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在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2015-12-02 07:19田玉军
文教资料 2015年1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管理者功能

田玉军

(宁波大红鹰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6)

学校在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田玉军

(宁波大红鹰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6)

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通过其所在的社团和社会开展交流与合作。学校作为社会组织通过其处于教师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用,构建起教师与社会交流的平台。本文着重讨论、分析学校在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方式及其原因,并尝试从学校角度提出建议和方法。

学校 教师职业能力发展 作用

一、学校在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中的角色

1.学校在教师职业能力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人类社会高度组织协调化的结果,使社会组织成为个人和社会沟通的最有效途径。社会组织也试图通过对内部的有效管理与运作和对外部环境的有效管理保证组织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因此,学校成为教师和社会沟通的平台。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看,在众多关系中,学校以社会组织者的角色,一方面通过对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开展、实现学校作为社会一个单元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它有效教学活动的结果获取以财政支持为主的社会资源满足学校发展和教职员工的个人生存、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学校如果不能平衡好教师能力发展、经济回报、职业观感之间的关系,就容易造成教师工作的低效能、没价值、没意义的感觉,从而降低持续技能发展的内在动力。

2.学校管理者理想中的学校类型影响着教师发展

学校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机构,更是一个微缩社会,反映着社会发展的阶段、水平和社会对未来的预期。学校通过对社会需求的把握与实现寻求学校存在的合理性进而实现教师职业的合理性,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必然会在自己的学校愿景前提下,形成自己的校本管理思想,进而采取具体管理措施,学校管理者建基于学校发展愿景下的教育教学观对教师能力发展影响巨大。

组织效能理论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发挥它的两个基本职能,即工具功能(学校存在的理由)和表意功能(学校内部凝聚力)。工具职能指任何组织都必须完成它的社会使命并以此证明这一组织存在的合理性;表意功能指组织与它的成员之间相互沟通、交流,以保证组织和员工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协调一致达到组织目标。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二者实际上是目标与手段,前提和结果,外部和内部管的对立统一体。从管理角度出发,就是追求这两种职能关系之间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动态关系导致四种学校类型,即:温室型、正规型、福利型和求存型。

温室型:表意功能和工具功能处于最高点。

正规型:表意功能低,工具功能高。

福利型:表意功能高,工具功能低。

求存型:表意功能和工具功能都处于最低点。

四种形式的学校存在模式在实现教育目标与和谐发展这一对矛盾中必须寻求二者的平衡,这是学校效能改变的关键因素。二者之间的良好平衡使学校作为社会和教师个人发展的中介和平台,对教师的成长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反之,当二者之间出现不平衡时,会导致学校效能的低下和学校文化氛围的不和谐。

3.学校管理者对教学工作的看法对教师成长影响巨大

学校管理者的理念表现为具体化的管理措施及其形成的文化氛围,对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由此产生的自我职业发展能力影响巨大。

一方面,学校管理者会自觉不自觉地固化对教师工作性质的看法,一般会将教师工作的特点具体化为以下几种(见表1)。

表1

管理者对教学工作的具体看法,通过管理层对教学的态度及其管理措施直接表现的管理功能给教师心理暗示并直接影响教师的职业观感。

另一方面,教师很可能在特定的校园文化中把自我定位于“加油工、园丁、创造者”等角色中的某一种,从而产生对自我职业发展的不同预期,反过来造成一种职业心理。这种心理一旦形成,很可能会长久地影响教师对未来的期望值,由此进一步影响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而且教育管理者的看法会通过具体的管理工作、管理措施对教师个人对职业的认同感产生更大的影响。

二、从学校角度看教师职业能力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于学校是什么,可能会有无数解释方法,一般认为学校仅仅是社会组织的一个部分,是一种机构,这种表面化的看法其实离学校的本质相去万里。从本质上看学校是一种制度。在一定的社会时期,一个民族或国家从学校(指各层面)布局、规模;培养宗旨、培养目标;管理依据、目标、方法、手段等各方面无不体现着统治阶层的意愿。学校本身是时代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的缩影。

基于以上的看法,学校的现实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不仅要对自己的学校内部进行管理,还必须管控一定的外部环境,以求的自我生存的价值和空间。而学校对外部环境的管控的是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完成的,体现为一种外部的社会评价。这种效果和学校的管理观念、具体管理措施、手段和方法之间往往存在一定张力,这个张力的来源则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从教育教学效果评价角度看,这二者之间更重要的因素在于教师。表现在教师日常工作中的教学态度、知识储备、教学技能、工作情绪乃至于生活情绪各方面无不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学生。而情绪等方面的隐性因素影响作用更大,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影响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所谓润物无声。教师日常工作中的隐性因素是学校表意功能的直接体现。加油工、园艺师、创造者等,教师在学校管理制度及其具体表现中,无不会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上尝试性地为自己打上标签,进而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并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表达出来。为此,可以认为,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体现管理思想的具体管理措施,是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中除去教师本人心智以外最重要的影响方面。

[1]杨高全等.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湖南.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06.

本文为浙江省2014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课题批准号:2014SCG310)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管理者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