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在脑分水岭梗死的研究

2016-02-15 04:17柳丽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32期
关键词:分水岭头颅螺旋

柳丽华

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在脑分水岭梗死的研究

柳丽华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在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采取自愿原则,选取我院所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脑梗死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脑分水岭梗死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均给予两组患者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检查,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经检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颈内动脉狭窄率为7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5.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943 8,P<0.05)。结论 在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的应用效果显著。

脑分水岭梗死;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应用效果

脑分水岭梗死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患病人群占所有脑梗死患者的10%[1],患病人群中多见50岁以上中老年,其患病原因是体循环低血压和低血容量,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2]。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对脑分水岭梗死患者进行诊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了对在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的应用效果进行进一步研究,我院对7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如下过程探究[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普通脑梗死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脑分水岭梗死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实验组,男16例,女14例,患者年龄为49~72岁,平均年龄为(56.3±4.4)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50~71岁,平均年龄为(57.1±4.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用美国GE公司生产CT仪器给予所有患者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检查,扫描参数设置为:电压、电流、断层宽度、准直分别为120 kV、110 mA、5.0 mm、0.6 mm,球馆旋转速度、移床量、扫描间隔、矩阵分别设置在3圈/s、23.0 mm/圈、5 mm、256 mm×256 mm。扫描部位是患者的主动弓部位和头顶部,利用100 ml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给予患者肘静脉推注并将推注速度控制在4 ml/s,将扫描厚度控制在5 mm左右完成上述步骤,获得颈动脉影像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颈内动脉异常率进行对比,观察组狭窄例数为23例,狭窄率为76.67%;对照组狭窄例数为14例,狭窄率为35.00%;观察组患者的颈内动脉狭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943 8,P<0.05)。

观察组患者的斑块、血管发育异常、动脉瘤、单侧闭塞分别为27例、7例、5例、3例;对照组患者的斑块、血管发育异常、动脉瘤、单侧闭塞分别为35例、9例、7例、4例,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据相关文献报道,颈内动脉狭窄是促使患者出现脑分水岭梗死的常见诱因,可导致患者出现头颅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当患者的血容量降低或者出现低血压的临床症状时,患者脑组织内相邻动脉供血交界区域会出现边缘带局限性缺血的临床表现[4],导致患者发生脑分水岭梗死。因此,临床上在进行脑分水岭患者诊断时应用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临床应用效果较理想[5-6]。

本次探究中对脑梗死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进一步探究,发现脑分水岭梗死

患者的颈内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他病变的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检查结果进一步证明了颈内动脉狭窄是促使患者出现脑分水岭梗死的主要诱因这一理论[7-8]。

综上所述,在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临床应用效果较理想,且充分证实颈内动脉狭窄率与脑分水岭梗死存在密切关系。

[1] 郭成明,赵首清,郝文莉. 64层螺旋CT头颈血管成像在脑分

水岭梗死的研究[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8):993-994.

[2] 江小舟. 64层螺旋CT头颅血管成像在脑分水岭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16,29(10):47.

[3] 魏娟,邵良,盛美红,等. 脑分水岭梗死64层螺旋CT头颈血管成像研究[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3):14-16.

[4] 陈曦,何海涛,李丹. 螺旋CT血管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评价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2587-2588.

[5] 李雪梅,陈卫红,邓红亮. 皮质与皮质下脑分水岭梗死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J].河北医药,2013,35(12):1851-1852.

[6] 吴锦峰,王巍. 脑分水岭梗死临床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4):431-433.

[7] 郭晓坤. 皮质下型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转归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2078-2079,2081.

[8] 杜庆,刘治津,徐树军. 不同类型脑分水岭梗死的血管狭窄及短期预后[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7):823-824.

The Study on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Based on 64 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LIU Lihua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Badong People's Hospital of Ensh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Badong Hubei 4443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64 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patients. Methods 70 cases of patients voluntarily in our hospital treated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the average number was 40 cases, as the control group.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patients were 30 cases,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64 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2 groups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Results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rate was 76.67%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3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11.943 8,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64 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patients is more significant.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64 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 Application effect

R743.33;R816.1

A

1674-9308(2016)32-0048-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2.025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北 巴东 444300

猜你喜欢
分水岭头颅螺旋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选 择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2019,一定是个分水岭!
旋风“螺旋丸”
油菜花
人生有哪些分水岭
嵇康·绝响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