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夹闭及微导丝置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比较

2016-01-28 23:55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并发症疗效

于 凯(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动脉瘤夹闭及微导丝置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比较

于 凯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摘要】目的 比较手术夹闭及微导丝置入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75例患者,其中50例行显微动脉瘤夹闭术(手术组),25例患者行经微导丝置入弹簧圈治疗(介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手术组患者良好率为90.0%,明显高于介入组的72.0%(P<0.05);手术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介入组(P<0.05)。结论 显微手术夹闭与微导丝置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均有很好的疗效,但显微手术夹闭术治疗效果更有效,患者术后恢复佳。

【关键词】动脉瘤;外科手术夹闭;微导丝弹簧圈置入;疗效;并发症

颅内动脉瘤主要是颅内动脉局部血管壁的膨出,在颅内压突然增大或下蹲等情况下血管容易破裂引起脑出血,对患者的健康影响较大,严重者致死[1]。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主要为外科显微进行动脉瘤颈部夹闭和介入栓塞治疗,它们的主要目的即是阻断动脉瘤内的血液供应,避免其发生二次破裂出血[2]。本文比较手术开颅进行动脉瘤夹闭和介入微导丝置弹簧圈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脑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75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将75例患者分为手术组和介入组。手术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5.6±3.2)岁,Hunt-Hess分级:Ⅰ级27例,Ⅱ级17例,Ⅲ级6例。介入组25例,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34.3±2.8)岁,Hunt-Hess分级:Ⅰ级13例,Ⅱ级9例,Ⅲ级2例。两组患者在上述等其他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过头颅CTA检查确诊病变。手术组:患者全身麻醉成功后,在显微镜的引导下沿着外侧裂静脉的走形分开颈动脉池和外侧裂池,充分暴露病灶后夹毕动脉瘤的颈部,然后在接受显微颅内动脉瘤颈部夹闭治疗,术后注重降低颅内压。介入组:先通过股动脉穿刺将微导丝送达至颅内动脉瘤颈部,然后弹簧圈再介由微导丝到达动脉瘤囊腔内,以其与微导丝垂直方向成篮,防止其与微导丝缠绕,充填完满。

1.3 评价指标:根据GO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良好,轻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人和死亡。观察患者术后有无脑梗死、脑积水、尿崩症及肺部感染并发症。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经由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手术组患者良好率为90.0%,其中良好45例,轻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1例,植物人1例,死亡0例;介入组良好率为72.0%,其中良好18例,轻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人1例,死亡1例;手术组良好率显著高于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8,P=0.045<0.05);手术组轻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人和死亡的发生率与介入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所有患者术后3 d及7 d行头颅CT检查。手术组脑梗死11例(22.0%),脑积水15例(30.0%),尿崩症7例(14.0%),肺部感染16例(40.0%);介入组脑梗死1例(4.0%),脑积水2例(8.0%),尿崩症2例(8.0%),肺部感染4例(16.0%);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介入组(P<0.05)。

3 讨 论

大多数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其破裂前都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因此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诊出率较低,多数患者引起破裂引起脑出血而被发现[3]。动脉瘤破裂后易并发脑积水和血管痉挛等,模糊手术视野,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部分患者在瘤体破裂后1周内即可发生再次破裂出血而死亡。

临床上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多采取急诊手术治疗,及时进行DSA明确病灶位置,尽早夹闭破裂血管,可很好地清除颅内积血,且可大大降低患者发生血管痉挛的危险,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利于患者术后康复[4]。颅内动脉瘤直接开颅夹闭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较常用的措施,但风险较大。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该疾病则可以有效夹闭动脉瘤,降低再次出血的发生率,还可有效清除颅内积血,患者术后恢复较好。本研究中,介入组手术良好率为72.0%,且其术后并发症低于手术组,与相关报道结果基本一致[5],说明微导丝置弹簧圈对颅内动脉瘤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其并不能完全代替显微动脉瘤夹闭术,部分特殊颅内动脉瘤,如颈内动脉瘤和巨大动脉瘤等[6],如采用介入手术治疗,弹簧圈很容易进入动脉瘤,增加其再破裂和痉挛的风险,造成患者的死亡或者致残。

综上所述,动脉瘤夹闭和微导丝置弹簧圈对颅内动脉瘤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显微手术夹闭效果更优,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 黄德俊,万定.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临床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2,14(1):215-217.

[2] 李永生,郑伟武,田飞,等.可脱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97-98.

[3] 陈常怡.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介入治疗时机及预后思路探索和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9):99.

[4] 赵宝帅.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疗法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院导刊,2013,10(8):436-438.

[5] 赵宝帅.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疗法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院导刊,2013,10(8):436-438.

[6] 游涛,胡稻,谭兴萍.颅内动脉瘤176例手术治疗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0):1653-1654.

中图分类号:R73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048-01

猜你喜欢
并发症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