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研究*

2016-03-01 22:30朱红亮
现代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政治心理

■朱红亮



◎教学◎

基于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研究*

■朱红亮

在大学校园中,学生作为集中性群体而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如果处理不当,出现混乱局面的可能性较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具有较强的防控功能。

一、突发事件的内涵

突发事件指的是受到人为和自然共同影响而发生的不能够预测的事件。如果突发事件发生在高校中,受突发事件影响的主要人群是学生。突发事件对学校的秩序、教学以及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

二、高校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认识缺乏。当前,很多高校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只是将突发事件当成学校的管理部门和安全部门的职责,不能够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此外,高校没有将突发事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其研究也比较少。

(二)教育机制尚未建立。目前,高校尚未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思政教育介入机制。

(三)教育内容不足。很多高校都没有设置专门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课程以及教学,这就使得学生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与能力,大学生也没有自学各种自救与互救知识。当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不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这也就使得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高校就处在被动的局面。

三、高校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的实践研究

(一)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2012年,“全能教”不断在全国范围内宣扬世界末日理念,制造各种谣言,引起民众的恐慌。某地质高校依据自身的专业特色,开展了科普宣传,并组织大学生向群众宣传地质与地球知识,向民众介绍了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整个地球的形成过程、地质的变迁活动,并展示了地球不同时期的化石标本,引导人们认识到各种地质变化,从科学知识上消除错误的认知。

(二)突发事件的具体案例教育。将比较典型的突发事件作为案例在课堂上讲给学生,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从实际案列中学习到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发挥网络的教育功能。当前,红色网站、微博与微信已经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利用红色网站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发挥其与时俱进和因势利导的作用,建立突发事件与时政热点相结合的学习资料库,针对突发事件进行主题讨论等,大力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四)注重大学生心理引导工作。首先,应当及时了解在突发事件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发展变化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进行心理引导工作。再者,要增强大学生群体的行为预见和处置能力。如果不能够及时准确地对突发事件行为的个体心理反应进行引导,随着这些反应的不断聚集,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爆发群体行为。群体行为的实质是从众行为,能够使原先松散的群体产生一致的行动。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进行及时疏导,尤其是要注意平时比较活跃且有能力成为领导的学生的动向,发现任何一点异常都要及时介入,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引导,避免出现群体性矛盾。

高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也是为国家培养高学历人才的地方,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如果高校发生了突发事件,不仅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还会给学校甚至是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提出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措施,不仅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还能够维护高校的稳定与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

[1] 张春梅.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提升对策——以高校社会性突发事件为例[J].成功教育,2013,(11):154-156.

[2] 艾楚君,甘均良.构建新的学校、社会与家庭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83-84.

[3] 何亚宏.公民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基于高校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的行为表现[J].江汉大学学报,2013,(8):96-97.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学院,浙江金华321007)

2014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基于突发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介入及实践研究”(2014Y02)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政治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