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街道中小学因病缺课网络直报分析

2016-01-21 03:11
上海医药 2015年8期
关键词:中小学校

康健街道中小学因病缺课网络直报分析

施燕

(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233)

摘 要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中小学生缺课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在校学生健康保健工作。方法:对康健街道内采用上海市学校因病缺课缺勤网络直报系统的10所学校报告缺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3至2014学年康健街道内10所中小学校因病缺课网络直报总人次数为7 256人次,因病缺课总天数为12 828.5 d,因病缺课率为0.74%,主要缺课原因前4位顺序为上呼吸道感染(60.92%)、耳鼻喉疾病(10.62%)、胃肠道疾病(7.41%)和传染病(7.28%)。小学月平均因病缺课率为(1.62±0.83)%,高于中学的(0.67±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5,P<0.01),缺课高峰出现在12月份和3月份。结论:学校可通过早期预警和及时干预加强对学生常见病的预防。

关键词因病缺课 中小学校 网络直报

Analysis of the direct network report of the absence due to illnes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Kangjian Community

SHI Yan

(Kangji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23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of the students’ absence from classes due to illness to carry out the appropriate health care work for the students at the schools. Methods: The absence reported from 10 schools in Kangjian Community that used the Shanghai Students’ Health Surveillance Information System was analyzed. Results: From 2013 to 2014, the total number of the person times of the students’ absence due to illness reported by the direct network was 7 256 in ten schools in Kangjian Community, the total absent days were 12 828.5 days and its rate was 0.74%. The top 4 main reasons for the absence were respiratory disease (60.92%), otorhinolaryngologic disease (10.62%),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7.41%), and infectious disease (7.28%) in succession. The average monthly rate of the absence due to illness in the primary school was 1.62 ± 0.83%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high school 0.67±0.23% and the difference ha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5.425, P<0.001). The absent peaks appeared in December and March. Conclusion: The prevention of the students from the common diseas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rough the early surveillance and timely intervention.

KEY WORDSabsence due to illness;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direct network report

因病缺课是中小学生学习阶段常见的缺课原因,是反映学生健康状况和学校预防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1]。本研究监测徐汇区康健社区中小学生学生因病缺课的病因和病种,以期能为在校学生制定各种疾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徐汇区康健街道内10所中小学校的全体在校学生为对象,其中中学4所,人数为4 602名;小学6所,人数为4 537名,其中男生4 438名,女生4 701名。

1.2 方法

按照《上海市因病缺课缺勤监测方案》的规定,对上海市学校因病缺课、缺勤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监测时间为2013至2014学年(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扣除节假日,共监测190 d。因病缺课是指:因疾病、伤害或不适症状而缺课,不包括办理休学手续者。缺课天数以d为单位计算,请假1~3个课时为0.5 d,4~6个课时为1 d。1次疾病过程为1个病例。实现日报制和零报制,由学校校医组织各班班主任对学生因病缺课情况逐日登记。通过晨检、全日健康观察等方式收集学生

缺课情况,每天15:00前上报当日监测的学生缺课情况。

1.3 评价指标

因病缺课率(%)=因病缺课人天数/(监测人数×应上课天数)×100%;疾病缺课构成比=该疾病因病缺课人天数/总因病缺课人天数×100%;病程平均缺课天数=该病因病缺课人天数/该病因病缺课人次数。

1.4 统计分析

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卡方检验比较中小学生的缺课率,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因病缺课情况

监测期间因病缺课7 301人次,缺课天数总计为13 191.5 d,小学因病缺课率1.11%,中学因病缺课率0.42%。造成小学生因病缺课的前6位疾病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传染病(指水痘、猩红热、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胃肠道疾病、耳鼻喉疾病、支气管及肺炎、皮肤疾病,缺课构成比分别是71.22%、7.37%、5.40%、4.58%、4.48%、3.34%,占缺课病因的96.39%。引起小学生疾病缺课天数前6位的疾病依次是:传染病、外科手术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支气管及肺炎、皮肤疾病,平均缺课天数分别是8.6、8.4、8.3、6.7、5.6和4.0 d。造成中学生缺课的前6位疾病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耳鼻喉疾病、胃肠道疾病、传染病、伤害、支气管及肺炎,缺课构成比分别是34.88%、25.89%、12.52%、7.06%、5.24%、3.98%,占缺课病因的89.57%。引起中学生疾病缺课天数前6位的疾病依次是肿瘤、传染病、外科手术后、神经系统疾病、伤害、支气管炎及肺炎,平均缺课天数分别是26.0、8.3、4.6、4.0、3.8和3.7 d。小学月平均缺课率为(1.62±0.83)%,高于中学的(0.67±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5,P<0.01,表1)。

表1 中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

2.2 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率时间分布

由图1可见,中小学上半学期缺课高峰出现在12月份,这与当年康健街道部分学校发生手足口、水痘疫情流行有关,小学因病缺课率为2.45%,中学因病缺课率1.00%。下半学期缺课高峰出现在3月份,小学因病缺课率为1.35%,中学因病缺课率为0.49%。全年12月份中小学发病率均全年最高。

图1 康健社区10所中、小学校因病缺课情况

3 讨论

3.1 因病缺课病因比较

上呼吸道感染是学生因病缺课首要缺课病因,占病因构成比的60.92%。由于中、小学生免疫力较差,学校内大量易感人群聚集,尤其在较寒冷的季节,大部分教师喜欢关门窗上课,造成通风状况差,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并容易造成爆发流行,这是导致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2]。虽然这类疾病造成的缺课天数不多,但患病学生人数较多,导致因病缺课率较高。肿瘤、传染病、外科手术后、支气管及肺炎、伤害等疾病过程较长,因病缺课天数较多,

病情严重者还导致学生因病休学、退学。传染病也是导致中小学生缺课的重要病因,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场所,一旦有传染病发生,容易造成传染病的播散和流行[3]。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多样,一旦疫情爆发,将扩散至其他班级,引起缺课人数上升继而造成缺课天数延长[4]。

3.2 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缺课率差别比较

小学生的人均缺课天数和因病缺课率高于同时期的中学生,与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各器官功能尚未完善,一定程度上与缺乏体育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和卫生行为习惯较薄弱、卫生防病知识欠缺和自我保护意识差等因素有关[5-6]。低年龄学生课外辅导渠道多样,造成休息时间少,身体抗病能力差,容易引起疾病。而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所患疾病若不是传染病或特殊疾病,一般不轻易请假。建议社区、学校、家庭三方应共同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切实减轻学生压力,增强学生体质,保障学生健康成长[7]。

综上所述,学校是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各级学校均应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配备校医或保健教师,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的技术指导,加强校医或保健老师业务培训,使其真正承担起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8]。实施直报系统后,保健教师不仅通过晨检,还通过午间、课间健康巡视等全日健康观察方式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及时报告学生因病缺课的信息。在短时间内获得学生的患病情况,尤其是及早发现传染病疫情苗头,确定集中病例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从而采取防控措施[9]。实现以学校为数据录入端口,区级审核、查询、相应预警,市级综合管理、组织协调的三级网络工作机制[10]。上海市学校因病缺课缺勤网络直报系统的启动,使得疾病监测由被动变主动,不满足于收集到已经发生的疾病信息,更能使之早期及时发现事件的性质和程度,并建立了作出相应的预警和应急的管理,为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提示减少缺课应做到:①教育机构认真做好《学校学生晨检记录》,杜绝带病上课现象,掌握缺课疾病及时上报《因病缺课缺勤网络直报系统》,确保日报和零报告制度。②卫生机构做到每日审核预警提醒,有苗头事件早期开展干预措施。③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以及季节和气候变化,做好卫生宣传工作,将卫生防病知识列入健康教育课程。④根据不同人群特征,做好常见病防治工作,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健康技能。

参考文献

[1] 顾峥奕, 向东. 海市闸北区2009学年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现况分析[J]. 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 25(10): 86-87.

[2] 张璐艳, 刘仲华, 沈珍宝. 长风社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网络直报监测分析[J]. 上海医药, 2014, 35(6): 44-46.

[3] 宗雯琦, 戴月, 潘玮, 等. 江苏省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1): 84-85.

[4] 朱群力, 朱群一, 徐俊, 等. 一起因病缺课追踪确认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调查与处置分析[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3, 24(1): 86-87.

[5] 葛小伍, 薛诚, 钮慧. 2009学年铜山县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情况分析[J]. 中国校医, 2012, 26(1): 9, 12.

[6] 朱培华, 张艳. 秀洲区中小学生因病缺课原因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 2011, 23(8): 47-48.

[7] 冯圆圆, 高敏国, 任梁. 无锡新区2011-2012学年学生因病缺课监测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 2013, 24(3): 54-55.

[8] 叶根花, 雷永良, 王峰. 丽水市中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结果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 2011, 23(10): 61-62, 79.

[9] 何懿, 冯玮, 陈涛, 等. 学校缺勤缺课监测对于水痘监测的作用[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1, 12(11): 973-976.

[10] 周丽, 张玲, 董国营, 等. 学生健康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1, 15(5): 415-418.

收稿日期:(2014-12-19)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08-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179/G478.2

猜你喜欢
中小学校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新常态下中小学校内部控制审计
探讨中小学校虚拟演播室的改建
关于加强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思考
试论精细化管理在中小学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加强和完善中小学校食堂管理的几点思考
浅谈中小学校图书馆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