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在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50例中的应用比较

2015-12-14 05:08朱军辉张本诚刘耿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5期
关键词:列酮吡格抵抗

朱军辉 张本诚 刘耿科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黄阁翠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广东 深圳 518117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造成2 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这两类药物均具有降低胰岛素抵抗并有效改善患者体内糖代谢的作用,但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且在患者体内作用的部位也存在一定差别[1]。本研究旨在对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在治疗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 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均符合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2],选取治疗前已经使用固定剂量的α 糖苷酶抑制剂或是磺酰脲类的药物进行治疗4 周以上;如为新诊断的患者,已采用饮食控制或运动治疗4 周以上,但血糖控制不理想。所有患者心、肺、肝、肾等功能均正常,排除高血压病症,且并未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FPG 和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差异内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表

1.2 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在早餐后口服一片500mg 的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0.5g 每粒)和两片模拟吡格列酮片,并在晚餐后服用一片500mg 的盐酸二甲双胍片;观察组50例患者在早餐后服用两片30mg 的盐酸吡格列酮(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15mg/片)和一片模拟二甲双胍片,晚餐后服用一片模拟二甲双胍片;两组患者均治疗12 周。对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2 周、4周、8 周及12 周均进行随访,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对两组患者空腹及食用100g 馒头后两小时内静脉血浆血糖、胰岛素、血FFA 等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的方式测量患者血糖,通过使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患者C 肽和胰岛素进行测量,测定过程中使用到的药盒由天津德普生物科技医学产品有限公司生产。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观察患者共进行为期12 周的治疗和观察。在观察前记录患者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的数据,同时计算出所有患者的BMI 和WHR;同时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FPG (fasting plasma glucose,空腹血糖)、2hFPG (postprandial 2h plasma glucose,餐后两小时血糖)、F-Ins (fasting insulin,空腹胰岛素)、P-Ins (postprandial 2h insulin,餐后两小时胰岛素)、F-CP (fasting C peptide,空腹C 肽)、P-CP (postprandial 2h C peptide,餐后两小时C 肽);同时采用葡萄糖氧化法测量患者血糖,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患者C 肽和胰岛素进行测量。Homa-IR (胰岛素抵抗指数)=(FPG ×F-Ins)/22.5;Homa-β (胰岛素分泌指数)=20 ×F-Ins/ (FPG-3.5)。

1.4 统计学分析 本观察数据统计应用SPSS 17.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血胰岛素和C-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空腹及食用100g 馒头后2h 内静脉血浆血糖相对服用药物前都有明显的降低,但是两组患者之间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接受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在空腹和食用馒头后C-肽含量显著降低,而胰岛素含量和Homa-β 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在空腹和食用馒头后C 肽和胰岛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Homa-β 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观察组患者空腹和食用馒头前后胰岛素和C-肽、Homa-IR 的变化程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Homa-β 的增长幅度则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糖、胰岛素、C-肽、Homa-IR 和Homa-β 指标变化情况 (±s)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糖、胰岛素、C-肽、Homa-IR 和Homa-β 指标变化情况 (±s)

注:与用药前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FFA 的变化情况 二甲双胍患者在治疗12 周之后血游离脂肪酸水平有了相对显著的升高,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游离脂肪酸水平则无显著性变化(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FFA 变化情况(μmol/ml,±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FFA 变化情况(μmol/ml,±s)

3 讨论

过去临床认为,二甲双胍能够对人体起到降糖作用的原因是其增加了糖分的无氧降解并抑制了肝糖的异生并降低肝糖的输出。最近几年,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二甲双胍还具有增强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且其作用机制与吡格列酮并不相同。吡格列酮是通过改善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IR 的,是一种强力的激动剂[3-4]。目前临床上已经有通过服用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使得患者C-肽、IR 等指标降低且细胞功能得到改善的实例[5]。

临床上服用二甲双胍的常规药量大约为0.25gbid-0.5gtid/d。通常情况下,如果患者从一开始就使用0.5gtid/d 的剂量则很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胃肠道副作用;而如果从一开始使用低剂量的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之后慢慢增加剂量,患者能够有更好的耐受性。本次研究采用中等剂量的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进行对照研究,分析两种药物在治疗前后对各项指标产生的影响。

胰岛素作为一种生长刺激因子可使肝合成TG、TC 增多,脂代谢紊乱加重,肥胖者过多的FFA 能抑制血浆中的葡萄糖进人组织细胞,使胰岛素促进糖代谢的作用降低,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肥胖愈重胰岛素抵抗愈明显,这可能是高WHR 者易患2 型糖尿病的病理基础。2 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抵抗,F-CP 和F-INS 升高的,二者对鉴别1 型糖尿病和2 型糖尿病有重要意义。HOMA-β 是用于评价个体的胰岛β 细胞功能的指标。正常个体的HOMA-β 指数为100%。糖尿病人群中,HOMA-β 指数会因疾病进程不同而偏离正常值,胰岛β 细胞功能降低,HOMA-β 数值降低,功能增强则HOMA-β 数值升高。研究显示HOMA-β与F-Ins 呈正相关,表明在初发2 型患者治疗之前,其HOMA-β 能反应胰岛β 细胞受损的程度。

本次研究选取的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并无显著性差异,加上0.5gbid 的二甲双胍和30mgqd 的吡格列酮的降糖作用相差不大,因此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胰岛素抵抗变化趋势发现,对照组患者在用药8 周后虽然FIns 和P-Ins 相比用药前略微升高,但F-CP 和P-CP 却有着显著降低,且治疗后IR 降低,β 细胞功能也得到明显的改善。观察组治疗后P-Ins、F-CP、P-CP 和IR 相比治疗前都有了显著降低,β 细胞功能在治疗后也明显得到改善,该结果与报道相符[6]。检测Homa-β、Homa-IR、FPG、TG、TC、FFA、F-Ins、WHR、P-Ins、F-CP、P-CP 在治疗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

对比两种药物对胰岛功能和IR 作用存在的差异,发现观察组患者的F-Ins、P-Ins、F-CP、P-CP 和Homa-IR 降低的比值和百分率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这就说明吡格列酮相比二甲双胍能够更好的减少IR,但在增强胰岛分泌功能方面则要稍微低于二甲双胍。

综上所述,吡格列酮在治疗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应用效果显著优于二甲双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郭海芳.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 型糖尿病疗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 (13):3136-3137.

[2]杨秀昕,赵和平,李娟,等.罗格列酮会用磺脲类药物治疗2 型糖尿病49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11.25 (8):697.

[3]李延兵,廖志红,黄知敏,等.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0 (1):30-32.

[4]胡利东,陈劲松,栾晓军.那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 型糖尿病71例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 (20):4624-4625.

[5]刘运军.吡格列酮治疗2 型糖尿病64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0,3:027.

[6]颜雪静,刘勤.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 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 (2):260-261.

猜你喜欢
列酮吡格抵抗
PPAR-γ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的影响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吡格列酮保护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吡格列酮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罗格列酮保护氧糖剥夺复氧PC12细胞通过减少HMGB1释放和上调DUSP8
吡格列酮对大鼠脑出血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吡格列酮通过pCREB蛋白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