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药并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

2016-02-02 00:29朱丹烨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阳虚证艾灸骨质疏松症

苏 敏 朱丹烨

(中山市灸针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广东 中山 528403)



灸药并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

苏 敏 朱丹烨

(中山市灸针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广东 中山 528403)

目的 探讨灸药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原发性骨质疏松脾肾阳虚证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艾灸配合中药口服,对照组仅予中药口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骨密度T值为-0.19±0.86,对照组为-0.52±1.08,与治疗前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T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症候积分为18.94±5.46,对照组为23.47±7.08,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P<0.05)。结论 艾灸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脾肾阳虚证疗效显著,较单纯中药治疗效果更好。

艾灸;中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现代医学将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大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两型: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1〕。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发病率逐年增高,其引起的腰背疼痛、驼背畸形甚至骨折等严重威胁着绝经后妇女及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该病病因复杂多样,与遗传因素、增龄、绝经、激素代谢、脏器功能等相关。中医典籍中虽无“骨质疏松”这一病名,但根据其症状表现,可归为“骨痹”“骨萎”“腰痛”范畴,中医学认为肾虚是发病的关键,肾虚为本,痰饮、食积、血瘀为标,病理产物阻滞经络,不通则痛,故骨质疏松常表现为腰背及全身骨骼关节疼痛等〔1〕。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方法较多,有中药内服、膏药外贴、针灸、药膳、导引术以及多种方法联合使用等〔2〕。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艾灸与中药结合的方式治疗骨质疏松之脾肾阳虚证,疗效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来源于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中山市苏敏中医针灸诊所,男27例,女33例,年龄50~79岁。治疗前与患者沟通,根据患者接受程度和需求分组,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61.17±7.35)岁;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62.20±7.5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的“中药新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药新药治疗肾阳虚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骨质疏松脾肾阳虚证诊断标准。主症:腰部背部疼痛、下肢疼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行走困难;次症:下肢无力、精神萎靡、夜尿频多、动则气促、发槁齿摇。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迟,两尺脉无力。主症见2项及以上,次症具备1项及以上,舌脉征相符,即可诊断为脾肾阳虚证。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三稿·2014版)》〔4〕。纳入标准:年龄50~80岁;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病程≥1年;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患者长期服用其他相关治疗药物,且拒绝停用者;患者属于晚期畸形、残疾或丧失劳动力者;哺乳期、妊娠期妇女;精神病患者;过敏体质的患者;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脱落和剔除标准: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方案进行治疗;未按要求完成治疗周期;治疗期间患者病情加重需住院治疗,患者自行退出研究。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1)灸法:主方取穴:关元穴、肾俞穴(双)、脾俞穴(双)。交替方1: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命门穴;交替方2:气海穴、绝骨(双)、肝俞穴(双)。每次温和灸30 min,隔日艾灸1次,第1次行主方配合交替方1,第2次行主方配合交替方2,如此接连交替。(2)中药治疗:参照《温病条辨》安肾汤加减:淫羊藿30 g,肉苁蓉12 g,鹿茸9 g(煎后兑服),葫芦巴9 g,补骨脂9 g,枸杞9 g,炮附片9 g(先煎),茯苓9 g。菟丝子30 g,韭子6 g,大茴香6 g,狗脊9 g。以上中药12味,1剂/d,水煎后温服,分2次口服,经期停服。

1.2.2 对照组 仅予以中药治疗,药方及服用方法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

1.3 疗效观察

1.3.1 观察指标 (1)骨密度测定。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QDR4500W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精确度为1%,由专人操作负责测量腰椎的骨密度值,单位为g/cm2,计算机自动分析并打印结果,得出T值,代表患者骨密度与同性别骨峰值的差别。(2)中医证候积分评定。评分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主症(证候指数):腰部背部疼痛(5分),下肢疼痛(4分),畏寒肢冷(2分),腰膝酸软(2分),行走困难(2分);次症(证候指数):下肢无力(1分),精神萎靡(1分),夜尿频多(1分),动则气促(1分),发槁齿摇(1分);证候程度:无症状(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证候评分=证候指数×证候程度。各项症候评分相加之和为总积分,轻度症状:总积分≤20分,中度症状:20分<总积分≤40分,重度症状:40分<总积分≤60分。

1.3.2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制定。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70%且<95%;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且<7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疗效指数 =(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愈显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痊愈率=痊愈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T值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骨密度T值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1.29±1.04,对照组-1.41±0.96;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骨密度T值为-0.19±0.86,对照组为-0.52±1.08,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两组骨密度T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31.23±10.01)分,对照组(29.76±9.17)分,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18.94±5.46)分〕低于对照组〔(23.47±7.08)分,P<0.05〕。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痊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2例),愈显率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2.00%,痊愈8例,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8例),愈显率69.33%;两组愈显率、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祖国医学对于“骨痿”、“骨痹”、“痹痛”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阳为命门之火,推动着骨骼的生长、发育、强壮,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清阳实四肢”,人体的强劲运动也依赖水谷精微化生的清阳之气,先后天相互自助,共同促进,不断充养脏腑和骨骼,故脾肾强劲则筋骨坚固有力,但随着年龄的增大,《内经》曰“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男子八八齿发去”,机体脏腑功能逐渐衰弱,肾阳温煦能力下降,火不暖土则脾虚,化源不足,不能濡养骨骼,则骨枯髓痿,容易引起骨质疏松,故临床治疗当以补脾肾,壮筋骨为主〔6〕。

现代医学根据“肾主骨”理论,对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涉及骨生物力学、骨代谢、内分泌、免疫等多个学科,认为中医药方法治疗骨质疏松可能是多靶点、多环节地调节细胞因子功能状态平衡,升高人体促进骨形成的细胞因子水平,降低促进骨吸收的细胞因子水平,增加骨强度,减少骨量的丢失,从而防止骨质疏松的进一步发展〔7〕。

针对骨质疏松之脾肾阳虚证患者,以治疗脾肾之阳气衰惫为首要目的,故选择肾俞穴、脾俞穴为主方,先天后天相互结合,能够促进人体精微物质的转换和吸收,配合关元穴,以增加培元固本的效果。交替方取穴足三里、三阴交,为治疗骨质疏松常用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艾灸命门、绝骨穴,可培补命门真火、益精补髓,共奏补益脾肾阳气之功。艾灸气海、肝俞可扶正固本,行气活血止痛。辅以《温病条辨》之安肾汤加减,以鹿茸为君,附子、韭子等补肾中真阳,去苍术加肉苁蓉、枸杞,以缓解方中辛燥之力,增淫羊藿、狗脊,可补肾阳、强筋骨、散寒湿。艾灸和中药相结合,共奏补益脾肾、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健脾除湿之功。综上所述,艾灸与中药结合治疗骨质疏松之脾肾阳虚证,不仅能提高患者骨密度水平,而且可以改善患者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疼痛、行走困难等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1 王新祥,张允岭,黄启福.对骨质疏松症中医主要病机和现代病因学的认识与探讨〔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2):1119-23.

2 张绍文,李盛华,樊成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辨证诊治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12):1318-22.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7-9.

4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学科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三稿·2014版)〔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4;20(9):1007-10.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6 吕 萌.补脾益肾法配合针灸推拿治疗骨质疏松症(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

7 彭丽红,马改霞.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13;28(1):98-101.

〔2016-08-11修回〕

(编辑 袁左鸣)

苏 敏(1975-),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针灸临床研究。

R246.1

A

1005-9202(2016)22-5704-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2.098

猜你喜欢
阳虚证艾灸骨质疏松症
实脾散治疗脾肾阳虚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温中止泻汤联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临床观察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艾灸保健知多少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肾阳虚证诊断标准》条目筛选(一)——基于文献的条目的筛选方法和操作规程
夏天怎么做艾灸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