号,1908年8月1日。

⑥⑯《万国革命之风潮》,真译,《新世纪》第58号,1908年8月1日。

⑦高元:《新标点之用法》,《法政学报》第2卷第7/8期合刊,1918年。原文句末用的就是逗号,疑有误,现改为句号。

⑧胡适:《凡例》,《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第1-2页。

⑨《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新青年》第7卷第1期,1919年12月1日。

⑩马裕藻等:《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修正案)》,《北京高师教育丛刊》1920年第2期。

⑫中国之新民:《俄罗斯革命之影响》,《新民丛报》第61号,1905年1月20日。

⑬《科学小说:窃贼俱乐部》,周桂笙译,《新民丛报》第63号,1905年2月4日。

⑭天醉生:《敬告一般女子》,《女子世界》第1期,1904年1月17日。

⑳胡山源:《谈标点符号》(下),《自修》1939年第79期。

鲁迅先生:

现在写信给你的,是一个受了你快要两年的教训,是每星期翘盼着听讲‘小说史略’的,是当你授课时每每忘形地直率地凭其相同的刚决的言语,好发言的一个小学生。他有许多怀疑而愤懑不平的久蓄于中的话,这时许是按抑不住了吧,所以向先生陈诉:

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全集》1995年版:

鲁迅先生:

现在执笔写信给你的,是一个受了你快要两年的教训,是每星期翘盼着希有的,每星期三十多点钟中一点钟小说史听讲的,是当你授课时,坐在头一排的坐位,每每忘形地直率地凭其相同的刚决的言语,在听讲时好发言的一个小学生。

猜你喜欢
句读破折号五四
留意文中破折号,它对解题很重要
破折号的作用
冬天的枝条是破折号
短句(主语+谓语)
“咬文嚼字”三篇
火爆的破折号
《〈曹刿论战〉句读解惑》商榷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