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温州市用水总量控制的对策分析

2016-02-05 03:30叶坤华刘丽君赵东淼
浙江水利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温州市总量用水

叶坤华,刘丽君,陈 剑,赵东淼

(温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浙江 温州 325000)



关于温州市用水总量控制的对策分析

叶坤华,刘丽君,陈 剑,赵东淼

(温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浙江 温州 325000)

用水总量控制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温州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过程中,在用水总量控制方面的做法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在用水总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农业、工业和生活等主要用水行业的控制措施以及在源头管理上的制度措施。

用水总量;控制;制度;温州市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重要的基础性自然资源,也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控制性要素。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已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面对温州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生态环境日趋严峻的形势,要求必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好节水减排及用水总量控制工作。

2013年11月,温州市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1],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做出了系统部署,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管理是温州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创建节水型社会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

1 温州市现状用水情况

根据《温州市水资源公报》[2],2014年,温州市平均降水量为2 003.7 mm,较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多11.13%,较上年降水量偏多7.05%。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156.78亿m3,地下水资源量28.21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计算量25.99亿m3),总水资源量为159.00亿m3。 全市总用水量为19.71亿m3,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为6.07亿m3,林牧渔畜用水量为0.26亿m3,工业用水量为5.44亿m3,城镇公共用水2.58亿m3,居民生活用水量为4.26亿m3,生态环境用水1.10亿m3。

近几年,温州市总体用水情况较为平稳,总用水量基本维持在19.00亿~20.00亿m3,与省内的宁波市、台州市等地的用水情况基本相当。

2 温州市用水总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水资源总体分布不均

温州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 818.0 mm,降水量时空分布差异显著,一般情况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增,总的趋势是山区大于平原,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左右,降雨成因主要是锋面雨和台风雨。由于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造成全市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总体上泰顺、文成、永嘉等县山区水资源相对丰富,乐清市、龙湾区、洞头县等平原、海岛地区水资源相对缺乏。

2.2 用水效率较低

温州山区的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缺少骨干性的控制工程,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根据《温州市水资源公报》[2],温州市的水资源利用率仅为12.4%。农业灌溉过程中,灌溉配套设施不足,管理不够完善,节水灌溉所占比例较低,2014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51,农业用水的浪费较大。工业行业用水过程中,未深入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工业污水回用和循环利用水量较少,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31.1 m3/万元,与宁波市等省先进地区相比,温州市的工业用水的单位指标仍然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2.3 用水总量统计口径有待完善

近几年,用水总量的统计均以水资源公报的数据为准,而当前水资源公报是采用典型调查获取行业用水指标定额测算全市用水总量,典型调查的数据偏少且代表性不足,统计精度不高,统计的结果也难以进行复核,与实际用水情况可能存在偏差[3]。公报统计的用水总量不能有效支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用水总量的统计口径。

2.4 取水实时监控能力不足

温州市对规模以上用水户安装了取水实时监控设施,其中年取水5万m3以上的企业已经基本实现取水监控全覆盖,总监控的年取水量约7.00亿m3,但与全市的工业和生活年用水量(近12.00亿m3)相比,差距还较大,取水的监控能力明显不足,大大制约了用水总量统计的准确性。应继续加强水资源的监控能力建设,加大对已有监控网络的巡查与维护力度,加大取水许可的监督管理。

3 温州市用水总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水资源,在用水总量控制过程中,应充分满足各用水户的用水需求,同时也要让各用水户做好节水措施,通过用水效率的控制来实现各用水户的用水总量控制。在行业用水中应做好农业、工业、生活等用水效率的提升工作,同时辅助以相关的用水总量控制的配套制度,从而实现温州市用水总量控制的总体目标。

3.1 各主要用水行业的总量控制措施

3.1.1 农业用水总量控制

温州市的农业用水约占全市总用水的30%,农业用水是影响用水总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加强农业用水总量控制,特别是大中型灌区的用水总量控制,是农业用水总量控制的关键。目前,温州市农田灌溉水平还较低、渠系及配套建筑物相对落后,高效节水灌溉所占的比例较低,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农业用水总量的控制。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田水利设施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从而实现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等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

(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改善粮食生产条件,优化粮油品种品质,努力提高单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按照“连点成片、建园成区、区域联动”的现代农业推进方式,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全面提升蔬菜、水果、花卉等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建设一批具有山水田园特色的农业休闲园区,着力提升休闲观光农业与创意农业的发展水平。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模式,能有效减少农业需水量,达到农业用水控制的目的。

(2)加快农业节水设施建设

对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优化改造,提升渠系输水能力,减少渠系的漏损,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大力推广喷灌、微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在现代农业园、农业生态基地中优先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通过渠系改造和高效节水灌溉建设,减少农业用水的损失,使有限的农业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1.2 工业用水总量控制

温州市的工业用水约占全市总用水的28%,是温州市的第二大用水行业,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深化清洁生产审核,抓好高耗水行业节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是实现温州市工业用水效率提高和工业用水总量控制的主要手段。

(1)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深化清洁生产审核

全面推进电镀、印染、造纸、制革等高耗水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淘汰落后的高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加大对产能小、效能低、耗水大的企业的整合重组与兼并力度。有序推进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和重点区块的整治,结合行业整治提升,严格高耗水行业用水计量管理,推动高耗水行业向科学用水、循环用水、合理用水发展。围绕节能减排、“五水共治”的有关要求,对全市的重点耗水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把清洁生产审核与工业节水相结合,促进废水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实行废水资源化。

(2)抓好高耗水行业节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通过循环利用,降低火电行业冷却新鲜水的使用;通过优化水处理方法,提升化工行业节水;通过废水回用,提升造纸行业水资源利用率;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升制革行业节水。采用高效、安全、可靠的水处理技术工艺,大力提高水循环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耗水量,加强废水综合处理,减少水循环系统的废水排放量,提高企业节水管理能力和废水资源化利用率,达到节约用水和工业用水总量控制的目的。

3.1.3 生活用水总量控制

生活用水主要是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用水的需求量会逐年增加,因此生活用水的总量控制应在保障居民生活正常用水的前提下,通过供水管网改造降低管网漏损、节水器具的推广使用和日常的节水意识提高等措施进行总量控制。

(1)供水管网改造

由于目前全市的平均管网漏损率为17.9%,个别乡镇的管网漏损率甚至高达30.0%,管网漏失水量大。需对现有材质差、老化的供水管网进行改造,降低管网漏损,提高供水效率。

(2)加大节水器具的推广和使用

在生活用水上,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约要流失6 m3的水,一个漏水的坐便器,一个月漏失量大概为20 m3,要引导居民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生活用水器具;对政府、企事业单位、商场、酒店、宾馆等推行节水型器具,使水量、水压、供水时间能得到有效控制,将生活用水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3)优化水价改革,提升居民节水意识

阶梯水价和分类水价制度的实行对温州市用水户的节水起到一个有利的促进作用,通过合理提高水价,使城市供水企业有资金、有能力进行节水改造,同时也增加了用水户节水的积极性。注重节水宣传,提升居民节水意识。

3.2 用水总量控制的制度措施

3.2.1 严格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

按照有关要求,严格落实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工业园区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应当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和防洪(潮)要求,进行水资源论证,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对温州市沿海产业带、瓯飞工程、珊溪水库供水区范围进行水资源的保障与供需平衡分析,建立温州市的流域规划体系,形成以瓯江、飞云江、鳌江为体系的流域规划,对全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在源头上进行了研究与控制。

3.2.2 严格用水总量控制与取水许可管理

对用水总量控制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各县(市、区)以及工业、农业、生活等主要行业的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取水;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限制审批新增取水。规范取水许可办理行为,在许可条件、负面清单中明确高耗水、高污染企业的限批管理,明确实行地下水禁限采制度。加强计划用水管理,对规模以上取水户下达年度用水计划,加强取水监控的安装和运行维护力度,对取水户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按照实际用水量足额按时收取水资源费。

3.3.3 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

加快推进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与管理。相继兴建了洞头陆域引水、珊溪平苍引水工程、永乐楠溪江供水工程等水资源调度工程,有效解决了洞头、平阳、乐清等地的饮用水短缺问题。编制温瑞塘河调水规划及温州市区河道生态调水工作方案,实施温瑞塘河活水畅江工程,有效改善了塘河的水生态环境。通过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能有效控制和了解各地、各行业的用水规模和用水现状,为用水总量控制管理提供依据。

4 结 语

用水总量控制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需加强用水总量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地掌握各县(市、区)和各主要行业用水情况,为用水总量控制、温州市“五水共治”建设美丽浙南水乡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1]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温政发[2013]88 号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S].温州:温州市人民政府,2013.

[2]庄千艳,叶坤华,贾海勇,等.温州市水资源公报(2014)[R].温州:温州市水利局,2015.

[3]水利部办公厅.办资源[2014]57号关于印发用水总量统计方案的通知[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4.

(责任编辑 郎忘忧)

2015-10-25

叶坤华(1986-),男,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水利规划设计工作。

TU991.31

B

1008-701X(2016)01-0037-02

10.13641/j.cnki.33-1162/tv.2016.01.012

猜你喜欢
温州市总量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节约洗碗用水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总量控制原则下排污权有效配置的实施
温州市瓯三垟灯具厂
上海建立大用水户用水实时监管制度推进城市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