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从情商的角度进行思考和研究

2016-02-13 18:26石华灵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智商职业素养

石华灵(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从情商的角度进行思考和研究

石华灵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本文主要以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为背景,从社会心理学情商视角进行论证,重点讨论了情商和职业素养、就业能力的关系,并从三个方面论述怎样从情商的角度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不仅强调加强情商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更提出了要加强现代教育模式的实施,使大学生在实践训练中把情商理论与自身的职业能力增长相结合。

[关键词]情商;智商;职业素养;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基本内涵和现状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的话题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而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个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大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不足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应届大学毕业生必备的素养和能力方面,用人单位认为相比较那些天生获得的能力,后天培养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能力更重要,大概有十几项,主要有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适应力、快速反应能力、信息的搜集和分析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在用人单位眼中,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这三项素养和能力不仅是大学毕业生必备的重要素养和能力,而且也是他们普遍欠缺的素养和能力。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积极的生活态度、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主要涉及情绪智力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情绪理智,即情商的教学和实践,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这在就业形势不乐观、大学生就业率不高的当前经济形势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身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增强就业竞争力,有利于促进高校在大学生人才培养机制上的完善和转变,从而在长远上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职业素养就是劳动工作者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具备的内在规范和要求,是劳动者各个方面的综合品质。各类研究文献或有不同,但究其内涵,一般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作风、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养在职场中具体量化表现为职商,各职业具体的要求不同,就共性而言,主要是指敬业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诚信品质、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学习意识、吃苦精神、奉献意识、竞争意识、抗挫折意识等诸多方面。

新型社会下,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不再是单一的专业能力,而是要求全方位的综合型人才,即高素养职业人才。在当今社会,个体如果想在社会上成功,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最重要的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对于现代用工企业而言,招聘员工时最重视的,也优先考虑的是学生综合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至于其专业知识是否满分、学校时期各科成绩是否优秀并不特别重视。很多学生在求职时顾虑所学专业和所求职业不符会成为用人单位放弃自己的理由,其实这都是理解的误区。传统的企业用人模式讲究企业招聘的职位和应聘者专业知识相符,鼓励员工应该坚持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期学有所用。但是,现代企业的用人观念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认为学生只要有突出的综合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比如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并能独立自信地展示自我等都是栋梁之才,至于专业知识,企业的培训和未来工作的实践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综上所讲,可以发现对大学生成功与否影响深远的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社会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其次是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学习能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而这些问题恰恰和情商对人的发展和要求相一致。

二、情商和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关系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称EQ)又被称作“情绪智力”,是心理学家为了区分智商和智力而特别提出的概念。情商是指个体认识、觉察自己和他人情绪情感并对情感、情绪进行控制的管理能力和个体的社交力,它主要涉及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相对于智商而言,更能决定人的成功和命运。

1990年左右,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彼得·萨洛韦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迈耶首次提出了情绪智能、情绪商数概念。从他们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非常重视情商在个体成功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成功80%取决于情商,智商只占20%。

大量的研究证明,智商和遗传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对于情商的形成而言,后天的环境和学习更重要,遗传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1995年,一本专门研究情商的书籍出版,这就是由哈佛大学丹尼尔·戈尔曼所写的《情商》,重点研究情商的相关问题,强调“情商”在个体生存质量和人际交往甚至成功发展中的重要性。根据书里内容,我们可以明确地发现,丹尼尔·戈尔曼认为在日常生活和职场环境里,个体应该优先培养某种心理特质,比如自知、自控、热情、坚持、社交技巧等因素。他认为情商模式可划分为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以及人际关系管理四大要素。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运转顺畅的机器,那么员工就是组成整体的的各个部件。如果要使机器顺利运行,各个部件就需要相互配合,以实现个体间的相对运动。各部件如果要运动,不可避免地就会有摩擦产生,这时就需要给各部件抹润滑油,使整体顺畅运行。对于企业而言,情商就是个体员工的润滑油,它使员工个体间能够沟通良好,实现良好的团队合作,从而企业能够成功运行。

社会和职场的无数案例证明,各行各业的领导者、社会精英并非都出身名牌大学,并非都是智商超群者。相反,那些智力一般但是情商很高的人更容易取得职业和生活成就。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情商能极大地提高个体在社会和职场中的竞争力和适应力。

大学生一般经过多年学校知识的学习和严格的高考考试制度进入大学,智商都很不错。进入职场开始工作后,如果他的情商也比较高,情绪稳定,能较好地认识和调控自己的心理和情绪,能正确地评价和认识自我能力,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能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绪,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自己和同事、上级及外界环境的关系,能较好地融入到企业环境中,展示良好的社会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不以外界的影响而过度地影响自我,在逆境时能恰当地激励自我,在顺境时能正确地看待自我,并不断地提高个体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这样他的智商和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能较好地实现成功。相反,如果一个大学生虽然智商很高,但是情商低下,工作顺利时洋洋得意、目中无人,工作失意时怨天尤人,埋怨制度、环境,抱怨同事领导,缺乏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样的人不是企业欢迎的,也是不太容易实现成功的。因此,在个体成功的道路上,在职业成就的获得中,情商和智商一样重要。

三、以情商为视角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1.从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角度谈大学生相关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讲课和相关的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自我的了解,提高自我觉知和自我调控能力,实现对自己正确的认知和评价,能对自己进行一定的情绪控制和行为激励。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大多从学校建立的第一段亲密友谊中学会如何与别人建立社会关系,学会怎样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学会恰当地理解并接收他人的情绪感受,学会如何处理社会关系。

认识情绪本质是情商的基石,个体对自己了解程度越高,越不容易为自身情绪控制。这种自我觉知能力,要求个体能够随时随地地认识自我情绪的性质,分辨情绪的来源。因为个体只有在清晰地了解并分辨自身情绪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会对情绪进行妥善的调控和处理,才有可能有的放矢,进行自我激励,取得恰当的社会交往能力。

有的个体在感知和表达情绪时容易出现偏差。比如在感受和表达厌恶或者愤怒这样的情绪信号时,与受欢迎的学生相比较,被边缘化的学生出错的概率比较大,他们不知道怎样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在他们社交时不知道怎样让别人感觉自在,他们不能恰当地明确别人所传达的言语和非言语情绪信号。工作后他们又没有学会用新的方法去交朋友,而是不断又重复过去的老路,在职场和社会关系里处境艰难。

正确认知自己就是要综合性、全方位地剖析自己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所谓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即为自己与亲朋好友、与尊长上司、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各种人士或单位、团体等之间的关系)。个体认知自己,其实就是要明白自己在不同的环境中处于什么位置、什么状态,有什么价值,并知道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中哪些是好的习惯和模式,以及哪些是坏的习惯和模式。

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个体的情绪管理能力,使个体能够进行相应的自我激励。比如在面临挫折和失败时,情绪控制能力强的人仍相信自己能够控制局势,能从消极的地方看到积极的、自己可以做主改善的地方,而决不轻言放弃;情绪控制能力较差者则会有极强的挫折感,这样的人即使掌握着很多资源,有很多的优势,也会觉得大势已去、不变突破。

2.从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管理的角度谈大学生相关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因为年龄、社会经验及个人性格原因,在体察、认知并尊重他人情绪这个问题上,各有不同的发展。但是总体而言,存在如下的问题:比如对同理心较差,不能对他人情绪和感受进行了解和尊重;社交过程中自我感过高或过低,不能正确地看待他人的相关情况,也不能恰当地根据他人的需求和行为调整自我行为;社交过程中过分依赖他人评价和看法,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和别人交往,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这些人际关系问题是学生时期重要的问题,且会影响以后工作中团队的融入程度。

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和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换位思考和善于移情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恰当地融入相关团体和社会、实现良好的社交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实际上,善于了解并尊重他人情绪的人更能认清自己和他人的长处。融入每个团体并适应相应的团体文化,管理人际关系意味着人际互动时我们参与塑造了对方的感受,从情商的角度讲,具备恰当的社会意识妥善处理人际问题,与他人和谐相处。

大学是一个人际交往很重要的地方,大学生要大大方方与人交往,要尽量养成热情、开朗、乐观的性格,在周围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还要尽力帮助他人。如果大学生能够做到这些,相信他的同学一定会喜欢上他,他的人际关系也一定会非常和谐。多和辅导员及专业老师交流沟通,锻炼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社交力。

3.从课题师生模式的角度谈大学生相关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当代的教育,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智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情商的提高。教学任务的改变要求师生间的互动模式进行相应的改变。

原来的教育模式和师生互动模式更像是上下级关系。在这种传统的以竞争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里,对于某一问题和某一课题,那些自卑的学生则可能因为自我效能感比较低,不敢表现自己,而这会进一步降低这些自卑学生的自我评价,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竞争性的教学模式中,能力好的学生会主动要求表现,被表扬自会洋洋得意,而那些能力不错但是没有机会表现自己的学生,则会心存不满;这样的模式会使个体进一步看到自我,使尊重他人和重视整体团队精神的培养受到破坏。

现代教育重视合作式可能的完成。课堂任务的完成,需要不同同学之间互助互相合作,需要师生间更正向的互动。针对某一任务,每个学生承担整体中的某一部分任务,只有真正地尊重其他的同学,真正地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才能真正地完成任务、实现成功。

现代教育模式中,要求老师重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不能以批评作为教育的砝码,在学生做项目、完成作业不太好时,不适宜用完全否定的态度和词语直接地评论学生,不能用其他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去对比某个学生的劣势和短处,应使学生对自己有比较正向的看法和评价,发现并认可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哪个地方比别人强。只有真正地改变了学生自我效能感比较低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从心里建立学生的自信感。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着重从细节处观察和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困难并给予帮助,学生成功时要及时地给予奖励。用积极心理的方法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并使他也真正地认识到这个长处,在课堂上帮助他的能力增进和成长,使其能把这个自如地迁移到生活和工作中。

学生因为年龄和社会经验有限,对挫折和失败的接受度和耐受度比较低。当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时,老师应该真诚地表示关怀与安慰,共同探讨失败的原因及补救的措施,努力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失败时的积极情绪和积极地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学生能正确地接受和看待失败,鼓励他重获勇气。人类本性中都渴望受到赞美,要善于发现学生在生活和课堂上的任何进步,对于任何进步都要及时鼓励。

鼓励法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克服个体自卑的天性。当老师用恰当认可和赞美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对学生进行正面鼓励时,学生会倾向于重复这个被鼓励的行为和动作,随着时间的增加,恰当积极的行为得以建立。这种正向的鼓励法使个体更加自信,能恰当地看待他人和自我,理性分析评估后发现自己的特长和突出能力,并通过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等途径使自己的优势和能力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围绕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使个体能较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现代教育模式中,要求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情商的方法很多,除了尽可能地让学生阅读有关情绪和情商的相关书籍,多听多关注相关内容的论坛和讲座等外,更重要的是相关行为规则和相关情绪理论的实践运用。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让学生利用角色扮演和团队项目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情绪和行为,从而学会与其他同学正常社会交往,实现良好的团队合作。某些实践行为重点是学生的自我领悟,并让这些思想通过每一个细小的实践过程逐渐感化自我的过程,重点培养学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注意学生细节行为的培养,在实战中促进学生情商和职业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颖旭,张颖等.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4.

[2](美)丹尼尔·戈尔曼.情商[M].杨春晓,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3](美)丹尼尔·戈尔曼.社交商[M].魏平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4]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黄坚,齐力等.职业发展与素质训练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李俊琦.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训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7]王志强.情商学问[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8.

[8]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与就业指导中心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9]刘广迎.开发自己[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0046(2016)1- 0023- 03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5年度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课题项目资助《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培养研究——从情商的角度进行思考和研究》,项目编号:JYB2015082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智商职业素养
体测鞋走红,是『提分鞋』还是智商税?
智商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亲,你的智商已下线
团队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