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就在脚下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2015-12-16 01:10宗婧
陕西教育·教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小组长学案学困生

■文/宗婧

路就在脚下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反思

■文/宗婧

看到“高效课堂”这几个字,我就会去想“什么是课改”“怎么改”。最后,我通过自己的学习与探索,逐渐清醒地意识到:路就在脚下。我想,既然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进,那么我浅谈一下自己的反思和感悟。

一、不依靠老师

语文课为什么变得枯燥无味?事实上,是我们教学的主导思想存在问题,当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时候,语文课就有趣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当讲台的“霸主”,大量挤占原本属于学生的空间和时间,课堂上总希望学生接受我们的一切观点。当然,公开课上我们都做得很好,但一到随堂课,我们常常身不由己地讲很多,使死记硬背、多抄写成了学生的家常便饭,学生的考试成绩可能提高了,但能力却未得到提升。高效课堂的实施和推广中产生了一种新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这种理念固然不错,但是怎样才能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的自主呢?

首先,让学生一帮一,形成一对一的学习模式。我将每组学生分为优等生和学困生两大类,一名优等生带一名学困生,形成两人一对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的整体进步,特别是对学困生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将更多、更大的权利交给小组长。例如,课前预习情况的检查与纠正,课堂部分内容的讲解,作业批改等,这样小组长不仅能更好地提高自己,同时组内其他成员也得到照顾。这样一个班中,老师的数量由一个变为多个,达到手把手的教学效果。

二、不依靠导学案

高效课堂,我们多采用导学案的形式进行教学。顾名思义,导学案就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可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被导学案束缚制约,由以前的“照本宣科”变成了今天的“照导学案宣科”,每节课只是按照导学案上设置的问题一一讲解,便完成了教学任务,长此以往,学将不学。

备写一份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如何让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不能将导学案备写成测试卷。有的老师在导学案上安排了大量试题,甚至一课用两张导学案,这样的题海战只能让学生苦不堪言,毫无学习兴趣可言,最后导致学生厌学、弃学。其次,导学案不是传统的教案,导学案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因此,课堂教学的步骤不能体现在导学案中。导学案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课堂教学紧紧围绕导学案展开,被其牵制,它只是课堂教学的契机,课堂教学要以它为中心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以点带面。我们现行使用的人教版课本,每一课之后都附有课后练习题,这些练习题都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而相关的配套课堂练习册,正好可以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这些教材是经过专家认真删选、修订而成,符合学生的认知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课本为重点展开。这要比我们从资料中找来的题更合理,也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学生不再为每天有做不完的大量试题而烦恼。久而久之,学生也掌握了学习课文的方法。

三、不依靠多媒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走进了课堂,并且地位日渐重要起来。有些老师每节课都离不开多媒体,有些学校要求课堂必须使用多媒体。高效课堂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展示,它是要全面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多媒体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它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课堂教学不能以多媒体为中心,本末倒置。一节好的语文课,不是制作出多么华丽的课件播放给学生,也不是演奏多么动人的音乐让学生欣赏,而是通过这些技术手段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方法。例如,在教学《化石吟》这一课时,我制作的课件只有三张,两张恐龙化石图和一张对化石的介绍图让学生观看。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堂会越来越精彩,反之,则只能是图片展示而已。因此,给多媒体找一个正确的定位,让其服务于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对知识的摄取,这是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考验。

语文是百科之母,学习语文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握好语文教学的脉搏。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长足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单位陕西省定边县白泥井郑国洲中学

编辑徐绒绒

猜你喜欢
小组长学案学困生
分餐小组长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乡愁导学案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比例尺(一)”导学案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