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

2016-01-28 23:55张硕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中医院辽宁朝阳1224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治疗效果诊断

张硕(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中医院,辽宁 朝阳 122400)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

张硕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中医院,辽宁 朝阳 122400)

【摘要】目的 探究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8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对其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探究,归纳治疗手段以及疗效。结果 小儿过敏性紫癜除皮肤出现紫癜外,还存在消化道症状以及肾脏受到损伤等相关表现。对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后,具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结论 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症状进行了解,有助于疾病的及时诊断以及治疗,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小儿;过敏性紫癜;诊断;治疗效果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具有变态反应的疾病,是因为毛细血管和细小动脉受到了伤害,从而使血液渗透到皮肤黏膜的位置下,促使皮肤产生瘀点以及斑点,严重者会使患者的脏器系统产生病变[1]。而当疾病产生时会伴随关节疼以及腹痛等现象。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过敏性紫癜在小儿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此研究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诊断以及治疗进行分析,从而提升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8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男性患儿为38例,女性患儿为30例,患儿年龄均在3~14岁,平均年龄为(9.2 ±1.3)岁。其中,21例患儿年龄3~6岁,比例为30.88%;33例患儿年龄在7~10岁,比例为49.25%;14例患儿年龄在11岁以上,比例为19.87%。发病原因均为上呼吸道感染、食物过敏等,某些患儿并无显著引发原因。所有患者家属均代替患儿签署了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儿的年龄、性别以及引发原因、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归纳以及统计。

1.2.2 治疗方法:患儿应进行适当的休息,以免发生患儿和过敏原产生接触现象,存在感染现象的患者应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按照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相关治疗。对症治疗方法为:患儿应口服0.5~1.0 mg/kg的异丙嗪,1日3次,口服维生素C2,每日5 g,并将其和钙剂进行配合服用;具有腹痛症状的患儿应增加654-20及2~0.3 mg/kg。激素治疗方法为: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对患儿进行冲洗治疗,其使用剂量为15~30 mg/(kg·d),应在1 h内滴注完成,持续使用3 d后,将药物改变为泼尼松片,患儿需要口服其药物,服用剂量为1 mg/(kg· d)。抗凝治疗方法为:患儿应服用双嘧达莫,每日2~3 mg。

1.3 疗效判定标准[2]: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相应的评定。患儿字用药7~14 d后,其身体皮损现象逐渐消失,或者患儿身体只存在少许的色素沉着现象,并没有新损伤现象则为治愈;患儿在用药7~14 d后,身体皮损恢复程度在3/4以上,存在少见的新发皮损现象则为显效;其患儿在用药7~14 d后,其身体皮损恢复程度在1/3以上,临床症状表现有所改善,患儿身体存在少数新发损伤则为有效;患儿用药后无任何变化,或者临床症状表现加重,严重者出现继发性紫癜则为无效。

2 结 果

2.1 统计患儿紫癜临床表现:在所有患儿中,68例患儿出现皮肤紫癜现象,比例为100%;38例患儿出现消化道症状,比例为55.88%;22例患儿出现肾脏损伤症状,比例为32.35%;18例患者出现关节受累症状,比例为26.47%。由此能够说明,患儿均存在紫癜现象,其产生紫癜的位置以患儿的上肢、下肢以及躯干为主要位置,随后产生子紫癜现象的则是消化道症状,肾脏损伤则是以血尿以及蛋白尿为主,关节受累则是以关节疼痛或者膝关节的活动受到限制。

2.2 治疗效果分析:患儿经治疗后,其治疗效果达到痊愈的例数为31例,比例为45.58%,治疗效果达到显效的例数为20例,比例为29.41%,治疗效果达到有效的例数为15例,比例为22.06%,治疗效果达到无效的例数为3例,比例为2.95%,治疗总有效率为97.15%。同时患儿的紫癜消退时间均为(11.2±1.8)d,腹痛消失时间均为(4.4± 1.6)d,关节肿痛的消失时间均为(5.8±1.7)d。

3 讨 论

过敏性紫癜对于小儿患儿而言,会致使其小动脉炎症发生,从而对小儿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在儿科中所产生的过敏性紫癜具有较多的临床症状,而部分患儿则是以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为疾病中的主要临床表现,从而对临床医师的诊断形成一定的影响[3]。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严密的观察,并且和相关的协助检查进行配合,从而加大诊断的正确率,使得临床医师可以对患儿的疾病进行相应的诊断。

而在此次研究的过程中,我院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在临床症状上除了患儿的皮肤产生紫癜外,还会产生消化道症状,肾脏受到损伤与关节受累等相关表现[4]。而消化道症状的主要表现为腹痛,其肾脏损伤的主要表现为血尿与蛋白尿,关节受累多表现在膝关节中。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按照患者病情的实际状况,和协助检查进行相互探究,从而提升医师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正确诊断率。当被诊断为小儿过敏性紫癜后,应及时找出引发疾病的主要原因,存在显著引发原因的患儿应及时进行治疗,与此同时还应予以抗过敏以及止痛药物对患儿进行治疗,从而使患儿的症状获得缓解。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增加相应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此来缓解紫癜以及关节受累等临床症状,从而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治疗,并且还能够使肾脏所存在的损伤症状得到恢复。在对患儿实行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告知患儿及其家属应注意休息,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而对于皮肤受到损伤的患儿而言,如果患儿存在荨麻疹样皮疹或者出现血管神经性现象,应选择抗组胺药以及钙剂进行治疗[5]。可以选择5 mg录雷他定来进行治疗,1天1次。或者可以选择氯苯那敏来进行治疗。就目前而言,采用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对此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减少对内脏所形成的损伤。其作用机制则是将血管的通透性进行改善,以此来减少皮肤以及内脏出现的水肿以及出血现象。其用法用量为:使用剂量为20~40 mg/(kg·d),将其分为两次静滴,在使用1~2周之后采用口服,剂量为15~20 mg/(kg·d),使用时间为1~2周。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而言,需要对其症状进行严密的观察,并且和相关的检查项目进行配合,从而对疾病进行确诊,提升准确率。对患儿进行及时诊断以及及时治疗,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病程时间。

参考文献

[1] 田亮.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咪替丁治疗6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336-337.

[2] 袁婷婷,张锐锋,封东进,等.血液灌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10-12.

[3] 张艳云.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9):2000-2001.

[4] 徐志超,李清.小儿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诊断及干预的临床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14,14(7):840-842.

[5] 马荆慧.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52例临床效果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3,6(z2):118-119.

中图分类号:R55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157-02

猜你喜欢
过敏性紫癜治疗效果诊断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应用意义评析
低分子肝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应用预防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效果观察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分析
维C银翘片辅助治疗对过敏性紫癜儿童IgA、IgG水平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