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2016-02-22 20:47李新生代惠萍
现代食品 2016年3期
关键词:贮藏期丙二醛甘薯

◎孙 照,李新生,2,徐 皓,代惠萍,2,党 娅,2,余 凡

(1.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2.陕西省资源重点实验室,陕西 汉中 723000)

甘薯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孙 照1,李新生1,2,徐 皓1,代惠萍1,2,党 娅1,2,余 凡1

(1.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2.陕西省资源重点实验室,陕西 汉中 723000)

我国种植甘薯大约有670万公顷,年产出1亿吨,由于贮藏不当,发霉腐烂变质大概30%。为提高甘薯资源利用率,减少甘薯资源浪费,提升甘薯产业整体效益。通过对甘薯采后贮藏生理特性、影响甘薯贮藏的因素、甘薯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等内容进行综述,旨在为甘薯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借鉴。

甘薯;生理变化;贮藏;保鲜

目前,中国甘薯种植面积约670万hm,产量1亿t,约30%的甘薯因贮藏不当造成了浪费,限制了甘薯产业的发展。因此,探索甘薯采后生理变化及保鲜技术,减少甘薯因贮藏不当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开发应用前景。

1 甘薯采后生理研究

1.1贮藏期甘薯呼吸作用研究

1.1.1贮藏温度对甘薯呼吸作用的影响

朱红[1]研究表明,贮藏温度为5 ℃时,甘薯贮藏前、中期呼吸作用被抑制,贮藏后期开始发生腐烂;贮藏温度为10~15 ℃时,甘薯呼吸强度没有太大改变,处于一个较为恒定的状态。贮藏温度为20 ℃时,呼吸强度逐渐加强、温度升高,易发生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在10~15℃时贮藏1个月,徐紫S20-1表现为呼吸强度大、不耐贮藏,苏薯8号呼吸强度变化比较平稳,耐贮性较好。

1.1.2甘薯重量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甘薯重量越小,比表面积越大;甘薯重量越大,比表面积相对较小。呼吸强度与甘薯重量呈负相关,体积较大的甘薯呼吸强度显著低于体积小的甘薯,钮福祥等[2]发现重量大的甘薯有助于营养成分的保存。

1.2贮藏期甘生理指标研究

1.2.1超氧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

甘薯贮藏期,甘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且通过低温和包装袋处理的SOD活性最高。许文昌[3]研究发现,随热激处理时间延长,SOD活性逐渐增强,24~36 h活性最强,48 h活性下降,可能是高温消除甘薯组织里活性氧累积的危害,加强抵御病害的能力。

1.2.2丙二醛(MDA)含量变化

丙二醛(MDA)是膜脂过氧化的重要产物,其含量大小反映植物遭受损害的程度,伴随甘薯贮藏时间的加长,各品种甘薯中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川紫一号、秦薯一号、烟0747在储存过程中相比于其他品种丙二醛含量较高。

甘薯采后三项重要生理指标研究,其中呼吸作用随贮藏环境影响较大,呼吸作用会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而超氧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则呈现上升趋势,研究结论相对较为一致。

2 甘薯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2.1甘薯贮藏的影响因素

2.1.1低温对甘薯贮藏生理的影响

低温可使甘薯霉腐率及失重率明显下降,1 ℃和4 ℃可在短时间内维持甘薯的商品性,但1 ℃贮藏下甘薯冷害出现的时间是9 d前后,4 ℃贮藏下甘薯冷害大约在45 d前后出现。而甘薯7 ℃贮藏180 d没有出现冷害,对于甘薯的霉腐及失重有一定遏制作用,在适温(12~14 ℃)贮藏时,呼吸作用较为恒定、呼吸强度没有太大波动,各品种拥有不同的耐藏力,可在生产中加以运用。

2.1.2湿度对甘薯贮藏生理的影响

薯块安全贮藏进程里,相对湿度具有非常关键的价值,过高造成湿害,过低又将产生危害,蒸腾失水不但导致显著的失重以及失鲜,促使衰老变质,贮藏期减小。湿害会导致甘薯生理萎缩,从而活动降低酶活性,提升呼吸强度,加快有机物分解,降低抗性,易于腐烂。

2.2保鲜技术

传统贮藏方式备受成本、有毒化学药剂等的诟病。在对甘薯贮藏保鲜技术进行革新之后,张有林[4]采用塑料袋抽真空包装,贮前低温、每30 d抽1次真空,TBZ熏蒸、塑料袋包装复合处理后,保存在11 ℃的泡沫箱中。

传统甘薯贮藏方法相对温湿气调方法较为落后,与之相对带来成本因素,开展低廉保鲜技术产品研究是甘薯贮藏事业长远发展目标。

3 展望

近年来,为提高甘薯的保鲜期,延长产业链,研究人员对甘薯贮藏保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在实际生产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新的保鲜技术无法大面积推广,化学保鲜剂贮藏常常造成毒性残留,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1]朱 红,李洪民,张爱君,等.贮藏温度对甘薯呼吸强度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9,37(4):299-300.

[2]钮福祥,华希新.甘薯品种抗旱性生理指标及其综合评价初探[J].作物学报,1996,35(4):392-398.

[3]许文昌,谢永清,曾献伯,等.热激甘薯块根SOD、CAT活性与耐贮性的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0(4):20-22.

[4]张有林,张润光,王鑫腾.甘薯采后生理、主要病害及贮藏技术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3,47(3):553-563.

Physiology Change of Postharvest and Technology of Preservation in Sweet Potato

Sun Zhao1, Li Xinsheng1,2, Xu Hao1, Dai Huiping2, Dang Ya1,2, Yu Fan1
(1.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1, China;
2.Shaanxi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Bio-resources, Hanzhong 723000, China)

Sweet potato is considered the perfect nutrition food and health food, which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raw material for traditional Starch Industry, refined food's processing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but also the first chosen material of new type fuel ethanol. Due to the above reasons, the need of sweet potatoes grows rapidly. Traditional preserve technology can only meet the need of six months'supply.hus it has becomes the bottleneck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methods in post harvest physiology and preservation technique of sweet potatoes, which aims to provide some scientific guidelin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sweet potato for mass production.

Sweet potato; Physiological changes; Storage; Fresh

S531.093

10.16736/j.cnki.cn41-1434/ts.2016.06.016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4JS018)。

孙照(1985-),男,陕西汉中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学。

李新生(1956-),男,湖南衡阳人,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秦巴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猜你喜欢
贮藏期丙二醛甘薯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苹果贮藏期病害的成因及防控措施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不同施肥对岷山红三叶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CX2]NaCl胁迫对萌发期甜高粱和春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雨前与雨后采摘椪柑贮藏期主要病害调查
油炸食品你还敢吃吗
苯脲和赤霉素混合处理可延长香蕉贮藏期及货架期
低磷胁迫对小麦代换系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