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细节描写 丰满习作的策略

2016-02-14 10:24福建周丽芹
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细节习作作文

福建 周丽芹



场景细节描写 丰满习作的策略

福建周丽芹

作文的细节描写常常在写作方法被提及,可是在新“课标”里并未明显呈现。新“课标”主要是从写具体方面来概括作文要求。自从许国武老师提倡“丰满作文教学”以来,习作的具体化指导也成为我的教学重点。

我们课题组的《细节丰满习作的研究》对小学丰满作文教学进行再实践。我对场景细节描写感兴趣,认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离不开场景描写。因此,我就此话题进行探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教学策略。

一、细节如景点 习作印象深刻成因在于细节描写

丰满习作是景区,场景细节是景点。比如武夷山风景区,我对天游峰和九曲溪这两个景点印象特别深刻。一篇文章最深刻印象往往就是那些细节,那些场景的描写。场景细节描写抓住特点,就必定给人印象深刻。

细节成就丰满习作,为了让读者对认识景物印象深刻,就要在细节描写上下功夫。比如描述一个场景,首先要对这个场景进行描写,其次才对场景活动进行详细描述。如果能融入历史背景、历史文化,对这一场景联想感悟,那么场景描写突出了细节,习作也就变得丰满起来。

为了让学生记住精彩,不妨让学生边体验边记录,及时写下当时的印象,现场的情境,以及自己的感受,尤其是不同人物参与某场景时不同的表现,更须精心刻画。情境交融的时刻,正是习作描写具体化的最佳时刻。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过程中重视细节方面的指导,学生笔下的习作就会更加具体,事情也能讲得更加清楚,让读者或自己对所描述的对象更加深刻。

指导学生善于用发现的眼光去欣赏美,摄取美,然后把它化为细腻的文字,具有真情实感,如此,习作会更加生动感人。如果是场景描写的细节指导,则有利于美文的气质。阅读一篇文章是否有内涵有气质,着重于“情”与“境”的创设,然后才是“场景”的细节描述。可以说,场景细节成就美文气质。场景描写的一颦一笑,一句话都是细节的灵魂。

二、设计作文活动课 使场景更加具体鲜明

场景描写的习作属于作文活动课。为了使作文课呈现得生动有趣,必须对场景进行设计,包括预设与现场,体验与表达。

首先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什么样的场景?这包括课堂上与课堂外两种场面。如果是场外的活动,只要教师在活动时提出观察任务,及时捕捉人物及环境的关系,不做旁观者,亲身参与活动就有感受。课外的活动再经过课堂的指导,把过程分步骤进行描述,活动也就具体化。课外场面活动学生都会喜欢,只要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就是活生生的素材。如果是课堂场景教学,则要创设符合学生口味的场面,比如摄影再现、录像再现、现场再现、现场观察等等,只要是新鲜的场景,学生喜欢的体验活动,细节的描述则可以学习阅读课的例文片段,教师给予指导描写方法,场景描写也不外是所见、所闻、所思。

围绕作文主题,捕捉重点细节为具体的描写内容,习作自然生成,内容更加丰满。

我在指导愉悦作文教学课《你演我猜》,即是应用了“场景”让学生当观众,看几位学生表演你演我猜,然后分小组演练你演我猜。你演我猜只采用哑语的形式比划动作,让同学猜出物品或某一事物。这样富有游戏性的场景学生喜欢。只要在活动中提醒学生观察任务,也就是场景细节,例如当时的现场环境,演示者的动作描写,猜谜者的神态语言,观众的反映等等内容皆为细节。

在指导场面描写作文时,组织了一场班级拔河赛,这完全是带有游戏性的一场活动。教师有意识把学生分成小组,使拔河比赛充满了趣味。有一些场面由于学生正处于紧张比赛之中,没有去关注到场上的气氛,同学们的表现,于是老师就得把那些有趣的画面拍摄下来,课堂上给予展示,学生们哈哈大笑。如情景再现激发了学生对于场景细节的描写具体生动。

设计作文活动课,学生亲身体验,有内容可写。只要对活动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描写,对人物细节,对情境细节,对背景细节进行想象描述,学生笔下的习作就会具体,就会丰满。

场景细节指导既要关注群体描写,又要关注个体描写,也就是点与面的关系。这个描写包括场景中的别人和我。只要把我所见、所言、所思写下来,突出我的真实感受,丰满习作便成为现实。

我校方丽芬老师执教的《妈妈的爱》是一堂丰满的场景教学。方老师以声像渲染情景,以歌唱煽情,她的诗意语言、流露对母亲的真情把学生带入母爱的世界;以诗歌的形式、以歌唱的形式、以图片情景展示;以语言导说;以例文揭示写法;重视细节的指导——选取典型事例,抓细节描写。如

场景一:播放歌曲《鲁冰花》、《懂你》、《妈妈的吻》、《妈妈的爱》、《母亲》

场景二:妈妈的爱很多很多,她可能很少提一个“爱”字,闭上眼,回想妈妈关爱你的故事……

场景三:刚才你所说的织毛衣,让我们想起:“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场景四: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母爱是……书写心灵的话语——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遮雨的伞,热腾腾的牛奶……

场景五:从课文《秋天的怀念》的有关细节描写(语言、动作、神态、情感)中体会到什么?

场景六:选择最能表现妈妈爱你的一个事例,抓住细节写一个片断。

可见,细节来源于“情”与“境”,教师营造这么一个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情感受到感染,内部语言就被激发出来,于是,对妈妈的爱浓浓情感产生了,憋不住的情就自然流露为语言、表情和行动。

江苏南京市古平岗小学吴春晓老师这么说:“通过对五年级学生作文分析、调查,我发现许多学生不会写场面,导致作文中场景氛围不突出、任务形象不鲜明。”为此,她设计了符合学情的一组作文课《点面结合绘场景——快乐作文训练课》,设计不同的场景,让学生在快乐中迅速地描绘场景,通过系列化训练,从而领悟点面结合的写法到熟练运用。

因此,设计作文活动课,教师要铺垫好“场面”,让学生对这个场面感兴趣,或者这个场面带有神秘色彩或惊喜,学生的感情就容易投入,融入角色。进而引导学生关注场面上的个别人或个别物,拍这些人物的哪些行为,这些都取决于学生的眼光。

三、化静为动 场景描述引导学生添油加醋

场景怎样才能描述得好,也就是习作如何写好细节,使读者对发生的事情与环境有比较鲜明具体地了解,这可以采取添油加醋的策略。

某一场景提供给学生的画面或现场往往是比较笼统的,而且画面是静止的,画中的人物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只有靠想象去完成,这就需要添加;即使是现场,有些镜头也是一闪而过,需要作者(学生)去补白,比如现场环境与事件本身有什么关系?场上的观众(配角)往往容易被忽略,也就是学生眼里只有台上的演员,只有表演者或主要人物。这就是只有点缺乏面的细节问题。因此,作文课需要引导学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关注周边情境,描绘群体形象。

为了把一件事或一次活动写得更具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添加有关场景细节。比如人物的姿态、表情,参与活动的感情,现场气氛给我的感染,我的内心活动等等。如果这些细节添油加醋,习作也变得丰满有生气,这一场景给人的印象就更加深刻。

添油加醋既是应对习作写不具体的策略,又是使细节描写丰满的策略。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有意“制造”细节,弥补场景活动之不足,比如某个场面比较单调,教师可以事先布置,增添必要的设施或者人物,添加一些精彩的画面。

要丰满场景描写,学生既是表演者也是参与者。场景细节怎样写具体,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记下别人的体验,别人的体会。学生的角色不同,或者观察体验的立足点不同,对于场景的描述也各有千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己所没有发现的或者没有体验的其他同学知道,这样的交流优势互补,可以是小组交流,也可以是全班交流。

比如我在教学《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课时,就让学生扮演20年后的我,回到学校时的场景。这时候,每一组扮演的角色不同,“我”有的是商人老板,有的是歌手,老师或者进城的农民。面对学校老师或同学,那时候的场面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从扮演者的外貌、形态和语言去描述细节,同时还得描述学校的变化,学校经过20年后又是什么样子呢?这里又可以发挥想象。《二十年后回故乡》的作文课着重点就在于场景的描述以及丰富的想象。

浙江宁海县实验小学胡文杰老师在“镜像作文教学”中,善于激活学生脑海中相关的生活经历、生活场景。为了让学生细致入微地观察自己的面部表情,王老师让学生带镜子到班级,细致观察自己的面部表情。这种做法显然是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加深对场景的印象,更加准确描写场景。

化静为动,表达时加上不同要求使习作细节丰美。在描述某一场景,教师要求学生加上人物表情、心情就能使细节具体,或者加入场外画面,就能使场景更加完美,描写时也能够以联系的观点去链接。场景描述形象具体,文字更加丰美。

四、迁移阅读课的写作方法 呈现场景细节描写的精彩

在阅读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去分析场景描写,研读场景细节的笔法。适当加上形容词或修辞都可以让细节更加具体。比如阅读课《丰碑》着重写的是军需处长的神态细节;《我的战友邱少云》的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场景,是如何通过描写环境和我的内心活动的,我内心的痛苦如刀绞一般,还有“不忍、忍不住”等细微心理变化表达英雄人物;《狼牙山五壮士》是怎样描写五壮士在悬崖上的英勇行为,引导学生抓住班长马宝玉的一系列动作词的细节,展现狼牙山的险与五壮士的勇;《景阳冈》的武松喝酒情节又是怎样刻画武松语言细节,从而呈现打虎英雄的豪迈形象。

总之,阅读课的写作方法应注重关注细节,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用什么方法去描写细节才更加生动形象,这进一步证实细节描写有所侧重,突出某一方面的描写,那么事情发生的场景就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福建省云霄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细节习作作文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