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对异基因骨髓移植患儿的作用与建议

2016-02-15 04:17吴雪梅吴学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32期
关键词:骨髓移植移植物医护人员

吴雪梅吴学敏

家庭护理对异基因骨髓移植患儿的作用与建议

吴雪梅1吴学敏2

异基因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免疫缺陷、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患者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医护力量不足,而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又往往由于受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因素影响,风险大,预后差,需要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共同护理好患者。本文以一位异基因骨髓移植患儿的家庭护理为例,对家庭护理的6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家庭护理的建议。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家庭护理;预后作用;建议

护理过程中,患者家属的配合在促进患者的康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异基因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免疫缺陷、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患者的有效手段[2]。然而,在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时,往往由于受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versur-host disease,GVHD)等因素影响,风险大,预后差。因此,本文通过1例儿童异基因骨髓移植患儿家庭的护理,探讨在目前医护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家庭护理对异基因骨髓移植患者预后的重要意义[3],并提出改善家庭护理的若干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儿,男,3岁。临床诊断:因患血液方面的疾病,需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经寻找,于2008年7月配到供体并体检合格,遂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于2008年8月8日入院治疗,8月13日入移植仓行预处理,8月22日行异基因骨髓移植,回输后予以抗GVHD,移植后第16天造血恢复,移植后9天出现皮肤3度GVHD,第22天皮疹再加重,虽经药物控制,皮疹仍进展至剥脱性皮炎,9月21日起连用3剂舒莱,皮肤GVHD控制,后经医院予以烧伤清创,积极对症,预防感染后皮肤好转。9月29日,患儿惊厥1次,经止惊、降压,改用抗GVHD药物后,未再惊厥。肝功能轻度异常,保肝治疗。患儿移植83天后,一般情况尚可,无发热、咳嗽,无腹泻等,生命体征平稳,办理出院。

1.2 家庭护理

1.2.1 移植仓内家庭护理 经医院安排,患儿入移植仓时,家属随其入仓进行护理。主要是:配合医生、护士观察患儿体征,帮助患儿处理日常生活事宜。因在行预处理时,给患儿使用了大剂量

化疗,造成患儿粘膜等正常组织损害,机体免疫力低下,在骨髓移植中,使用了免疫抑制剂以降低移植物抗宿主反映的强度,也进一步降低了免疫系统对入侵微生物的识别和杀伤功能。

1.2.2 出移植仓后病房内的家庭护理 9月18日患儿出移植仓转病房。9月19日患儿出现皮疹呈进行性加重,进展至全身性剥脱性皮炎,家属及时发现,并报告医护人员,于9月20日立即实施保护性隔离治疗。在隔离病房住院治疗期间,家属24 h守护患儿,每天注意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清创、病房内消毒及按时给患儿服药、记录出入量、定时测量体温、观察患儿体征、给予红外线照射以促进皮炎尽快康复;9月29日,陪护人员及时发现患儿惊厥并报告医护人员。经医护人员测量血压、CSA血药浓度检测等检查显示患儿血压为13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CSA血药浓度大于800 ug/mg。医护人员及时给予行止惊、降压、改CSA为FK506等处理后患儿未再出现惊厥等症状。

2 结果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家庭的积极护理,患儿的整个治疗过程用药及时,营养跟得上,保肝效果好,全身性剥脱性皮炎没有造成感染等不利影响,减药过程中出现的GVHD得到及时处置,并于移植后1年又4个月后成功停止用药,2年后各项指标基本正常,3年后经复查已完全康复。

3 讨论和结论

鉴于目前我国医护力量的不足,笔者认为,在改善异基因骨髓移植患者预后方面,除要(不仅要)进一步提升医院方的护理外,还应密切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4]。以提高他们的基础护理知识来预防外源性感染的发生。为此建议:

(1)对患者家属实施必要的护理培训与引导,教会患者家属基本的护理常识,提高患者家属的家庭护理意识,提升患者家属护理中的心理干预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水平。

(2)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血液病患儿家属的心理问题已引起医务人员的日益重视[5]。要针对患者在治疗中所承受的苦痛和患者本人及家属的心理压力,为患者家属或患者本人提供必要的医疗信息,有效缓解其家属及患者的心理压力。

(3)有效把握患者的体征。要教给患者家属必要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知识,并告知他们可能出现的病情特征。以便家属在护理中能做到密切观察,及时掌握患者可能出现的排异、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异常情况。

(4)为患者创造优质的生活卫生环境。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移植成败的关键[6]。所以必须为骨髓移植患者提供环境保护。要保证患者能有充足的休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增强患者体质。

(5)帮助患者做到遵医嘱服药。首先要指导患者家属用药的常识。让患者家属在家庭护理中做到合理用药,及时用药。以保证患者得到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教育患者家属或患者密切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7-8]。

(6)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营养保障。家庭护理中不仅要注意患者的饮食卫生,还要给患者提供优质高蛋白和高纤维素易消化食物的摄入量,确保患者饮食卫生、健康。

[1] 张冬梅.浅谈护患沟通契机[J].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2018-2019.

[2] 张小咏,刘梦涛. 基因骨髓移植术后并发纤维淤胆肝炎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0,25(15):50-51.

[3] 曹秀艳.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输注的方法与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487-1488.

[4] 王慧琴. 心理护理干预在恶性血液病患儿家属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5):50.

[5] 孙晓娟. 骨髓移植患者移植后的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4):186-187.

[6] 姚原,张松方,屠永青,等. 全身分次放射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J].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7):1436-1439.

[7] 王爱萍. 临朐县2008~2009年血液恶性肿瘤新发情况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0):2273.

[8] 赵声明,王建祥,刘辉,等. 血液恶性肿瘤细胞系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3,21(6):1373-1379.

The Effect of Family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WU Xuemei1WU Xuemin21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Xianyou County Hospital of Fujian Province, Xianyou Fujian 351200, China, 2 Medical Records Management Center, Fujian Provincial Hospital, Fuzhou Fujian 351200, China

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s the treatment of leukemia, immunodeficiency, aplastic anemia, thalassemia patients effectively, however, because our country medical lack of strength,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genotype is often due to infection, 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 and other factors, high risk, poor prognosis, need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families of patients,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common good. In this paper, a case of 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family care as an example, and 6 aspects of family care to put forward the recommendations to strengthen family care.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amily nursing, Prognosis, Recommendation

R473

A

1674-9308(2016)32-0256-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2.148

1 福建省仙游县医院康复科,福建 仙游 351200;2 福建省立医院病案管理中心,福建 福州 351200

猜你喜欢
骨髓移植移植物医护人员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富血小板血浆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移植物成熟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关于骨髓移植的N个真相
骨髓捐献会影响健康吗
肾移植与骨髓移植后感染的病原学研究及耐药性分析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通 知】
前交叉韧带移植物和对侧前交叉韧带的存活率:至少15年的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