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水浒传》 误读700年

2016-02-22 02:22李学通
当代人 2016年2期
关键词:沧州水浒传

《水浒》故事背景,徽宗在位时光。北宋经济极盛,河北生态变样。小桥流水人家,绿树环围粉墙。四顾屏张锦绣,林海掩没村庄。近有旧城出土,四十八吨铁钱。铸造多在北宋,徽宗当朝期间。沧州地方治城,竟有如此积攒!可见当年沧州,富裕程度空前。

一部《水浒》传天下,历史沧州被误读:林冲发配蛮荒地,土瘠民贫物不丰。误读掩没多少事?拨云见日看真情。

一条运河,安邦卫国建奇功

五代十国,战争前沿沧州城;长年兵燹,五十三年乱哄哄。隋唐运河,国境南北各一段;半个世纪,盛唐兴旺一扫空。宋朝出世,州人雀跃盼日夜;王师北进,沧州经济再兴隆。

宋初开国,逢五代之乱世。净化寰宇,灭六国之遗凶。太宗皇帝,鼓灭汉之余勇。胜利冲动:攻辽国之南京。辽军两路救援,宋军夹在当中。城内城外交击,全军陷于险境。高梁河畔决战,宋军相当被动。情势危如累卵,太宗匆匆撤兵。盲目攻辽,进也匆匆;撤也匆匆,损失惨痛!二次攻辽,总结教训;筹备七年,充分从容。九八六年,精心策划;竭尽国力,三路出征。千里战线,太行之东至海瀛。布局细密,主攻佯攻相策应。海陆协同,对辽国大举用兵。雍熙之役,三十万军入辽境。同仇敌忾,收复燕云十六州。战无常势,一着不慎生逆转。先胜后败,抗辽名将被牺牲。太宗哀痛,褒奖追赠耀门庭。呜呼杨业,抗辽名将,素有“无敌”之美称;志未酬,身先殒,竟死于,手下败将萧达览!谁慰衷情?拒马河界,北宋修复三关口。国境依旧,宋辽边界被定型。加强防御,以阻遏“胡骑之冲”。转攻为守,君臣罹患“恐辽”之症。戍边防御,成为重大内容。战区坦平如镜,双方对面争锋。东西千里防线,纵深数百途程。既无关山之险可守,也无长城之固为凭。最为头痛,对付辽国骑兵。骁勇凶悍,疾驰来去如风。风驰电掣,如入无人之境。逃离撤退,瞬间消逝无踪。宋军组成,从来步兵为主。面对强敌,难以有效抗争。孰有万全之策,可保大宋安宁?

一条运河,沧州之北入辽境。水路犹在,战争期间不通行。运河转轨,水力资源为军用。河曲水寨,国防林带御辽兵。偌大运河,大唐时期有大用。宋代御河,安邦卫国建奇功。

方圆百里,河曲水寨富沧瀛

何承矩其人,曾经两知沧州;深谙州域,水情地貌地形;润笔疏文,条列御敌之策。洋洋洒洒,陈述表奏朝廷。太宗皇帝,欣然嘉纳褒奖。诏示群臣,速速照办实行。履新升职,“河北缘边屯田使”。诸州驻军,调集一万八千名。春夏农耕冬练武,营建水寨大工程。公元九九三年,水寨即刻开工。西起顺安砦,缘界河而东。逶迤三百里,南北五十七;方圆千余里,纳入规划中。西引易河之清流,东开御河之汹涌。修堰六百里,淀泊池港作潴留。开垦平原广种稻,连洼百里摆阵容。稻田有规制,“方田”为其名。田塍沟渠定尺寸,塍路只供步兵行。处处皆方田,春夏播稻种。沟渠连阡陌,水道路路通。深难以浮舟,浅不能徒行。构结连环套,人造水迷宫。说来似容易,当年却不成。宋辽有协议,边备不变动。若有违犯者,视为心不诚。御敌锦囊计,秘密来进行。军人换民装,混在百姓中。官员作指导,装作助农耕。韬晦不张扬,慎勿惊辽兵。实施十年后,规模始形成。稻谷收成好,水产更丰盈。鱼虾蛤蚌蟹,蒲苇莲藕菱。沧民深深赖其利,河曲水寨富沧瀛。水韵烟波数百里,终年氤氲水濛濛。辽军日夜观宋境,平原地貌改面容:犹如打碎玻璃镜,挥手撒播寰宇中。水淹沃野新地貌,似有机谋藏其中。露天土地不多见,小路崎岖纵横行。一个茫茫水世界,平原蜕变水晶宫。夜间观看大平原,幽光闪烁日月星。白云红日落地面,水中映像更恢宏。俨然江南水乡景,南乡却无战阵形。越看越觉玄机重,煞费心思探风声。演绎一出“苦肉计”,辽邦苦主逃宋境。知会宋营通情报,闯关追逃数骑兵。快马轻骑入水寨,宋军放行,纷纷陷入泥沼中……

小小事件,宋军知情。虚应故事,礼送出境。遏制敌骑,显示功能。春夏泥水,冬有寒冰。骑兵入境,处处陷阱。守株待兔,以守为攻。十年辛苦,大功告成。辽军见状,情知上当。为时已晚,恶气填胸。恼羞成怒,发来大兵。一零零三,千年之初。萧太后,辽圣宗,母子率师,御驾出征。绕开水寨,西路进攻。拿下定州,一路南下。黄河岸边,围澶州城。真宗前来督战,宋军士气大增。阵前射杀先锋,残辱杨业元凶!当年国仇得报,慰藉地下英灵。全军欢声雷动,战场气势如虹!局势顿生逆转,辽军士气雪崩。被迫提出和议,缔结澶渊之盟。宋朝“恐辽”,症状见轻。和议条款,相当和平:辽国归还,遂、涿、莫、瀛。助军旅费,宋方提供。双方结为,兄弟之国。辽圣宗为弟,宋真宗为兄。边境榷场,贸易互通。辽国南侵,终成画饼。野心收敛,安于守成。

千里林网御敌,河北生态大变样

一纸盟约,条款周详。长久和平,可有保障?游牧族类,天生动荡。弓马娴熟,好战张狂。河曲水寨,民赖其利。上下同乐,护国安邦。王朝君臣,冥思苦想。水少之地,如何设防?朝议决定,再配良方:广种树木,林封树挡。水寨陷马,木寨结网。水寨木寨,铁壁铜墙。限马南侵,可保无殃。东自海隅,西至太行。南起黄河,北到边疆。路侧河边,墓地村庄。荒坡闲地,沟畔堤旁。见缝插针,苗木栽秧。桃梨杏李,榆柳椿槡。官种林场,砍伐治罪。民栽树木,大力嘉奖。数十年后,铺天盖地。蔚然成林,千里苍莽。防御敌人,赛过城防。辽军铁骑,优势不彰。宋军隐蔽,发挥所长。以逸待劳,稳固北疆。水寨森林,相得益彰。百年和平,千里屏障。林丰果旺,财源宽广。沧州民生,百年恒昌。

《水浒》故事背景,徽宗在位时光。北宋经济极盛,河北生态变样。河曲水寨成习,俨然水乡风尚。百年古树参天,森林莽莽苍苍。蔓生藤类牵连,攀爬追逐阳光。灌木丛杂疯长,纠结交织成网。天生动物乐园,野猪野狗平常。人迹罕至之处,偶有剪径强梁。好在人烟兴旺,不似山林野岗。小桥流水人家,绿树环围粉墙。袅袅炊烟如缕,飘散树梢之上。四顾屏张锦绣,林海掩没村庄。河北大地景象,梁山水泊风光。时在大观元年,大理寺卿奏章:森林广袤绵延,时有盗贼窝藏。请求砍伐林木,徽宗留中不放。九年之后再奏,交付朝议会商。最终朝廷裁决:六朝御敌良策,百年安全无恙。大宋卧榻之侧,辽军虎视鹰扬。盗情有司执掌,宜为另作主张。

《水浒》时代,沧州富甲一方

北宋御敌之长策,当地致富之源泉。《宦迹列传·何承矩》载:数百里内悉为稻田。而有莞蒲蜃蛤之饶,民赖其利理所当然。更不用说人造森林,横空出世洋洋大观。如此植被如此地产,沧州之地乃其中坚。北宋沧州地瘠民贫?此种地貌僻野荒蛮?

《水浒》其书并无破绽,如此误读实在遗憾!只因年堙代远,误读来自偏见。林冲发配沧州,主观臆断想当然。其实宋代刑法宽,案件少有死刑之判。杀人谋反重罪,多以流放结案。故此流犯多多,都要囚禁收监。全国府州军牢营,都有刺配流放犯。宋江刺配江州,武松发配孟州。孟州汴京不远,江州典型江南。流放人犯之所,土地腴瘠无关。林冲发配之地,沧州无辜蒙冤。谁为沧州平反?本文已作申辩。近有旧城出土,四十八吨铁钱。铸造多在北宋,徽宗当朝期间。沧州地方治城,竟有如此积攒!可见当年沧州,富裕程度空前。沧州富甲一方,结论已经明显。历史真相还原,误读误解释然。 [本文原标题《北宋:国防经济在沧州》(长短句),本刊所用标题及文中小题,为编者修改、添加。作者李学通,为沧州市文联原主席、文化学者、作家,出版有《运河与城市》等学术、文学著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沧州水浒传
数字金融赋能沧州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研究
春节居家读《水浒传》
沧州有海
明清两朝为何查禁不了《水浒传》
沧州市档案馆成功举办纪念沧州建州1500周年档案图片展
半斤八两
Feminism in A Story of an Hour
四大名著的雷人简介
四大名著,如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