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内注射+胸腔注射治疗家畜胸肺疾病二例

2016-01-27 17:33廖东飞袁雅静覃宝华韦林岑莫文溢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针头病羊病牛

廖东飞,袁雅静,覃宝华,韦林岑,莫文溢

(1.广西环江县毛南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环江 547100;2.广西河池民族农校,宜州 546300;3.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金城江547000)

气管内注射+胸腔注射治疗家畜胸肺疾病二例

廖东飞1,袁雅静2,覃宝华3,韦林岑3,莫文溢2

(1.广西环江县毛南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环江 547100;2.广西河池民族农校,宜州 546300;3.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金城江547000)

气管内注射和胸腔注射对家畜一些胸肺疾病的治疗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作者依据典型病例,阐述气管内注射和胸腔注射的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在兽医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推广价值。

气管内注射;胸腔注射;胸肺疾病;治疗

气管内注射是一项具有一定操作难度、特殊而又实用的给药技术,临床上常用于家畜肺部线虫病的驱虫、气管与肺部疾病的治疗。胸腔注射是一项简单易行而又实用的给药技术,临床上常用于家畜胸腔及胸腔内部器官疾病的治疗。在治疗诸如胸膜肺炎、异物性肺炎、虫性肺炎、创伤性心包炎等之类的家畜胸肺疾病时,单纯采用传统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的给药方式往往效果欠佳,若能根据具体病灶所在,加施气管内注射和胸腔注射给药技术,将会收到更好的疗效,达到缩短疗程、节约治疗成本的目的。笔者从事临床实践十多年,应用这两种给药技术治疗各种家畜呼吸系统疾病数十例,效果令人满意。现根据两个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1 方法与步骤

1.1 保定

牛、马、羊,站立保定,气管内注射时,头颈须稍抬向上。猪、犬、猫气管内注射时,采用仰卧或侧卧保定并保持整个躯体稍斜向上;胸腔注射时,采用侧卧保定,对体位无特别要求。

1.2 消毒

注射部位剪毛、剃毛,常规消毒。

1.3 部位

1.3.1 气管内注射部位 牛、马在咽喉后5~20 cm气管段腹侧正中线上,两个气管轮(环状软骨)之间;猪、羊在咽喉后3~10 cm气管段腹侧正中线上,两个气管轮(环状软骨)之间;犬、猫在咽喉后3~5 cm气管段腹侧正中线上,两个气管轮(环状软骨)之间。

1.3.2 胸腔注射部位 牛、马、羊、猪在倒数第4至第6肋间近端,距离胸椎横突末端连线4~8 cm处;犬、猫在倒数第4至第8肋间近端,距离胸椎横突末端连线1~3 cm处。

1.4 方法

1.4.1 气管内注射 术者左手固定术部皮肤,右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于两个气管轮之间垂直刺入气管,深度达气管内径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牛、马、大中猪深3~4 cm,小猪、羊1.5~2.0cm,犬、猫1.0~1.5 cm,若轻轻摆动针头感觉前端空虚或者抽拉注射器活塞感到轻松自如,则提示针头已进入气管腔之中。针头刺入气管腔后,以一滴一滴的方式缓缓注入药液。注完后拔出针头,涂擦碘酊消毒术部。

1.4.2 胸腔注射 注射器装上一次性9号或10号医用针头,抽取药液,垂直刺入注射部位,感觉针头前端空虚时,快速注入药液。注完后快速拔出针头,涂擦碘酊消毒术部。

2 典型病例

2.1 典型病例之一: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疑似病例

2009年6月20日,南宁市良庆区李某打来电话向本文通讯作者求诊,称其于3周前从山东引进山羊60只,其中15只于1周前开始出现咳嗽,流出大量鼻液,反刍、嗳气停止,发病后,曾请村兽医用青霉素、卡那霉素、安乃近等药物治疗,但收效不大,截至今日已有12只死亡,并发现又有20多只羊发病,眼看羊只发病越来越多,病情越来越严重,特打来电话紧急求助。受本文通讯作者邀请,笔者于当日上午8:00时许赶往疫点现场诊治。

2.1.1 发病情况及临床检查 病羊体重20~40 kg不等,正在发病28只,多数体温高达40℃以上,高热稽留,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随即咳嗽,咳声干,表情痛苦,流浆性或脓性鼻液,常粘附于鼻孔、上唇,呈铁锈色;呼吸困难,腰背拱起呈痛苦状;腹胀、腹泻,眼睑肿胀,张口呼吸,流泡沫样唾液,有的口腔溃烂,头颈伸直;测得病羊的各项生理指标如下:T(体温)=40.5~41.2℃,P(脉搏)=150~160次/min,R(呼吸)=60~80次/min。

2.1.2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羊只,主要病变如下:两侧胸腔有淡黄色积液,暴露于空气后发生纤维蛋白凝块,肺脏实变如肝,为暗红色、灰色或红灰色兼而有之,出现明显纤维素性炎症,表面粗糙,切面呈大理石样,剪开支气管可见大量淡黄色带有泡沫和纤维蛋白的液体;胸膜粗糙,与心包膜粘连,心包内有混浊的液体;支气管淋巴结和纵膈淋巴结肿大,有出血点;肝、脾、肾脏肿大,被膜下可见有小出血点。

2.1.3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检查、病理变化,初诊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疑似病例。

2.1.4 防治措施 及时隔离病羊,搞好全场卫生、消毒工作,全群给药。

2.1.4.1 对于重症病羊

(1)30%氟苯尼考注射液,按10 mg/kg气管内注射;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商品名:混感特效,规格:磺胺间甲氧嘧啶钠1g+甲氧苄啶0.2 g,10 mL:1 g),按0.1~0.2 mL/kg,分两侧胸腔注射,首次加倍。每天各1次,连用4~6 d。

(2)静脉注射5%氯化钙1~5 g,1次/d,连用4~6 d。

(3)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维生素C200~500 mg,1次/d,交叉注射,连用4~6 d。

(4)对呼吸困难较严重的羊只,除了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外,还肌内注射尼可剎米250~500 mg,1次/d,连用3 d.

2.1.4.2 对于微症病羊和未发病羊只 30%氟苯尼考注射液,按10 mg/kg,气管内注射;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按0.1~0.2 mL/kg,分两侧胸腔注射,首次加倍。每天各1次,连用3 d。第4天开始,连续4 d使用同量的氟苯尼考注射液肌内注射。

2.1.5 转归

第2天复查,除了病情较为严重的3只病羊之外,其余病羊症状有所缓解,继续实施综合治疗。未发现新增病羊。

第3天复查,病羊死亡2只,其余病羊症状得到进一步缓解,近半数病羊开始进食,但尚流有少量鼻液;T= 40.5~40.8℃,P=140~150次/min,R=48~60次/min,继续实施综合治疗。未发现新增病羊。

1周后复查,已有21只病羊完全恢复正常,T=38~39.1℃,P=75~125次/min,R=30~36次/min,继续进行气管内注射、胸腔注射1次。余下病羊继续实施综合治疗。未发现新增病羊。

2周后复查,除治疗第3天死亡2只外,其余病羊全部康复,T=38.0~39.2℃,P=78~98次/min,R=28~32次/min。未发现新增病羊,全栏停止用药。

2.2 典型病例之二:牛群发性胸膜肺炎疑似病例

2015年7月15日晚21:00时许,金城江区五圩镇规模养牛户覃某打来电话,称其现养有300多头肉黄牛,3周前从山东某县引进肉黄牛30头,5 d前部分牛只突然发生咳嗽,食欲减退或废食,反当减少或停止,部分病牛跛行,曾用磺胺间甲氧粉剂冲水灌服,无任何收效,昨夜死亡3头,剖检发现胸腔内有淡黄色浑浊液体,其中2头肺与胸膜黏连,要求本文通讯作者出诊。通讯作者邀笔者于当日18:00时许一同前往诊治。

2.2.1 发病情况及临床检查 现存病黄牛18头,体重200~250 kg不等,症状明显的有3头:食欲废绝,反刍停止,不愿行动或下卧,T=40~42℃,呈稽留热;痛咳,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呼吸加快而有呻吟声,鼻孔扩张,前肢外展,呈腹式呼吸,R=50~60次/min;叩诊胸部有疼痛反应;脉搏细弱而快,P=100~120次/min,胸下部及肉垂水肿。病情较轻的有15头:多数表现消瘦,偶发干性短咳,食欲反复无常,体温、呼吸、脉搏正常;间歇性瘤胃臌气3头。

2.2.2 诊断 据主诉及临床症状,初诊为黄牛群发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疑似病例。

2.2.3 防治措施 及时隔离病牛,搞好全场卫生、消毒工作,全群给药。

2.2.3.1 对于重症病牛

(1)30%氟苯尼考注射液,按10 mg/kg,气管内注射;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按0.1~0.2 mL/kg,分两侧胸腔注射,首次加倍。每天各1次,连用4~6 d。

(2)静脉注射5%氯化钙1~5 g,1次/d,连用4~6 d。

(3)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20 mg、维生素C500~1 000 mg,1次/d,分开注射,连用4~6 d。

(4)对呼吸困难较严重的牛只,除了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外,还肌内注射尼可剎米300~500mg,1次/d,连用3d。2.2.3.2对于微症病牛和未发病牛只 30%氟苯尼考注射液,按10 mg/kg,气管内注射;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商品名:混感特效,规格:磺胺间甲氧嘧啶钠1 g+甲氧苄啶0.2 g,10 mL:1 g),按0.1 mL/kg,分两侧胸腔注射,首次加倍。每天各1次,连用3 d。第4天开始,连续4 d使用同量的氟苯尼考注射液肌肉注射。

2.3.3.3 对于轻微瘤胃臌气牛只 取大蒜米150捣成蒜泥,加22°米酒100mL拌匀,静置15min后加1000 mL 50℃温水摇匀,取水分2次灌服,随后根据具体病情,按2.2.3.1或2.2.3.2给药。

2.2.4 转归

第2天复查,大部分病牛症状有所缓解,继续实施综合治疗。未发现新增病牛。

第3天复查,所有病牛症状得到进一步缓解,近半数病牛开始进食,T=38~39℃,P=80~100次/min,R=40~60次/min,继续实施综合治疗。未发现新增病牛。

1周后复查,已有15只病牛基本恢复正常,T=38.0~39.1℃,P=75~90次/min,R=30~36次/min,继续进行气管内注射、胸腔注射各1次。余下3头病牛继续实施综合治疗。未发现新增病牛。

2周后复查,所有病牛全部康复,T=38~39℃,P=78~98次/min,R=18~32次/min。未发现新增病牛,全群停止用药。

3 小结与讨论

3.1 气管内注射药物的选择

用于气管内注射的药物必须根据病因正确选取,同时应选择没有刺激性,或者尽量选用刺激性较小的药物。

(1)本文所述的两个病例虽未通过实验室诊断做出确诊,但从临床检查、病理变化及治疗结果看,两病例畜群感染肺支原体的可能性极大。丝状支原体属革兰氏染色呈阴性菌,对红霉素、泰乐菌素、土霉素、氯霉素类和磺胺类等抗菌药均敏感,而青霉素和链霉素则无治疗作用。从药物的理化性质来看,氯霉素类药物氟苯尼考和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均具有广谱、半衰期长,而且刺激性较小,故而采用它们作为首选药。

(2)治疗牛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应做到早期治疗,否则效果不佳。同时,要加强对患畜的饲养管理,避免受寒,改善畜舍和环境的卫生条件,防止疾病扩散。

3.2 气管内注射时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动物种类、体型的大小来选用大小、长度合适、抗折性能较好的注射针头,过粗易造成气管组织创伤;过细抗折性差,易造成环状软骨碎片堵塞或者在注射过程中咳嗽时剧烈震动,引起针头折断[1]。据临床经验,牛、马、大猪、大羊选用10~12号针头为宜,小猪、小羊、犬、猫选用一次性注射器原配7~9号针头为宜,注射时最好能在针头上加接一小段胶管。

(2)为减轻对气管内膜的刺激,药液应以等渗盐水配制,并加温至与体温近似的温度。同时,药液总容积不宜过大,注入速度不能过快,牛、马、大猪不超过60 mL,小猪、羊不超过30 mL,犬、猫不超过15 mL,具体用量视动物体型大小而定。注射速度以不产生明显咳嗽为宜,为防止咳嗽,可事先向气管内注入2%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牛、马4~6 mL,猪、羊1~2 mL,犬、猫1 mL,但应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3)商品针剂药物,尤其是兽用针剂,其有效成分浓度往往偏低,因此,最好能利用原粉或原液药自行配制,以获得浓度、容积均合适的药液。

3.3 胸腔注射时应注意的问题

胸腔注射时,针头一定要套牢,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进针前应将注射部位的皮肤往一侧挪移一下,以防空气从针眼进入胸腔而引起气胸;确认针头进入胸腔后,要以最快的速度推药,注完快速拔出,整个过程控制在几秒之内,尽量避免划伤肺组织。

3.4 其他

除了本文所述的几个疾病之外,气管内注射+胸腔注射还可用于猪的肺疫、传染性胸膜肺炎和虫性肺炎,牛羊的巴氏杆菌病、肺结核病、虫性肺炎和犊牛肺肠炎型衣原体病,猫和狗的各型肺炎的治疗。引种前20 d在产地注射相关疫苗,引种后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畜舍卫生,可有效预防传染性胸膜肺炎、巴氏杆菌病的发生。

必须指出,猪(尤其中、大猪)颈部的皮下脂肪较厚,操作难度较大,不能象牛、羊、犬隔着皮肤抓住气管直接注射,可采用人用9~12号穿刺长针(长度约12 cm),边插针、边抽拉注射器活塞,若活塞可轻松抽拉,则提示操作正确。犬、猫的气管内注射要注意做好保定,以防抓、咬操作者;颈下部被毛较厚,事先应剪除干净;气管较小,稍不小心易穿透,故宜采用边插针、边抽拉注射器活塞的操作办法,当活塞可轻松抽拉时,提示操作正确。

综上所述,采用气管内注射+胸腔注射治疗胸肺疾病,应结合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等其他给药方式,对重症病畜必须实施综合对症治疗,否则疗效欠佳。

[1] 莫文溢.气管内注射在家畜肺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06,12:77-79.

S858

A

2095-3887(2016)02-0045-03

10.3969/j.issn.2095-3887.2016.02.012

2016-02-14

廖东飞(1971-),男,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莫文溢(1963-),男,高级讲师,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和动物疾病诊疗工作。

猜你喜欢
针头病羊病牛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羊肠毒血症的诊断技术和防治方法
晚秋
对肉羊瘤胃积食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以神经紊乱为共症的常见牛病的治疗方法
浅析牛子宫脱出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