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旅”而起,三产融合助民增收

2015-12-22 08:28凌云摄影刘彦荣设计王鹏
中国西部 2015年1期
关键词:九寨沟县九寨九寨沟

文/凌云 摄影 /刘彦荣 设计/王鹏

依“旅”而起,三产融合助民增收

文/凌云 摄影 /刘彦荣 设计/王鹏

罗依乡农业产业示范园

天堂口

“四季九寨”“童话世界”……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以其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蓝冰和藏族风情六绝享誉全球,令无数中外游客心向往之。

然而,深受上天眷顾的九寨沟县也有困扰:多年来旅游业一极独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而且,旅游开发层次较低,特色产业尚未破题。2013年,九寨沟县域经济总量仅占全州8.8%,人均GDP处于全州平均水平。

怎样利用好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九寨沟景区”这一知名品牌,全域联动,三产融合发展,富民强县?

正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九寨沟给出了答案:依托强有力的旅游产业,紧扣生态经济主题,借力旅游品牌,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加快三产融合发展。

有机生态农业带动配套服务业

“我县尽管资源丰富,但是毕竟远离大中城市,一、二产业的发展与内地相比既无明显的唯一性和排他性的资源优势,又无“零物流”的市场优势,所以通过“做大旅游”,提高游客人次和游客停留天数,从而带动一、二产业进一步发展。”九寨沟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陶军告诉本刊记者。

九寨沟县确立了有机生态农业发展思路,建设了以观光休闲为主的特色种养基地、有机生态农业基地。

罗依乡是九寨沟县一个盛产粮食的农业乡,气候温和,植物繁茂,土壤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且远离工矿企业,有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优越的地理资源条件。受传统的耕作方式和小农意识的影响,罗依乡多年来土地生产价值仅限于自产自销,与群众期盼致富的愿望有很大差距。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九寨沟县制定了以“一园一沟三寨四区多景点”和“一湖二中心三湿地四山庄五区六点”为总体布局,全力打造“万亩有机农业示范园、生态农业休闲园区”的发展思路,并探索出“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引进了四川川玖集团、鑫海种植专业合作社、云春牧业三家企业入驻罗依乡,大力发展生态有机观光农业。企业和老百姓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租赁+股份”模式,对罗依乡7700亩抛荒耕地进行流转,将资源进行整合,变分散经营为集中经营。

2013年11月,川玖集团进驻罗依乡,建设罗州湖生态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以酿酒葡萄、有机蔬菜、精油花卉等农业产业种植为主,结合葡萄酒酿造、精油提取等加工业,配套发展有机农业体验、休闲观光、运动健身、户外探险露营、养老避暑等旅游服务业,联合罗依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全乡生态有机蔬菜、水果、中药材及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自川玖集团入驻以来,以每年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闲置农用土地5815余亩,2014年的土地流转费用达300多万元。”川玖集团董事长李长江告诉记者,该园区建设用工量达到27000余人次,以每人次100元计算,劳务费用达270余万元;此外,川玖集团还召回了本乡懂管理的人员100余人,每人每月4000元。

罗依乡顺河村村民高社平家有25亩地,有些地已经抛荒十几年了。川玖集团到罗依乡以后,流转了高社平家的土地。“2014年光是土地流转费就收入一万两千多元,再加上老年人都可以在他那里面打工,都可以拿100块钱一天,一个月轻轻松松做个10天,都可以挣个1000块钱,年轻人就更不用说了。同时,还可以带一下娃娃,一家人在一起多安逸的,不想到外面去打工了。”高社平满面笑容地对记者说。

该园区2014年种植酿酒葡萄1200亩,已建成的加工生产线正源源不断地酿造出绿色环保、口味纯正的葡萄酒,它是产自雪域高原干红葡萄酒家园中的一朵奇葩。下一步,将配套建设葡萄庄园和农业休闲园,让更多更美的奇葩在雪域怒放!

2014年,罗依乡三个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田间管护年用工量达到2.2万个,直接增加收入200余万元,加上土地租赁费每年360万元,罗依乡2014年人均增收1900元。

“罗依乡有机生态农业基地建设项目是全州第一个实行土地流转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该项目的有序推进,将为九寨沟县农业产业规划的实施找到一条新的路径,也为在山区和民族地区实施‘农业工业化’起到示范作用,”陶军表示,这同时也破除了阿坝州农业规划效益和集聚效益的“瓶颈”,势必会成为全州农业发展的“领头羊”,也是全州多点多极支撑发展路线的“试金石”。”

特色手工业焕彩“缤纷九寨”

九寨沟县是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限制开发区域,限制了一些工业项目入驻。但是,智慧的九寨沟县围绕旅游打造上下游产业链,发展特色手工业,并依凭“九寨沟”影响力着力打造特色品牌。

九寨沟县旅游局局长王剑告诉本刊记者,虽然九寨沟旅游开发已经30年,但一直以来没有自己的旅游纪念品品牌,缺少展现本地特色的纪念品。2014年,九寨沟县推出“缤纷九寨”系列旅游纪念品,填补了九寨沟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空白,增加了一张展示九寨形象的新名片。

“缤纷九寨”系列产品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小到钥匙链、挂件、文具,大到衣服帽子、工艺品等,定价控制在50元至300元不等的价位。

截止目前,“缤纷九寨”已经开发10大类品种,产品覆盖挂饰、项链、钥匙扣、衣服帽子、文具、公仔、日用品、工艺品、明信片、影像制品等,后期研发、生产产品将达到20个品类,超过2000个单品数量规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包括许多濒临失传的工艺,都将通过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使其重放光彩。

“缤纷九寨”特色旅游纪念品

围绕旅游市场转型升级服务业

将青年大学生创业与旅游转型升级有机结合,是九寨沟县布局全域产业的另一大亮点。

2013年,漳扎镇彭丰村青年大学生周强和三个小伙伴注册成立了九寨沟县小石头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启动“九寨·天堂口”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项目。

周强和小伙伴们通过抵押贷款、自筹资金等方式筹集资金1000余万元,将彭丰村花椒地12户老百姓共计70间商铺租赁5年,统一规划打造后,以规整的商业业态引进商家,建成占地10000余平方米,集酒吧街、购物街、美食街、文化广场四部分于一体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商业街区——“九寨·天堂口民俗风情街”。

四位大学生的创业模式引起了九寨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打造了“九寨·天堂口”这一休闲旅游综合体,形成了“一园多点”、辐射九寨沟县全域的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区和创业基地。

2014年,周强和小伙伴们通过自主招商、广告招商等方式,成功引进“一杯子”奶茶店、“甘小蔗”麻辣香锅店、“米李”酒吧、“橄榄树”工艺品店等30位商家入驻,提供就业岗位约120个,为“九寨·天堂口”发展注入了生机。这些自主创业者中,高校毕业生15位,以毕业1-5年的青年大学生为主,分别来自北京、香港、山东、四川、山西、安徽等地。

2014年5月18日, “全域九寨”一日游暨天堂口文化街开街仪式启动,舞、南坪曲子、熊猫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民间艺人定期在“九寨·天堂口”文化广场开展展演活动。自开街以来,“九寨·天堂口”民俗风情街日均营业额超过45000元,有效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九寨沟县的旅游业态。

“九寨·天堂口”创业模式打破一味发展客房经济的传统模式,充分整合原有资源,融合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民俗文化等旅游元素,创新了“旅游慢生活、服务快节奏”的休闲旅游模式,加快了自然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的转变,不仅实现了旅游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为“全域发展”战略注入了新的内涵,成为九寨沟休闲文化旅游产业标志性街区和全县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试金石”。

猜你喜欢
九寨沟县九寨九寨沟
基于NDVI九寨沟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变化与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己亥秋日九寨沟采风得句
九寨沟县灾后重建与脱贫攻坚联动机制研究
九寨行(外一首)
赴九寨沟道上(外四首)
从成都到九寨途中(外三首)
题九寨沟(外五首)
震后九寨沟纵览(外四首)
九寨风光今胜昔(外四首)
童话九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