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病毒清除及持续感染的随访研究

2016-02-21 08:00宜兴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214200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6期
关键词:危型病毒感染乳头

余 刚(宜兴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214200)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病毒清除及持续感染的随访研究

余 刚
(宜兴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214200)

目的 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病毒清除及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妇产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HR-HPV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毒清除特征、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病毒基因分型等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98例患者中,单病毒感染72例(73.5%),2种分型病毒感染21例(21.4%),3种及以上病毒感染5例(5.1%)。病毒感染后的前8个月,大部分患者的病毒得到自然清除。年龄小于30、30~<40、40~<50、≥50岁患者的病毒清除率分别为15.0%(3/20)、16.0%(4/25)、15.4%(4/26)、22.2%(6/27)。≥50岁患者的病毒清除平均时间最长,与其他年龄段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HPV患者与病毒自然清除时间及病毒自然清除特点、病毒感染分型、患者年龄等因素相关。

宫颈肿瘤; 感染; 乳头状瘤病毒科; 肿瘤病毒感染; 随访研究

宫颈癌是临床上较为普遍的一类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疾病,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1]。其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HR-HPV)的病毒清除及持续感染与该类疾病息息相关,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HR-HPV感染患者为一过性感染,能够在自身免疫机制的作用下及时清除病毒;若不能够及时清除病毒,将出现持续性感染,从而加剧病情的发展[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98例HR-HPV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究该类疾病患者病毒清除与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现将统计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妇产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HR-HPV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常规检测后均被判定为HR-HPV。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医疗知识,包括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等,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HR-HPV感染患者均在自愿的前提下参与本次研究,严密分析该类疾病患者的年龄、孕产史、月经史、妇科疾病史、肿瘤家族史等[3]基本资料;患者年龄16~87岁,平均(42.6±5.9)岁;其中小于30、30~<40、40~<50、≥50岁患者分别有20、25、26、27例;排除哺乳期、妊娠期、有宫颈手术史及子宫切除史的患者。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1)HR-HPV检测:对HR-HPV分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4]进行临床检测,确定疾病分型。(2)随访:对HR-HPV阳性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疾病随访,随访内容包括HR-HPV分型、宫颈脱落细胞学、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等[5]。

1.2.2 评价标准 若患者经过临床连续检测为同种分型HR-HPV阳性病毒感染可将其划分为持续感染;若初次检测为HR-HPV阳性且之后连续2次检测为HR-HPV型别改变将划分为一过性感染;病毒清除时间表示检测疾病为阳性之后确定病毒分型改变或病毒感染清除等[6]。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病毒感染类型分析 本研究中单病毒感染72例(73.5%),2种分型病毒感染21例(21.4%),3种及以上病毒感染5例(5.1%)。

2.2 HR-HPV感染患者病毒自然清除特点 病毒感染后的前8个月,50例患者的病毒得到自然清除,另外48例患者的病毒清除率下降明显,其中包括某些患者呈现持续性感染。

2.3 年龄与HR-HPV感染患者病毒清除时间及病毒清除率的关系 <30、30~<40、40~<50、≥50岁患者的病毒清除率分别为15.0%(3/20)、16.0%(4/25)、15.4%(4/26)、22.2%(6/27)。≥50岁患者的平均病毒清除时间最长[(10.60±0.56)个月],而小于30、30~<40、40~<50岁患者的平均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9.83±0.22)、(9.03±0.29)、(9.56±0.26)个月,分别与大于或等于50岁患者的平均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HR-HPV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病毒清除、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其中病毒自然清除包括病毒与机体2方面因素,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机体自身的免疫力。本研究结果表明,病毒清除与患者年龄息息相关,患者年龄越大,其病毒清除时间就越长,二者呈正比关系;且持续感染时间越长时,表示持续感染发生率就越高[7];对于大于或等于50岁患者而言,其病毒清除时间明显长于其他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年龄段之间病毒清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才仁卓玛等[8]研究证明,对于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来说,其自身的雌激素水平呈下降状态,使单核细胞增生,骨髓基质产生的IL-6增加,IL-2减少,淋巴细胞产生的IL-1增加等,从而使得患者神经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究其原因主要与患者病毒的自然清除时间与持续感染率有关。

有研究显示,HR-HPV患者中病毒清除时间较长的疾病分型包括HPV-51、HPV-52、HPV-58、HPV-16、HPV-39、HPV-56、HPV-35等,其中病毒清除时间最长的分型为HPV-56,病毒感染率较高的疾病分型包括HPV-52、HPV-58、HPV-56等,究其原因主要与联合感染率较高等有关[9];当人体HPV-35的病毒感染率较低时,患者出现宫颈异常的风险就越高,究其原因主要与病毒清除时间较长并出现持续感染等因素相关,这也与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He等[10]研究报道,HPV-18的致瘤性较高,但感染率较低,究其原因主要与病毒自然消除时间较长等因素相关。故应更加深入地探究不同分型HR-HPV疾病的病毒感染情况,此外,还应注意其病毒自然清除时间、持续感染率等,为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1]周来来,陈陆俊,徐春兴,等.鲍恩样丘疹病皮损中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2,45(5):329-332.

[2]张立冬,裴静,张慧敏,等.不同型别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不孕患者治疗方法的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0,24(3):227-229.

[3]林金端,刘红伟,李介华,等.9647例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4):1520-1522.

[4]刘继秀,莫云,白华,等.广西4874例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其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8):596-599.

[5]邰智慧,张科,李淑英,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不同地域食管癌发生相关性Meta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451-4453.

[6]梁凌云,杜辉,王纯,等.深圳人群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分布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现况横断面调查[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5(1):114-118.

[7]赵戴君,龚向真,胡争光,等.上海市社区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况及危险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0):1867-1870.

[8]才仁卓玛,张建青,魏春梅,等.高原地区藏族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各亚型分布状况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6):399-402.

[9]蓝巨辉,赵劲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杂交捕获法在高危型HPV检测中的比较[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3,20(2):124-125.

[10]He Y,Wu YM,Zhao Q,et al.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management in pregnancy with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during pregnancy and postpartum in China[J].J Obstet Gynaecol Res,2014,40(2):538-544.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6.039

B

1009-5519(2016)16-2548-02

2016-02-22

2016-03-12)

猜你喜欢
危型病毒感染乳头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被宝宝咬住乳头,怎一个“痛”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