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区域生态体育公园建设的人文思考

2016-02-13 13:58张林宝叶慧敏汪明旗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鄱阳湖公园区域

张林宝,叶慧敏,汪明旗

(上饶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江西上饶334000)

鄱阳湖区域生态体育公园建设的人文思考

张林宝,叶慧敏,汪明旗

(上饶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江西上饶334000)

本文运用人文理念,对鄱阳湖生态体育公园的建设进行分析与思考,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路,并结合鄱阳湖实际情况,提出了生态体育公园的建设与发展:需考虑生态体育文化的建设;应提高认识,加强导向性政策拟定;要做好生态体育公园功能区建设规划以及生态体育公园建设应注重环境保护。

鄱阳湖生态体育公园;人文理念;建设思考

想要驾驭自然,就需要遵循自然、服从自然。人类在长期的发展中感受了自然的魅力与魔力,在改造自然之时,深悉了这句话的内涵及外延。当前,全球性的环境恶化,全世界人民都在试图找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办法,也试图基于生态世界观构建出人类、环境、资源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如今的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也越来越关注生产、生活所处的环境状况,力争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友好共处。2009年12月,我国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批复公示后标志着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生态经济圈正式成立。在进行鄱阳湖生态经济圈规划之时,为响应体育公园生态化发展的趋势及要求,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圈规划之时就应考虑生态体育公园的建设。想建设好生态体育公园,就要在突出“体育”这一主题的同时,体现“生态”这一主题,同时要基于生态学的角度对公园的设计、规划、前景进行审视,将公园建设集成休闲娱乐、观光旅游、健身、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为一体的、多功能的体育公园。为此,鄱阳湖生态体育公园建设不仅要考虑生态要素、环境要素,还需要基于人文学的视角进行探索,使之建设成人类、自然、环境协同发展的生态体育公园。

一、生态体育与生态体育公园

(一)生态体育的定义

虽然生态体育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了一段时间,甚至可以说生态的概念已经全面深入到体育实践的各个方面,但学术界上依然没有对生态体育的定义达成共识。笔者认为所谓的生态体育,就是指基于自然环境约束条件下,充分结合了人的发展规律而展开的一类体育活动。从这一定义来看,生态体育的特点为贴近自然、尊重自然、服务自然,是在不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活动,是环保的、绿色的、人文的体育活动。实际上,生态体育也是突出体育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总之,生态体育就是涵盖了经济、学校、群众体育为一体的体育概念,生态体育也主要体现生态的概念。

(二)生态体育公园的界定

生态体育公园的建设主要为展现一个区域的生态、教育、技术、经济水平、环境状况、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展现出体育的特色,将公园建设的目标为全区域人民而服务的一个健身、活动、休闲、娱乐的场所。从这点来看,生态体育公园有别于传统的体育公园,是一种多功能、综合性的场所。

区域文明发展的状况,生态体育公园建设是一个很好的展示点。以体育、生态为主题而建立的生态体育公园,不仅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同时还具有经济属性。生态体育公园创建后,游客不仅能够进行休闲娱乐,还能进行观光旅游,使得人们的生活情趣、生活品质无形之中得到提高。为此,生态体育公园的建设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区域经济、环境、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三)生态体育公园建设的意义

首先,生态体育是实现我国体育强国梦的需要。中国是不可否认的体育大国,但依然算不上体育强国,只有当大量的体育爱好者涌入到体育事业中,体育强国梦才能更好地实现,才能将我国的体育事业纳入到持续发展的道路之中。但我们也应认识到,体育设施的不足严重制约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生态体育公园的建设,不仅能让一大批体育爱好者感受自然,也能够让这批人群在公园内健身锻炼,满足体育爱好者的身心发展。其次,生态体育公园是实现区域社会和谐的有利措施。生态体育公园的建设,能让游客平抚心境,在生态环境下,清心思考、休闲、娱乐、健身,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一个静心交流、碰撞的平台,利于人群事业、身心的发展,促进人与社会的协同健康发展,这点对区域和谐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最后,生态体育公园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对体育的需求也更加生态化发展。从体育公园的建设、材料的选择到公园内废弃物的处理都无处不在的绿色处置方式,让人们无形之中意识到绿色的作用及意义,生态体育公园的建立与运用将会带来持续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四)鄱阳湖生态体育公园建设的意义

环鄱阳湖区域的范围是以鄱阳湖为核心,以环鄱的城市群或者经济带为周边,主要涉及南昌、九江、上饶、抚州、鹰潭、景德镇6个区市,共42个县(市区),其中,重点规划范围为南昌、进贤县、新建县、都昌县、湖口县、星子县、永修县、共青城、庐山区、德安县、彭泽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共15个滨湖县(市、区)。“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同年,江西正式启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融入中部经济圈,实现江西科学崛起、和谐崛起。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然要重视保护这个区域的原生态文化,这是建设该区域的重要内容之一。鄱阳湖区域有7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世界地质公园,2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处世界自然遗产地,而且这里也蕴含了很多红色文化精神。可以说,鄱阳湖区域开发建设生态体育公园有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优势。鄱阳湖区域生态体育公园开发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为本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服务。

鄱阳湖区域生态体育公园建设要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相融和,主旨在于提高人们生态意识,在发展经济、健身娱乐的同时,不要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呵护人类外的其他生命。

二、鄱阳湖生态体育公园建设的人文思考

(一)鄱阳湖生态体育公园需构建生态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是体育活动开展中沉淀及创造的产品、行为以及思维模式、制度、思想观念的统称,既包含物质文化,也包含精神文化,还包含制度文化。体育文化的创建在体育活动中能够起到文化积累、规范行为、舆论支持以及引导价值的作用。笔者认为,鄱阳湖生态体育公园建设,要借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圈建设的契机,积极引导健康以及生态发展的理念,通过建设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体育行动计划、生态体育节等活动普及生态体育的理念及内涵,树立人与自然、体育协同发展的新的体育观,引导区域社会与体育发展的良性互动,在生态中进行体育活动、旅游活动,通过重视人与体育、自然的关系,倡导健康健身、休闲娱乐的生活方式。在设计开发大众体育项目之时,不仅要让体验者感受到健身、休闲娱乐的快感,还要让参与者感受到体育是绿色的、环保的、人文的,让参与者在不知不觉中建立生态体育的理念,并通过身体力行进行推广。

(二)提高认识,加强导向性政策拟定

政府要重视休闲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坚持社会出资的积极性,推动绿色发展,把体育旅游建造和环境保护放在首要方位,规范和推动体育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探究建立反映资源环境成本和生态效益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保护“一湖清水”。建造绿色家园,发展生态体育旅游业,企业界也要充分认识到体育旅游的市场潜力,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谋崛起,在拟定出资决策时应优先思考。生态休闲体育公园本身设施的建造,只要经过政府与社会、官方与民间的通力协作,拟定出有利于生态休闲体育公园建设发展的法规和方针,把优势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据,坚持生态优先,促进鄱阳湖区域的生态休闲体育业愈加繁荣向上。

(三)做好生态体育公园功能区建设规划

主要依据本地区的资源优势,从生态体育公园开发,建设以服务本地区居民健身为主线、以打造本地区特色地标为根本、以生态体育游带动体育产业的转型发展为主要目的进行生态体育公园功能区建设。功能区可以分为几个主题,如休闲健身坊、鄱阳湖湿地候鸟观赏与休闲、水上乐园、民俗体育表演观赏与实践、红色生态体育体验、生态体育旅游等。

(四)生态体育公园建设应注重环境保护

生态体育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生态体育中的自然生态环境包括种树、种草、保留和改善原有生态系统和人文景观、太阳能的利用、水与大气污染的治理、消除噪音、消除光污染、交通便捷、无公害材料在体育公园中的应用等,它主要体现体育运动与环境的表面作用和影响,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方式孕育和发展了体育。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往往是社会环境所致,恶劣的环境直接影响着体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社会体育变迁。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体育活动方式,通过在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体育运动,来展示人类的健康体格和健康心态。人在追求健康进行运动时,是否符合科学、健康文明发展程度与人的自身之间的辩证关系,都是生态体育公园建设考虑的问题。

三、结语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指导思想,对生态体育公园建设的开发是一种标杆指引。培根认为:“只有服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近几年,人们领教了环境恶劣给人类造成的痛苦教训,开始向生态世界寻求理性支持。人们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已越来越多地注重个性化的娱乐方式和运动健身环境,以期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以“体育”为主题的生态体育公园建设,是以人本生态观理念的视角,提高人们先进健身理念,升华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重要集散地,对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李红香.贵阳市黔灵山公园老年休闲群体的人类学考察[J].凯里学院学报,2011(9):35-37.

[2]赵雪敏.环鄱阳湖区域休闲体育旅游的开发研究[J].区域经济,2009(10):232-233.

[3]毕静.自然保护区游客行为特征与生态旅游再开发研究——以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D].桂林工学院,2010,8(4):60-65.

[4]葛梦兰.生态旅游区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与旅游偏好研究——以漓江古东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37):176.

[5]项建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然休闲体育开发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2(3):125-128.

F207

A

1673-0046(2016)10-0012-02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TY1315)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鄱阳湖公园区域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分割区域
在公园里玩
《鄱阳湖生态系列插画》
鄱阳湖好风光
区域发展篇
一见如故
区域
浅析太平军鄱阳湖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