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土家族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策

2016-02-13 13:58邹磊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民风土家族民俗

邹磊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1150)

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土家族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策

邹磊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1150)

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都很重视文化的发展与保护,要实现国家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土家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保护和发展土家族文化是实现国家关于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途径,通过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贵州省土家族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土家族文化;城镇化;工业化;措施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贵州省是土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所以要研究土家族文化,我们一定要重视对贵州省土家族的重视。贵州省土家族地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已经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生动局面。可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土家族文化发展与保护中出现的问题

(一)优秀民族技艺无法得到有效传承

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一些都市文化的冲击,现在年轻人对一些传统文化的兴趣越来越小,年轻人脱离以前的生活区域进入城市生活感受不到民族文化的氛围,工业文明的发展使大批农民离开土地,原先那片土地上诞生的、传承的民族民间文化并没有被带入到他们新的生活,另外由于现代媒体的迅速发展,电视、网络、电话把外面一些信息带入到土家族人民的生活中,外来文化短短十几年的冲击,超过了原来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些因素对土家族文化的冲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2.由于少数民族文化未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的提高,所以导致青年人不愿意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这些传统文化,这一方面导致这些老艺人生活状况窘迫,另一方面也导致这些传统技艺的失传。西方文化的冲击使青少年审美价值观改变,他们认为这些文化是落后愚昧的象征,这也导致这些技艺的失传。

3.旅游的发展本来可以带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可是现在一些旅游景点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发展一些粗制滥造的民族工艺品,这一方面使旅游者对土家族文化产生曲解,另一方面也使传统工艺品生产者失去安心创造的心情,从而导致土家族工艺品的质量和美感越来越差。

(二)一些优秀的思想理念和淳朴的思想受到污染

在社会的发展中,土家族为了自身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存理念,他们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现在的土家族民间还广泛地流传着开天辟地、人与动物起源、万物产生的古歌和传说故事。他们认为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的一员应该和睦相处。土家族的习惯法中明确规定了不准破坏山林中的一草一木,而且当地官府也规定了不准破坏森林。这种优良的生态和谐理念至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为了发展经济开始逐渐放弃这种传统观念,尤其在大跃进时期,大炼钢铁,大面积砍伐森林致使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进入新时期地方政府和人民,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盲目毁林开荒砍伐木材,尤其是在贵州这种卡斯特地貌显著的地方,破坏植被造成的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更大。

(三)一些优秀的民风民俗没有得到有效继承

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该地区的民族在自己的经济生活中发展的产物,这些民风民俗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和相对稳定性,是该民族的优秀文化结晶。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既保留了自己的文化特点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因素,可是在现今的情况下,土家族民风民俗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例如土家族“过赶年”、“哭嫁歌”、“摆手舞”等等。

这些民风民俗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由于现代信息的发展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冲击,二是由于学校教育内容与少数民族文化现状脱节,三是由于政府部门没有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做好引导工作,四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把民风民俗进行商业化操作,导致这些活动的畸形发展和粗制滥造化拼接重造。

二、土家族的发展与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一)政府部门应该起到引导作用,制定相应的措施。首先应该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对那些进行土家族文化进行抢救保护的公益组织进行资金上的援助和政策上的帮助。另外可以建立一些相应的少数民族工艺、民风民俗教育机构。一方面可以让少数民族工艺、风俗、理念培养优秀的继承人,又可以使其他民族对土家族文化感兴趣的人对土家族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其次,政府应该拨出专门资金对土家族老艺人进行资金支持,一方面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让他们安心进行艺术创作,另外也可让以青年人学习土家族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促进作用。

(二)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实施,应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编写民族文化教材,招聘一些优秀的民族文化继承人对这些教材进行编写,使这些教材更具有民族性、教育性、群众性、观赏性、学习性。其次要加强对其他各科教师的民族文化素质的培养,虽然这些老师不直接进行民族文化的教育工作,可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民族文化意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所以这项工作也势在必行。再次,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生活环境的民族文化氛围的营造工作,例如在中小学校园内墙壁上涂上土家族民族风情的一些图画,体育课上教授学生土家族传统体育活动等等。除了要加强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还要重视贵州省各个高校大学生对土家族文化的教育工作,大学生是高层次的人才,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如果让他们对土家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土家族文化走出去和保护工作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自治地区政府市政部门在进行市政建设时不要盲目学习西方和发达地区建立高楼大厦,宽马路。一方面要时刻注意对少数民族建筑的保护,另一方面在进行新设施建设时也要注意建设一些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建筑。

(四)文体等宣传部门,要加大对社会进行土家族文化的宣传力度,可以刊发一些专门进行土家族文化宣传的新闻刊物和杂志,另外可以在电视台增加介绍土家族民间风俗和人物故事的专门节目,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要经常性地走到土家族村寨中去,注意发掘土家族文化,汲取土家族优秀的文化养分,对土家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新闻工作者是处于整场战争最前沿的战士,为了获得舆论的支持和社会的共鸣,新闻工作者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五)科研机构和各级土家族学会应该时常走到社会上去开展类似百家讲坛的公益讲座,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变成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传播到社会上去,这将会起到更加积极的广泛效应,使人们认识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和必要性。科研机构的人员处于民族文化研究的金字塔顶峰,他们的宣传更具有说服力,更容易使广大人民接受,开展这样的活动会产生更大的积极作用。

(六)企业的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意识,虽然当今是市场经济,但是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重视社会公益,民族旅游产品要高度结合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不能为了获得经济利益粗制滥造一些四不像的产品出来,在进行产品生产时邀请一些民俗方面的专家过来指导,民俗表演节目的演出也要科学地按照本民族的传统进行演出,否则虽然短时间内获得了一些经济利益,可是将会对本民族长远发展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

总之,我们在土家族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不仅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要高度重视土家族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从而形成政府为政策引导,旅游产业为经济支撑,新闻媒体为宣传喉舌,科研工作者为研究尖兵,教育工作者为教育堡垒的发展局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土家族地区将会形成经济发展,民风传承,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1]陈国安.土家族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

[2]杨圣敏.中国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3]孙晓蓉.“两赛一会”打开贵州旅游商品大市场[N].贵州日报,2019-10-11(10).

F207

A

1673-0046(2016)10-0010-02

猜你喜欢
民风土家族民俗
冬季民俗节
民俗中的“牛”
土家族情歌
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民俗节
土家族房屋花窗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美——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多彩民风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王岐山: 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