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途径

2016-03-02 02:37鲍方印王松黄守成陈红梅
新课程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生物学实验教学

鲍方印 刘 琳 张 涛 王松 黄守成 郭 信 陈红梅

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途径

鲍方印 刘 琳 张 涛 王松 黄守成 郭 信 陈红梅

创新素养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文章以中学生物教学为例,从教学方法改进、实验教学、生命科学史引入、课外活动等方面探讨了创新素养提升的途径。

创新素养;生物教学;途径

教育的目标在于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素养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李克强同志于2014年9月在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教育创新活动应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展开,而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教师的重任,更应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承担“卓越生物教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课题研究,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探究。

一、创新素养的内容含义

创新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人才是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缜密的创新思维和强大的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善于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人。因此,创新素养就是指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平日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养成和修养,即一个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养成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二、创新素养的培养途径

任何学科教学,其授课教师都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只有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创新素养,才能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因此,教师需要掌握全面的学科专业知识,同时对教材的编写思想也有初步了解,从而更好地选择授课方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由传统的知识移植者变为学习方法的给予者、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者、由远离学生的领导者变为亲近学生的合作者。想要做到以上几点,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授课观念和授课理念。通过传统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手法的改善,加强教学反思、学习,以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合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保持课堂气氛,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土壤。教师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良好的生物学基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大胆出新的创新意识、爱国爱家的情感,认识到科技创新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进而培养其探究实践能力。现以中学生物教学为例,探讨创新素养的提升。

1.重视生物科学史引入

生物科学史包含许多生物学家的小故事,还有各种生物学经典实验及设计思路,合理利用对课堂授课大有帮助。生物学小故事也就是生物学发展史,它可以展示生物知识的来源,同时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更体现了先辈们的科学思维。生物学小故事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而在课堂上适当穿插是很有必要的。笔者通过以下方面来体现生物学小故事的作用:①在授课前,作为课前的背景材料。例如,讲授伴性遗传这节内容时,以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为课堂的开头,这样不仅吸引学生的关注,还为新知识的讲授做了背景材料的铺垫;②在授课中,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资料。又如,细胞膜的结构这节内容讲完后,补充由尼克尔森和辛格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让学生对其模型进行分析、评价,最后由教师总结,对生物学知识加深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③在课后,作为学生课外的拓展性阅读资料。在生物学教材中,有很多拓展性的生物学资料,教师应充分利用,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④在章末总结时,作为加深学生印象的系统复习资料。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教师若以生物学小故事作为学生回忆课本知识的资料,必定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样不仅形象生动活化了知识点,同时也联系了实际生活,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教学方法改进

在为学生打下知识基础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兴趣。生物科学素养较高的学生,不仅有着扎实而全面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还有着对生物现象的探究能力和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同时有着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运用适合的授课方法:①重现生物学家的探究情境。讲授生物学家的科学研究时,如果仅通过大致的过程了解,无法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因此,重现生物学家的探究情境就很有必要了。在模拟探究情境的过程中,再现生物学家的基本思路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并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基本思路、注意要点,掌握实验的一般方法,更能形成正确、严谨的科学态度。重现生物学家的探究情境,不仅是对生物学先辈们科学探究精神的肯定,更是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最佳土壤;②合理利用教具。生物课堂想要丰富多彩,是离不开教具的。简单的教具也有着众多分类,如实物、标本、模型、挂图、演示器、替代物、电视录像等。不同的教具有着不同的优缺点。实物的优点是真实、具体、有生命性,同时能反映生物的形态、习性、运动情况等;缺点是不便于演示构造和生理特征,不易控制,受时空、个体大小等的限制。因此,教师要明白教具的作用和时机,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实验教学开发利用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的生物概念形成、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生物学现象的理解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围绕实验教学的优点来展开实验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①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生物学的学习偏重于知识点的记忆,而实验教学不仅要学生多动脑力,还要多动体力。对于实验技能缺乏的学生来说,实验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对生物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②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教学就是先观察某一生物现象,然后提出问题,最后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学生的观察若不够仔细,会影响实验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事前确定观察目的,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同时,通过现象举一反三地指导学生观察新的现象,培养学生独立观察、科学观察的能力,养成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生物实验教学的关键,就是学生亲自参与其中,体会做实验需要注意的事情。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时,应放手让学生去做,但在关键的地方一定要及时指出学生的问题。因为只有成功的实验,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做更多实验。当学生产生想做实验的想法时,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目的就达到了;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空有兴趣和动手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有分析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例如,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时,如何设计实验才能达到实验目的,期间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注意什么事项。这些问题可以先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展开小组讨论,再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适时地给予指导。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开动大脑,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实验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具有探究能力。

4.课外活动适当展开

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该在生活中得到验证。开展生物学的课外实践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介绍几种课外活动:①进行社会问卷调查。社会问卷调查是在生活中联系生物学知识的直接反映,对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让学生对色盲这一遗传病进行社会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观察色盲的发病情况,分析色盲的发病规律,验证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有关色盲的生物学知识。在调查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了表达能力;②生物模型的制作。生物学的许多知识可以通过生物模型来表现,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在课后制作一些简单的生物模型。例如,制作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只需乒乓球、铁丝、泡沫就可以制得。在有限的条件下,学生通过模型就可以轻易地制造出一个完美的生物模型。这不仅能让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充分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对制造生物模型的成就感;③周围环境的生物学小调查。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自然环境,带领学生做一个生物学小调查。例如,学完种群的特征这一节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的某一块草地,对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做一个科学调研小实验。把课堂教学扩大到自然教学,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最首要的是教师自身要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因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只有教师注重自身科学素养的提升,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教导学生,在实验上更好地指导学生;其次,课堂教学是提升学生创新素养的最好方式,教师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多做改变,同时充分利用课本和学校资源,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陈金芳.中小学生创新素养问题与改进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2,(11):5-8.

[2]冯志刚.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与学校教育现代治理研究[J].创新人才教育,2015,(3):6-10.

[3]梁拴荣,贾宏燕.创新型人才概念内涵新探[J].生产力研究,2011,30(10):23-26.

[4]黄楠森.创新人才的培养与人学[J].南昌高专学报,2000,36(1):5-7.

[5]李国锋,张世英,李彬论.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24-26.

(编辑:易继斌)

本文系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卓越生物教师培养计划”(编号:2014zjjh028)的阶段性成果。

G633.91

A

1671-0568(2016)24-0019-02

鲍方印,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生物教学论和生物多样性的教学与研究;王松、黄守成,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张涛、陈红梅,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刘琳、郭信,安徽省凤阳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生物学实验教学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