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在初中物理课中的应用研究

2016-03-02 02:37卓海飞
新课程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分层驱动物理

卓海飞

任务驱动在初中物理课中的应用研究

卓海飞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推进,我国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任务驱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所取代。初中物理所具有的理论性、抽象性以及实践性等,常会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难以理解枯涩难懂的物理知识,进而阻碍了初中物理教学课堂质量的提升。而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引入,则能有效地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任务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探究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本文将以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更好地开展任务驱动教学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探究。

任务驱动;初中物理;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构建主义等知识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学任务为教学载体,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并完成对新知识结构的构建,能充分地展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在进行初中物理的教学时,为了更好地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应积极地将适用于借助实际探究操作来总结物理知识点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引入课堂中,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物理教学悬念,提出相应的任务目标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应当是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进行物理实验,再通过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悬念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的教学课程,并以掌握要点的教学方式,在黑板上板书一到两个教学要点来点明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初中物理大多要求学生探究物理现象之后了解与之相关的物理规律。因此,为了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提高任务驱动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情境,并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断地引导学生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进行凸透镜成像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这样的教学情境,即借助凸透镜,将太阳光汇聚成最小、最亮的点,并将这个光点照射在火柴头上,不一会儿,火柴头就被点燃了。这个小实验简单、有趣,很容易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并使学生产生了想要探究的欲望。这个时候,教师再将这一现象同之前学过的小孔成像和平面镜的成像原理结合在一起向学生问道:“我们在之前的学习中知道了,物体发出的光线,或是光线反向的延长点能够形成交点的话,就有可能会出现‘成像’的现象,那么,你们想一想,我们今天学习的凸透镜是否也可以对光线折射产生像呢?”任务问题的提出不仅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同时还能切实地为学生指出这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通过对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切实地使教师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将任务驱动教学中的教学任务提出来,并让学生在教师适时的指导下思考与解决具有生活化、悬念化的情境教学任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进行相关物理知识的思考和探究,进而能有效地让学生在初中物理任务驱动教学中利用自己已知的知识来吸收、同化新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实现任务驱动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价值。

二、充分联系物理教材,制定有效的教学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任务驱动教学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物理教材制定有效的驱动教学任务是必不可少的。在设计任务之前,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和教学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其次,教师还要充分研读物理教材,积极考虑任务对学生的作用以及影响,切实地提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任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选择与当下教学的物理内容相关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上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只有这样来设计教学任务,教师才能够真正地帮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生动化,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在制定任务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把握任务所包含的逻辑性以及层次性,将新的知识点划分为几个容易理解的小点,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打下铺垫,提高学生将新旧知识衔接起来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出一个完整而又清晰的物理知识结构框架。

例如在进行功率的教学时,传统的物理教学法很难让学生接触到课堂以外的世界,这时,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借助多媒体等工具,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等,使学生对“功率”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教师再将任务告诉给学生,将四个学生划分为一小组,通过实验,记录自己在上楼或是爬山时做的功是多少。在任务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教一些测量的小技巧,但是不要告诉学生在实践测量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而是将这些交给学生自己去处理,在下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考察,并汇总。

三、实施有效分层教学,促进任务驱动教学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掌握的水平和能力也是不尽相同的。为了更好地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划分、分层教学。分层教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分层练习,其二是分层辅导,其三是分层教学评价。例如教师在进行统一物理教学任务分配的时候,就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或大或小的问题,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阻碍学生在物理学习道路上的发展。因此,在任务驱动教学中进行分层设计任务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而言,教师的要求也是不相同的,对于那些后进生,教师所关注的应是努力提升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实现以基础教学为主的教学目标,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而对于中等生而言,则需要他们进行更多的观察、实验、发现以及与教师的交流。对于优等生来说,教师的要求又会有所不同,即希望他们能够更深入地去钻研相关的物理问题,尽可能地挖掘出自己的学习潜能和发挥自己的物理思维。具体的做法有:首先,分层练习,教师可以将练习题分为必做和选做两大部分,每个学生都要独立完成,必做的题目都是用来巩固上课所学的基础题,而选做部分的练习难度则会有所提高,并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完成,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讨论;其次,分层辅导。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领进门之后,需要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物理教学辅导,这种分层辅导切实地反映出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最后,分层教学评价。评价是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只依据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在评价中,核心思想是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分层教学贯穿于任务驱动教学的始与终,需要教师认真地对待。

总而言之,为了响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步伐、为了配合新的初中物理教材的实施,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地将任务驱动教学引入到物理教学课堂中来。任务驱动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将任务作为物理教学的主线,实现以生为本,让“教”与“学”有了新的发展,使初中物理教学形成具有创新意义的崭新气象。

[1]赵娜.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2]于大泽.信息技术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3]王劲存.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编辑:胡 璐)

G633.7

A

1671-0568(2016)12-0038-02

卓海飞,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实验初级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分层驱动物理
只因是物理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有趣的分层现象
处处留心皆物理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